分卷阅读488


人正式军队的袭击。

不过这在明军几发火炮后,他们的天皇和支持天皇的实权将军就各自亲自出现,说这一切都是误会,倭国绝对没有想和大明的宣战的意思,请求大明使臣原谅。

一切都在朱标的掌握中。

他相信,倭岛的南北朝一定能成为大明下一个慷慨的好客户。

有大明的支持,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彻底的方法战胜对方,不要像原本历史中那样靠着和谈统一。

众所周知,和谈一定会有妥协,有妥协就有隐患。

他是如此爱着这个环境优美人更美的好邻居,希望邻居能和大明一样欣欣向荣,排除所有隐患,拥抱美好未来。

朱标搓着手指。

两方都已经接待大明使臣,除了贸易和共同打击倭寇之外,朱标唯一的要求就是暂时借用九州岛剿灭倭寇,在倭寇到达大明之前就将其拦下。等倭岛南北朝统一,能够保证倭寇不会出现在大明海域之后,大明就会离开九州岛。

这一点他会签在协议里。大明礼仪上国,不屑于和弹丸小国毁约。

朱标向朱皇帝表明意图后,朱皇帝说现在有点忙,随便朱标怎么做,送来几张空白圣旨,让他随便填。

朱标看到空白圣旨时,头皮都炸了。

他脑海里立刻闪过的是“空印案”。

皇上你要亲自掀起空印案吗!

“皇上都不怕谁中途把圣旨劫走吗!”朱标都咆哮了。

杨宪道:“皇上当然信任我,才把圣旨交给我。而且皇上圣旨上有写,这个圣旨要你亲自书写和宣读才有用。”

朱标咆哮:“那也不行!不能开这个先例!”

杨宪哭笑不得:“他是皇帝……”

朱标咆哮得更大声:“皇帝也不行!皇帝都不遵守!怎么能指望官员遵守!”

他立刻把空白圣旨收起来,决定第二日就赶回北京,去给皇帝写折子劝谏。

朱标离开前,再三叮嘱杨宪,绝对不能将此事告诉其他人,不能让别人知道皇帝写了空白圣旨。

“皇上开了这个头,以后的官员就会堂而皇之地先盖章后写文件,这对大明是极大的隐患!”朱标道。

杨宪见朱标如此严肃,眉头微皱。

朱标:“……不要告诉我,现在朝中很多人已经用了这种方式?”

杨宪犹豫了一下,点头:“这是从元朝传下来的潜规则,大家都这么做,说能提高效率。皇上要让官员们做很多事,不怎么做,他们说做不完。”

朱标问道:“那你呢?你也这么做吗?”

杨宪立刻摇头:“不,我没有。”

朱标严肃道:“潜规则就不是规则。它既然不能拿到明面上,那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错误。哪怕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这么做,它也是错误。”

杨宪道:“明白了,标儿放心。”

朱标皱眉:“皇上知道吗?”

杨宪道:“我不清楚。先盖章后写文书的事,多用在需要层层递交的地方文书上。皇上肯定没有亲眼见到过,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告诉过皇上。”

朱标眉头皱得更紧。

他思索明初四大案中的空印案是什么时候爆发。

他知道空印案的危害,但记不住时间,因为经济相关的书中,事件的具体时间显然不需要背诵和考核。脑子里没有“存入”,就无法“取出”。

但这应该不是洪武最初建立的时候。

朱标原地绕了几圈,双手使劲挠了挠头发。

就算不是大明刚建立的时候发生,但既然是“潜规则”,恐怕大明刚建立就已经如此了,只是过了几年十几年朱元璋发现。

朝中一项潜规则,皇帝过了几年十几年才发现,这在封建王朝中实在是太常见。因为皇帝坐在皇宫中,每日能收集情报的方式有限。这种潜规则官员都不会特意告诉皇帝,皇帝自然都不知道。

或许这就是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原因。

不过锦衣卫这种只听从于皇帝的监督百官的工具,完完全全是暴君的象征。朱元璋也顶不住压力,最后撤掉了锦衣卫。

现在皇帝有建立锦衣卫的想法吗?

“标儿,这个……这个很严重吗?”杨宪有些担忧。

朱标道:“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危害先不提,如果官场的潜规则,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知道,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大了。”

杨宪没明白。

朱标道:“这个朝廷不能有皇帝不知道的潜规则,否则皇帝就成了聋子和瞎子。”

杨宪身体一颤,背后立刻被冷汗打湿。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还有这个意义。

杨宪擦了擦冷汗,道:“标儿,你……我……唉,恐怕谁也没想过故意瞒着皇帝。”

朱标道:“那不是更可怕?这说明做这件事的所有官员,都潜意识认为皇帝不需要知道这件事。他们是大明的官,是皇帝的官。潜规则却不需要告诉皇帝,在他们眼中,皇帝是什么?”

杨宪的冷汗流得更多了。

标儿还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就已经天生具有帝王视角。这压迫感,不比皇上差了。

朱标犹豫了一下,道:“我本来想让杨叔叔你上折子,这样事情揭发后,你可能会被皇上少怪罪一些。不过你没有用过空印,就算皇上怪罪你,也不会处罚你。如果你去告密,站在了百官的对立面,恐怕未来就难过了。还是我来写吧。”

杨宪立刻阻止:“既然是会得罪百官的事,标儿不能做!”

朱标笑道:“我得罪百官的事还多吗?我不惧怕这个。仔细想想,似乎也只有我能上奏。我上奏的话,皇帝的怒气可能会小一些。”

他顺便可以检验一些事。

杨宪见朱标胸有成竹,皱眉道:“标儿,不可强撑。”

朱标道:“我什么时候强撑过?”

杨宪板着脸:“很多次!”

朱标:“……”

他扬起脑袋,背着双手,懒得理睬杨宪,傲然离开,回房休息。

第二日,朱标交接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并强势将杨宪留下来代替自己干活,不准杨宪离开,才返回北京。

不过杨宪还是悄悄将书信递了出去,比朱标早一日到朱元璋手中。

这时候,捕鱼儿海大捷的消息正好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正高兴。所以看到这件事,他的火气不是很大。

“看看,标儿说什么官场潜规则。”朱元璋道,“我还挨了一顿骂。唉。”

李善长看了杨宪的信后,沉思道:“似乎确实有这个潜规则。”

朱元璋疑惑:“为何是似乎?连李公都不是很清楚?”

李善长道:“在中书省,他们当然不敢这样做。会这样做的,是需要层层递送的文书。”

叶铮皱眉:“虽说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如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