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1


人说得跪下。刘伯温你把人骂不死骂不晕,骂跪下应该不难吧?

“我……我……”孔希友嘴皮翕动,看着孔圣人慈祥的画像,眼中居然出现了重影。

孔圣人仿佛从画像中活了过来,慈祥的眼神变得冰冷,仿佛在质问他的心灵。

孔家祭祖的时候都很自豪,从不畏惧。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心中无愧,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孔圣人就只是一尊泥塑,是护佑他们富贵长安的财神。

因朱标施与的孔家将要覆灭的重压,孔希友寝食难安,神思已经恍惚。

在朱标的言语刺激,以及这幅画的光影变化下,孔希友心中的防线终于崩溃。

他现在梗着不低头,对外塑造一个孔家受害者的态度,大明除非把他们彻底摧毁,否则改朝换代,衍圣公还可能会再次出现。

如果他按照朱标说的做,孔家人自己请求摧毁“衍圣公”,以后就没有孔家人再敢提衍圣公的事,后世帝王也不会再捧起“衍圣公”。

他不仅问自己,不知道多少代人之后的“衍圣公”,难道有自己和儿子的现在重要吗?

而且,一个腐烂的衍圣公家族,真的是先祖想要的吗?

怎么可能是先祖想要的!!

“朱知省,求你收犬子为学生!”孔希友对着前方狠狠一磕头,不知道是对着孔圣人的画像磕头,还是对着朱标磕头。

朱标平静道:“好。”

孔希友泪流满面,又磕了一个头,才起身整理仪容,拂去眼泪。

比起刚才佝偻的形象,他现在终于像一个真正的儒士了。

他挺直背,作揖道:“草民会立刻赶回家中,可否让犬子留下?”

朱标再次平静道:“好。”

孔希友终于松了一口气,作揖告辞。

朱标只是目送,没有把孔希友送出门。

待孔希友离开后,李善长立刻站起来,走到朱标面前使劲揉朱标的头发:“第一次见标儿辩论,果真厉害!”

朱标无奈:“李叔叔,我发髻都被揉乱了……唉,算了,揉吧揉吧。”

长大了的朱标仍旧和小时候一样低着头,仍由长辈揉脑袋。

李善长的目光温柔慈祥极了。

这是他们的好标儿啊,真是太好了。

“标儿,你说南孔会好好与我们合作吗?”李善长从袖口掏出小梳子,一边帮朱标束起被揉乱的头发,一边问道。

让孔家人自己出来砸毁衍圣公的牌匾,是损失最小的做法。

若不这么做,朱元璋就只能动屠刀了。这样他本就不富裕的官吏储备,又要雪上加霜。

朱标道:“南孔是否与我们合作不重要,只要孔希友将我的话带回孔家,动摇孔家一些人的心,我的目的就会达到。”

朱标沉默了一会儿,待李善长帮他把头发重新束好后,苦笑道:“孔希友在托孤。”

李善长手一僵,然后他淡然地将小梳子收回袖口,平静道:“他既是孔圣人后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理应之事。”

朱标道:“没有谁的性命是理应失去的,更何曾还未作恶之人的性命。”

朱标对唐大夫道:“唐大夫,请让你的弟子跟着去一趟,能救就救,救不了就罢了。”

唐大夫慈祥道:“好。”

屋中其他人也慈祥地笑了。

朱标被笑得怪不好意思,揉了揉鼻子,跑去撤掉小孔成像水晶片,避开众人的慈祥笑。

第206章

昏暗的房间,奇怪的光影,仿佛活过来的画像。

小孔成像.jpg。

“有意思。”布置的时候,李善长和燕乾蹲在小孔处研究了许久。

通过一个小孔,可以把另一边的物品投影等比例或者缩小投影到另一边,造成了画像上出现重影的假象。

在这个房间画像另一边,有一尊倒着的严肃孔子像。

说实话,若不是朱标的要求,李善长和燕乾绝对不会做如此……折辱孔子像的事。

“但真的很有意思。”李善长和燕乾再次道,“海市蜃楼难道也是这个道理?”

朱标道:“小孔成像和海市蜃楼背后的原理虽然都和光线传播有关,但具体原理不同。”

朱标简略为李善长和燕乾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散射、凸透镜原理等光的基础运用。

本来朱标想要弄一个投影仪出来,直接给孔希友上演一出孔圣人显灵。但从他萌生出这个念头,到制作出可以用的简陋放映机,时间实在是太短,他做不出来。

小孔成像只需要调整小孔和光源距离,比制作凸透镜容易多了,朱标就搞了一个简略版的。

还好,效果也不错。

“许多神迹背后都有相应的科学道理。你们看过所谓的天书,应该知道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朱标道,“我不否认神灵的存在,但如果神灵真的存在,我相信我们有一日,也能观测祂,认识祂。”

朱标笑了笑,道:“虽然用这些东西来伪装神迹,或许对我私人有好处。但我希望,大明的百姓都不要相信神迹,保有一颗愿意认知世界的心。这也符合儒家教化的定义吧。”

春秋战国时代,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为包括天子、诸侯、士大夫在内的贵族;第二等为可以居住在城中、为诸侯耕地、负担徭役兵役的“庶民”;第三等为在城外居住、耕种最贫瘠的地的“野人”,又称“氓”;第四等,自然是奴隶。

在这四等人之中,只有贵族才有学校;庶民如果得到了贵族赏识,成为贵族的附庸,就能被贵族赐予受教育的权力。

野人和奴隶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并且被认为天生愚蠢。一些贵族如果发现氓和奴隶识字,还会惩罚他们。

这一点,和如今的西欧封建领主农奴制度差不多。西欧现在也是这副鬼样子。

在“礼乐崩坏”的年代,出现了百家争鸣,许多有识之士都希望普通百姓也有受教育的权力,这就是“私学”的兴起。

孔子就是其中推行私学最尽力的人。

孔子的“教化百姓”,涵盖了贵族、庶民、野人。他的弟子虽然没有奴隶,但奴隶是别人的私产,自然不可能来向他求学。祖上是奴隶,之后因为立功等成为庶民、野人的弟子,孔子来者不拒。

这就是儒家的“有教无类”。

孔子当然也有时代局限性,比如他没想过解放奴隶,也较为歧视女性,不认为平民女性也该有受教育的权力。但在当时,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给华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让华夏文明是唯一一个平民甚至奴仆可以受教育,并且会因为“会读书”受人尊重的封建文明。

曾经是奴仆也罢,家徒四壁也罢,只要能读书,就不会有人歧视他们的家境。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