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4
边界?”
李文忠辛辣讽刺道:“说不定他们虽然长得像个人,实际上脑子和猴子差不多,做事并未想太多。”
陈英开始反思,自己这么谨慎,是不是真的错了。他应该听朱文正的话,早点结束早点回去见标儿。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陈英派兵迅速打扫战场,将大越国全线纳入大明边境线内。
朱元璋已经颁布了“别的国家不打大明,大明不主动出征”的旨意。如大越国这样主动进犯大明边界的国家,明军将士都心怀感激,十分珍惜,战斗非常卖力。
以后战功都只能剿匪里赚了,要封爵几乎不可能。像大越国这样的好邻居,明军将士都非常喜欢。
只是在扫平大越残余的时候,明军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
南亚国家边界十分混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如大越国就私自把周边好几个国家收成藩属国。
明军撵着大越国的残军跑,遇到城池就用大炮轰一下,对方立刻举白旗投降,几乎没有抵抗。
他们就闷头跑着,心想跑过界了,对方国王肯定会派使臣来与明军商议,澄清误会,他们再退出去就好了。
这打啊打,跑啊跑,朱文正冲得最快,最先看到了海。
“大越国是靠海的吧?”朱文正回头问自己的副将。
一个副将道:“应该?”
另一个副将道:“原来大越国这么大,我们从海边出发,都打到另一边海了。”
还有个副将有点脑子:“燕王,我们要不要找个当地人问问,我猜我们可能迷路了。”
朱文正挠头,和身后将士们面面相觑。
半晌,朱文正喃喃道:“你说我回家后,标儿会不会拎着我的衣襟咆哮,逼我读书背地图?”
副将们:“……”燕王你就怕这个?!你难道不该怕你打了不该打的国家,被皇帝怪罪吗!
朝中可是一大群的人想要把燕王你的藩王位置给撸下来,甚至想告你谋反!
朱文正想了想,理直气壮道:“标儿肯定不会。我相信迷路的不会只有我一个人!”
与此同时,李文忠也看着大海挠头。
他站在海岸上,能看到海的那一边有比较大的岛屿。
那个岛屿是不是也是大越的地盘?他要不要过去看看?真头疼。打了这么久,怎么一直没有国王派使臣让他回去?
大越国原来这么大吗?
第213章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
三人中唯独陈英见到了国王派来的“你打越界了”的使臣,在“大越国”边境停了下来,就地休整,准备屯田。
这个派出使臣的国王,来自统治印度的图格鲁克王朝。
好了,现在梳理一下,这三人都迷路到哪了,为什么迷路得如此快。
首先,把这个时期的中南半岛地图摊开。
现代地图上,这里从东到西,依次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五个国家,马来西亚半岛上北部是泰国,南部是马来西亚。
这个时代,中南半岛上目前只有两个较为强盛的封建国家,东边为大越国,西边为罗斛国大成(阿瑜陀耶)王朝。
两个王国中间,有占城、老挝、高棉、素可泰等小国。马来半岛有三佛齐王国。
大越国依托一千多年依附中原王朝的历史,自诩为“华”,称其他地方为“蛮夷”。所以为了“受命于天”“以夏变夷”,多次对外扩张。
大越国与中原封建王朝类似,一边扩张一边军屯,所以王朝和百姓上下一心,扩张速度十分惊人。占城和老挝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大越国夺得。
正因为它十分强大,才会打云南的主意,主动入侵大明。
大成王朝前身为罗斛国,在十三世纪时,先后攻打真腊(吴哥王朝,领土大约是今柬埔寨)、素可泰(与罗斛国同在今泰国地区)、三佛齐,占据了西到印度洋、东到湄公河、北与云南接壤、南部囊括大半个马来半岛的广阔领土。
罗斛国后来灭真腊、素可泰等国后(真腊在明宣德年间趁暹罗衰弱复国),向大明朝贡称臣,被洪武皇帝赐名为“暹罗”。
除罗斛国和大越国这两个较为强大国家之外,缅甸现在正陷入分裂,三佛齐被罗斛国和满者伯夷国(爪哇)分食,几近灭亡。
所以当明军打败大越国,清扫大越国全境的时候,所遇到的抵抗,只有罗斛国。
事有碰巧,罗斛国刚打完真腊国首都吴哥,虽然获胜,但国力消耗不少,正需要休养生息。
洪武元年,大明刚建国,朱元璋就派使臣前往中南半岛“暹国”(那时大明并不清楚古籍中暹国其实是素可泰),要求暹国朝贡,以稳定中南半岛局势,好孤立云南。
罗斛国接待大明使团之后,暂时观望。到了洪武七年,他们才派人前往大明打探,并在洪武九年朝贡称臣。
现在大明气势汹汹打了过来,来者还举着“燕王”的旗帜,一看就是大明最正规的军队,罗斛国就误会了。
他们误以为大明因罗斛国不肯朝贡,认定为敌国,所以特意来讨伐。所以朱文正一路上都没有遇到罗斛国王派来的提醒他“走错路打过界”的使臣。
至于朱文正认为没遇到抵抗,那只是因为罗斛国刚经历了一场举国大战,又骑兵多为战象,而象这动物其实不适合当骑兵,头脑过于聪明,服从性差,只要遇到惊吓就会乱窜逃跑,根本无法列阵。
朱文正的军队有火炮和燧发枪,甭管打不打得中,声音和火光一起,硝烟味弥漫,战象就吓疯了了,朝着背离明军的方向横冲直撞。罗斛国死伤无数,城墙也被大象撞垮。
朱文正不认识罗斛国的旗帜,一看到这个独具特色的战象军队,就以为是大越国的军队,闷头往前冲,甚至把罗斛国首都都冲破了,一直冲到了孟加拉湾。
他现在站着的领土后世属于缅甸,现在属于罗斛国。
朱文正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冲过头,没意识到后来遇到的战象骑兵是罗斛国的军队,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罗斛国的都城冲破、罗斛国的国王都北逃了。
大越国的国都已经被攻破。所以他完全没想到,还能打到第二个都城。
就算看到某座城池较为繁荣,里面有一座比较好的小宫殿,他也只以为是藩国、陪都之类,毕竟无论是大元还是大明,都有两个都城和很多座行宫。
于是,一系列巧合造成了一个极大的误会。
朱文正以为自己在打大越国,而罗斛国以为大明因他们不朝贡而打他们。最后造成的乌龙结果,就是朱文正站在海边使劲挠头,把头发挠断了好几根。
至于李文忠,情况就更复杂了一点。
大越国南边的确是靠海的,李文忠的军队有一半是船队,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