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8


无奈了:“看来我要在佞臣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众人失笑。

朱元璋忍着笑,板着脸道:“你就说你做不做!“

刘基道:“做做做。”

众人再次大笑。

笑声后,他们心中轻松不少。

朱元璋无奈地笑道:“怪不得标儿最近这么卖力,原来知道自己是太子了啊。”

李善长道:“主公,你这就猜错了。标儿如此卖力,不是猜到他是太子,而是猜到你是皇帝啊。”

朱元璋先眼睛微微睁大,然后露出一个十分温柔慈祥的笑容:“原来如此……”

王袆好奇:“难道标儿曾经猜到自己是太子,但没猜到主公是皇帝……哎哟,主公你干什么!”

朱元璋一拳头揍在王袆肩膀上,王袆捂着肩膀痛呼出声。

刘基笑道:“标儿确实早就猜到过他是太子,然后哭着问自己是不是主公亲儿子……”

刘基一边说一边拔腿就跑,朱元璋气得抽出腰间佩刀,要砍刘基。

叶琛从袖子里摸出毛笔和小本本,毛笔在舌尖上一点,墨迹化开,开始写字。

随时随地能摸出小本本记录“明实录”,这才是合格的史官。

李善长用拐杖使劲砸了砸地面,笑骂道:“好了,你们君臣二人想在青史中被人嘲笑吗!”

朱元璋踹了刘基一脚,才收回刀走回来:“他就是想被我砍头!”

刘基拍了拍衣摆。

主公会追着他踹,就不会砍他的头。刘基很清楚这一点,才会和朱元璋开玩笑。

他的谨慎和聪明一点都不缺。

……

翌日,朱元璋下旨,调北直隶知省朱标前往南洋,作为使臣与印度国重新勘定边界;定南洋半岛为安南行省,朱标为知省;任朱国瑞为北直隶知省,即刻赴任;调叶琛为广东知省,胡大海出镇广东;任燕乾为辽阳行省知省,并出镇辽阳行省屯田;升刘基为中书省右丞相,章溢为中书省左丞相;召杨宪入中书省……

一系列独断专行的官吏调动,让满朝文武皆震惊不已。

朱元璋再次不管朝议,直接下旨,这样蛮横无理的态度,让满朝文武……满朝大部分文臣心中都膈应无比。

武将也膈应。

胡大海和燕乾走了什么狗屎运?怎么不叫我啊?我也想去!

现在南方北方都有仗打,都能立功。留在南京只能在朝堂上昏昏欲睡,还可能被派去当文臣。

我想打仗!

武将请战意愿十分强烈,纷纷想要去南洋换回燕王。

燕王这功劳吃得够多了,南北都是他,你一个被赐国姓的燕王立那么多功劳干什么?功高盖主吗!

武将们只是胡搅蛮缠,文臣们一琢磨,还真是!

朱国瑞一家不仅把持着财政(朱标:我他妈自己赚钱,和大明财政有什么关系?!我还赚钱补贴大明的财政呢!),三兄弟还领着军队立下赫赫战功,朱标和朱国瑞甚至把北直隶作为囊中物!

朱国瑞一家明显过分狂妄,把自己当成土皇帝了!

皇上,朱国瑞一家,不仅盘踞北方,在北直隶一言堂,将北直隶当做大本营,甚至要染指南方!

这是要谋反的节奏啊!

陛下不得不防!

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员也认同了这一点。

他们虽然不一定相信朱国瑞和朱标要谋反,但朱国瑞一家手中的权力已经大大超过了臣子应该有的范围。

这一切都是因为朱文正这个藩王。

因为北直隶名义上是朱文正这个藩王的“属地”,朱国瑞一家才能盘踞在那里;南洋也是朱文正以藩王的名义打下来,让朱标前去治理一定是朱文正的要求。

朱国瑞一家就算无意谋反,也必须压制他们手中的权力,否则遗患无穷!

第215章 标儿弯弓射朱文正

朱元璋看了一眼奏章。

朱元璋拍桌“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又看了一眼奏章。

朱元璋继续拍桌“哈哈哈哈哈”。

李善长气得不断用拐杖砸地:“陛下,主公!认真批奏折!”

朱元璋忍住笑,打开奏折,然后笑得腿都抖了起来。

虽然很对不起李公,但俺真的忍不住啊哈哈哈哈。

刘基和章溢都扶额苦笑,杨宪仍旧保持着他儒雅到有些欠揍的微笑,只有汪海洋满头雾水,不知道皇帝陛下在笑什么。

弹劾朱国瑞一家权势过重的折子,有这么好笑吗?

汪海洋知道,这群人只是借题发挥,朱国瑞一家的权势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朱国瑞为了这个“国姓”,把豪商陈家的家产全部捐献给了皇帝,成为了“皇商”。

“皇商”的名号听着好听,但朱国瑞一家从为自己赚钱变成了为皇帝赚钱。朱国瑞一家赚的钱全部投入了大明的建设,几乎自己没享受过。

若换个书香门第世家豪族出生的程朱理学门人,朱国瑞一家大概是能被评价为“最忠诚最无私”的文臣。

而且朱国瑞一家所有的权力地位都是皇帝赐予的,他们从来没有揽过权。

所以皇帝信任朱国瑞一家,给了朱国瑞一家许多权力,这和朱国瑞一家野心大有什么关系?

这群人批评朱国瑞一家权力过重,背地里难道不是批评皇帝过于信任看重朱国瑞一家吗?

历朝历代,手握大权的大臣有没有?

有很多!

历朝历代,完全被架空的皇帝有没有?

也有很多!

但一般发生这种事的时候,大臣们都是当眼瞎没看见。

比如宋哲宗早就到了亲政的年龄,大臣们和太后奏对,无视宋哲宗,用屁股对着宋哲宗。宋哲宗自嘲,他只能看得见诸位相公的后脑勺。

那时候执掌权力的重臣都是当时和现在出了名的道德完人大文人,他们谁认为自己做得不对过?

现在谁都知道,洪武皇帝手中权力极大,独断专行,许多事不经过朝议就可以随便处理。

这像是被朱国瑞一家架空了吗?

很明显,朱国瑞就是洪武皇帝手中最好用的那一把工具。因为有朱国瑞一家在,皇帝才能多次“独断专行”。

他们是担心朱国瑞谋反吗?

不,他们是想斩断皇帝的臂膀!

皇帝自己肯定也很清楚这一点,否则不会让朱国瑞一家事事都插一脚。

汪海洋明哲保身,对朝堂局势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对这些道貌岸然的奏章嗤之以鼻。

汪海洋敢用自己家里一地窖的好酒保证,如果真的出现一个能架空皇帝的大臣,这些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当然,汪海洋自己也会屁都不放一个。

“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朱元璋笑得都趴龙案上了,“我都说了,朱国瑞一家的官职安排都是我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