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我现在给各种杂志投稿,能赚钱养活自己,你别管我了。”
余筝:“一个月能赚多少?有没有五千块?”
“这个月……有一千多吧,上个月有三千。”
除此之外,余笙还罗列起自己做的其他兼职,比如当雅思口语陪练,还有在网上帮中学生改作文等等。
她想告诉哥哥,她能养活自己。
然而她说得越多,余筝眼里的愁绪便越重,她急得辩解道:“万事开头难啊!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我现在起码能靠写诗挣到钱。”
可她的声调马上又弱了下去,像是很没有底气:“所以……别再说我不是这块料了,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当诗人的天分吧。”
余筝苦笑,揉了揉她软软的头发:“我从来没有怀疑你,我只是认为,天分不一定要用挣了多少钱来证明。”
“而且……”余笙不吃他这套,轻轻挥开他的手,“回家还会被爸催婚。我才二十四岁,干嘛要结婚?就算我这辈子当不成大诗人,那我就得去当别人的老婆吗?”
她垮着脸,不停绞弄自己的手指。
余筝又是一声轻叹,二人无言地对峙良久,最后,她哥站起身来:“我给你叫个小时工,你再去睡一会儿。”
见对方不再逼自己,女孩眼里的光又回来了,阴霾一扫而空,神色变得清亮。
余筝也不忍心再让妹妹的脸庞染上灰暗,决定今天先到此为止。
余笙送他出门,临走前,她突然说:“我昨天找了周凡,跟他说以后不联系了。”
这大概是余筝此行听到的最好消息。
其实,他一直也弄不清那周凡和自己妹妹究竟是什么关系。
他看着微博上那些热搜,越看越心堵,但又不敢直接找妹妹问个清楚。
这时候表现得太高兴,他又怕余笙难过,只是略略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
随后,离开了只有30平的杂乱小单间。
余笙在门口呆立良久。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写诗吧……”
她喃喃低语,最后拖着虚软的步伐回到卧室,躲进被窝。
-
一周后。
余笙在机场办完登机牌,准备过安检。
她要到外省参加讲座,见诗界的一位前辈。
顾筠曾经劝她,要是真想在写诗这条路上走下去,不能总是单打独斗,得多混一混文人圈子,说不定能遇到伯乐提携。
于是,她报名参加了这位前辈的讲座,会有不少业内名人到场。
她拖着行李箱走向安检通道,发现有不少人堵在大厅。
为了图便宜,她特意买了凌晨的机票。按理说这个时间段,机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他们看着不像乘客,行囊轻便得很。兴奋的面孔都非常年轻,一个个抻脖远眺,手机举得老高。
余笙也不奇怪,原因大概只有一个:有明星。
她对这种场面还算熟悉,周凡之前也常常被粉丝们在机场围追堵截。
她艰难挤过人群,瞥见粉丝举起的横幅和灯牌,上面印着【誉满天下】【载誉而归】【享誉世界】【你是我们的荣“誉”】诸如此类的字眼。
余笙了然,原来是林嘉誉的粉丝。
还没挤进安检通道,忽然有人爆发出一声尖叫,人潮化作翻涌的骇浪,推着她连连倒退好几步。
她眼疾手快扶住防火栓,才勉强从逆行的人群里脱身。
余笙朝后回望,在密密麻麻的人海中心,林嘉誉被一位身材不算高大的男助理保护着,向安检口这边走来。
他穿着某个大牌最新款的秀场服装,能看得出那身行头出自造型师的精挑细选,然而丝毫不显得刻意,好像他生来便是完美而随性的。
林嘉誉看人时神色很淡,可那淡烟疏雨般的眼波却常常引人遐想,被看的人总觉得他深情。
这样一双眼,哪怕只是轻轻扫过人群,也会激起一片尖叫。
似乎不是特别急着赶飞机,他在一处不影响路人通行的地方停下来,耐心同粉丝们合影签名。
有个男粉扯着嗓子喊:“誉哥!新专什么时候发?”
当他开口说话,粉丝们不约而同地屏声凝听。
林嘉誉声音轻快:“用不了多久。我这几天感觉不错,多亏遇到了缪斯女神。”
粉丝们登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缪斯女神?!誉哥你是谈恋爱了吗!”
“誉哥你这算不算官宣啊!”
林嘉誉淡定否认:“你们想多了。”
即使第一时间予以澄清,助理也嗅到了负面热搜的味道,脸色吓得煞白。
在助理的催促下,他和大家告别,加快了脚步。粉丝们依然锲而不舍地簇拥他,大肆猜测“缪斯女神”的身份。
余笙紧贴墙跟,给这浩浩荡荡的队伍让开位置。
林嘉誉从她面前走过,鬼使神差一般,他的目光蓦然偏转,穿过纷纷扰扰,落定在她脸上。
他的样子像是在努力辨认,好比见到了久未谋面的老熟人。想认,又不敢认。
可是最终,嘴唇只是轻启又合,什么音节都没发出。
很快,他便在工作人员的开路下进入贵宾通道,看不见余笙了。
余笙还有些发愣。
其实,她没有注意到林嘉誉的视线。
她愣神,是因为在二人错身而过的一瞬,她看见那人怀里紧紧抱着一本书。
虽然没看清封面的全貌,但仅从露出的一角来看……很像是她的诗集。
她那本销量凄惨的诗集——《瞧你》。
余笙晃晃脑袋,苦着脸自言自语:“别做梦了……他怎么可能买我写的厕纸。”
叹了口气,她继续走向经济舱的安检通道。
而刚刚走进贵宾通道的林嘉誉被助理责备:“誉哥……你跟粉丝说那些,指定要被误会的。”
林嘉誉似乎根本没听见助理说话,仿佛为了查证什么似的,他低头翻开诗集的勒口。
那个位置印有作者简介,还配了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糊到只能看出是位女性,完全无法判断年龄。
简介里也只是含糊写着“新锐女诗人”,列了些天下人都一样的兴趣爱好,有用信息一概不提。
林嘉誉细细端详那张照片,女人坐在花团锦簇之中,宽檐草帽盖住半张脸,花拍得都比人清楚。
他又回想起方才擦肩而过的那个年轻女子。
他总觉得,二人的轮廓莫名有些相似。
大概是巧合……他想。
关于那位新人词作,林嘉誉兴趣十足。
既然是顾筠对接的歌词需求,她必然有对方的联系方式。林嘉誉本以为能通过顾筠轻松约见,和词作当面聊聊。
没想到,顾筠守口如瓶,丝毫不肯透露对方的消息。
“是她自己要求的,你别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