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视线。
那两个妹子拍完照,有说有笑地离开了。
其中一个说:“你昨天看到林嘉誉发的声明了吗?新专快发了。”
另一个疯狂点头:“嗯嗯嗯!他说会交给别人写歌词,不知道是不是要尝试新风格。”
余笙侧耳偷听。
女生还在聊:“词作叫‘老竹’,是男的吧?”
她的朋友附和:“肯定是男的啊。”
余笙的心跳漏了一拍。
好像……错过了什么消息?
在咖啡店等待饮品制作的间隙,余笙重新打开微博,点进林嘉誉的主页。
他终于看到了昨天晚上十点多他发的那条声明。
声明直接澄清了自己和江松儿没关系,并且为新专辑做了预热。
由于林嘉誉提及了新歌歌词交由他人制作。
余笙抿起唇,压抑着溢出的喜悦,不让自己笑得像个大傻子。
热评第一:
[求问,老竹是谁?]
粉丝纷纷猜测,这可能是哪位大佬的马甲。
他们把比较有名的男性词作猜了个遍,猜完国内的,甚至都猜到国外去了。
余笙看着看着,苦笑不已。
错得也太离谱了……
星鎏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至今没有把她给抖出去。
那天在内部宴会上,不少人与她擦肩而过。
但是,没几个人晓得这位最终被林嘉誉带走的女性就是“老竹”。
店员招呼:“19号!余小姐,您的冰美式好啦。”
余笙拿着小票过去取餐。
这时,咖啡店的角落爆发出一声尖锐的“哇塞!”
声音的主人接着叫道:“余笙?真的是余笙耶!”
余笙顺着瞧去。
三位姑娘正在对她招手。她们打扮精致,像是宝石成精,美得夺目,一看就是名媛。
全是她的中学同学。
三人各个拎着爱马仕的Kelly,中间那位的包还是稀有皮料。
配货不配个大几百万根本不可能买到。
包包的主人叫郑馨,当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她父亲是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的亚太区总裁,爷爷好像是军官,军衔很高。
即便在那一众精英阶层里,她也算得上是家世突出。
不过,余笙对她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当初,便是这位公然嘲笑她英语口音太难听。
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郑馨也为此挨了家长一顿骂,算是付出了代价。余笙懒得和她多计较。
要说郑馨的爹为什么会骂自己女儿。
因为余家是他们的大客户。
大到可以左右年度营业额的那种。
郑馨摘下墨镜,拍了拍边上的空位:“过来坐一下嘛!好久不见了。”
虽然余笙和她们并不是特别熟,但是既然对方热情地开口了,她还是决定给人家一个面子。
她走过去的时候,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说:“刚才你在点餐,我们一直在这边看你呢!但是我们都没敢认你……直到服务员喊余小姐。”
余笙坐下,不解地问:“为什么没敢认?”
三个女孩子凑在一起笑。
余笙听出那笑声里藏有嘲讽的意味,不太正面,仿佛她说了很滑稽的冷笑话。
“到底怎么了……”
她别扭得慌。
高中每年都会举办同学聚会,她和这些人去年也见过。
她又不是去做了整容,一年而已,不至于认不出来吧?
戴着夸张大耳环的女生斜眼说:“都因为你那个包包啦……到底是在哪买的?”
包?
余笙低头。
不就是草编包。
这种复古设计近来很火,好多大牌都在推出类似的款式。
长得和买菜篮子也没什么区别,但是动辄要卖个大几千块。
余笙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店,是老奶奶卖的手作包,由老奶奶的孙女代为打理。
她不藏不掖,反而还很得意地和同学们说:“我这个包是网上淘的,才一百块钱,质量超好!回头我发链接给你们。”
女生们哑然,面面相觑,气氛很尴尬。
郑馨边上的姑娘压低声音,怯怯问:“余笙啊……你家的经营状况不太好吗?是不是遇到什么财务危机了?”
余笙错愕。
“没啊?”
郑馨极为夸张地咂舌道:“可是!你以前从来不会用这种穷酸东西诶……”
余笙顿觉无趣。
好吧,原来是嫌她穷酸。
她能理解,但是不以为然。
她上的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学费昂贵,教资实力优秀,学生大都是权贵人家的小孩。
其实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很努力。
就算他们想要躺平,一辈子啃老,迫于父母的压力,也不得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同龄人内卷。
富不过三代,是有钱人都想打破的诅咒。
他们拼尽全力,试图将后代培养成争气的接班人。
不过,总有人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不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只知躺在长辈的成就上寻欢作乐,互相攀比。
戴眼镜的姑娘说:“你有困难可以和我们说,我们说不定能帮你。”
余笙耸肩:“没,我家挺正常的。只是我突然发觉挣钱不易,想省着点花。”
郑馨嬉笑:“哎呀……我爸总说一句话,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只有穷人才省钱。在座的哪个不会挣钱嘛?”
她提这一嘴,大家都说起自己最近的工作。
有人说,自己做了个潮牌,某某明星穿过。
有人说,自己帮家里打理公司,头衔是总经理。
还有人说,前几个月在德国开了分公司,谈国际业务。
大家言笑晏晏,但话里话外又都透着恐惧。
每个人都生怕被对方给比下去,试图证明自己才是最有能力的那一个。
余笙在边上听着,一言不发。
这几位的微信她都加过。
朋友圈里,一天到晚发的都是吃喝玩乐。全世界旅游打卡,夜生活从不间断,仿佛不用睡觉。
玩乐和工作都能兼得,她由衷地感到佩服……
不像她哥,活脱脱变成了公司的地缚灵,几乎快要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时间享受。
就算放假,还是要经常召开远程会议,连休息都不能安稳。
余笙安安静静地听,时不时报以笑容,不让场面在自己这里冷清。
那些姑娘在说如何月入百万了。
这么牛啊……
余笙喝了一口冰美式,琢磨着她差不多要回去了。
这场谈话属于商界精英,她这个路人甲不该出现于此。
直到郑馨突然问她:“余笙,你最近在干什么?”
“在写东西。”
“写什么?投标书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