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村的同时,罗海东园区一家馄饨店里,钱东航冷着脸问道。
钱东航和谭洁都是罗海师范学生,两人老家龙南大河镇的,今年毕业,钱东航找了家私企工作,谭洁计划着回镇子当老师。
上周家里给她发云山小学招聘信息,谭洁给自己和钱东航报名了。她以为钱东航会跟她一起回去教书考编,谁知自己刚说完,对方生气了。
“咱们都是大学生,你还回那种地方?”钱东航感觉谭洁太不争气了。
“哪种地方?”
“破镇子。”
钱东航看不上大河镇,每次跟别人介绍家庭背景,他都喜欢强调自己龙南,对大河镇只字不提。
“咱们镇子挺好的。”谭洁没想钱东航反应这么大,她打开手机相册:“这是我妈发给我的……”
这里是云山村和在家村子的多角度照片,听她妈说,因有停车场和员工宿舍的原因,现在每户每年能分一万。要是村子以后有什么项目,可能分的更多。
她想告诉钱东航,镇子不一样,谁知钱东航一挥手:“别跟我提大河镇!”
他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贫穷经历。
大河镇穷,那里的村子和村民从骨子里都散发着一股穷酸味儿,他以前在市里上高中,最丢脸的就是家里来学校给他送东西。
他有时会憎恨的自己出身,他厌烦大河镇的一切。现在有能力走出来,他不想回去,也没有人可以把他拉回去。
“要回你回,你要是回去了,咱们也散了。”钱东航说完后直接离开。
“散就散。”谭洁也来气了。
第二天一早,谭洁打包行李回家,她以为钱东航会说些什么,对方没有任何挽留。
两人就这么果断的分手了。
谭洁以为自己会浑浑噩噩,只是拿着行李回村,看到云山村小学后,浑浑噩噩变成了呆愣。
此时她面前是一个犹如城堡的小学,城堡里有蘑菇和彩虹桥,要不是旁边挂着云山村小学的字样,这里梦幻的像是主题游乐园。
愣神中,旁边响起一道脆生生的声音:“你是过来应聘老师的吗?”
这是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女生。
“对。”谭洁回神道。
“老师住在前面。”女生拉着谭洁往里走。
云山村内都是来来往往的游客,谭洁以为学校里面的会吵闹,但进入大门的那一刻,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学校静音和绿化做的非常好,走在学校的绿荫林里,这段时间的郁闷一扫而空。
作者有话说:
第六十三章
云山小学占地五十亩, 一进门是条长长的林荫小道,旁边是两个蘑菇屋形状的门岗室,往里走是主教学楼, 学生宿舍, 学校文化馆。这些全是童话造型,云山绿化做得好,谭洁感觉自己走在一个童话世界。
“这里是办公室。”三分钟后,女生把谭洁带到了一个南瓜房前。南瓜房位于学校东侧, 里面有二十个房间, 外面挂着云山办公室的牌子。
谭洁走进一个房间。此时房间内坐着三个女生,一个气质儒雅的男子正在看着三人简历。
“带简历了吗?”男子看到谭洁后问。
“带了。”谭洁连忙打开背包。
男子认真看完, 介绍起学校:“咱们基础工资五千, 班主任每月会有五百元的班主任奖,逢年过节按正常流程发礼品。”
四人来之前了解过薪资待遇, 现在听的如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大家要是没问题了,可以看看教学环境,下午去班级里试课。”
现在暑假期间,云山学生大多是云山村大汪村的,大家没事时都喜欢来新学校玩耍,学校跟正式上课时一样热闹。
“咱们几号发工资,学校缴纳五险一金?”男子说完, 一个微胖女生举手问道。女生名为徐闻, 三十六岁,之前在私立小学任教五年, 后来怀孕生子有六年没参加工作。
面试强调工资和五险一金有些不合适, 只是她太需要这份工作, 想把所有疑惑开门见山的问清。
“每月五号发上个月的工资, 按正常流程缴纳五险一金。”
学校原想一号发工资,这里面涉及到绩效考勤,才把工资日定在五号。
“好!”徐闻对这个时间十分满意。她之前私立工作时,学校都是十五号发工资,有时拖到二十五号,这么一比,云山村的发薪时间太给力了!
众人又问了一些细节,接着来到老师宿舍。老师宿舍和学生宿舍在同一区域,都是城堡造型。老师宿舍是单人间,里面配备单人床,电视,独立卫生间,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的巨人树。
学生宿舍是四人间,每一层都会配有生活老师,学生住宿费500元/学期。
“这里真好。”徐闻惊讶的看着四周环境。
云山环境出色,别说小学生,就连研究生也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中午十二点,大家在食堂吃饭。现在还没有开学,学校食堂是附近村民做的小饭桌,饭菜三菜一汤,营养比例均衡。
吃饭途中,一个应聘者吃了口馒头闲聊:“这些孩子好不好教?”云山小学硬件挑不出毛病,作为一名老师,最难教的就是低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性子皮难管教,要是遇到爱顶撞的,能把老师气个半死。
“肯定没高年级的好带,大家尽量放宽心。”
徐闻当过三年私立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太皮,把老师气到了心脏病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难管教,她虽让大家尽量宽心,但放到自己身上还是心惴惴的。
众人吃完饭后来到教室。学生教室宽敞明亮,装修风格是蘑菇主题风,她们到的时候,上午男子和一群学生正坐在教室,教室桌椅摆到了一旁,地面上摆着一张夏国地图。
此时男子拿着一个盒子晃了晃,示意最旁边的男生抽卡片。
男生紧张的抽了一张,上面名字:幽州。
“幽州在哪儿?”男子问。
“我想想。”小男生认真看着地图,接着指向京云旁边位置:“在这里!”幽州是古代时期的军事重地,位于京云燕山一带。
男子给小男生竖了一个大拇指,十分赞赏的问:“请背诵一首和幽州有关的古诗。”
男生歪着头,实在想不起来。
“我知道,我们队知道!”旁边一个女生见他答不出来,兴奋的举手。
“蓝队还要不要回答?”男子的看向男孩。
“不会。”男孩放弃答题,男子示意女生回答。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小女生声音清脆的背了下来。
“这首诗是后唐诗人写的,他当时就站在这里……”男子一边指着幽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