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好一网打尽。
这是程期知道吗?
萧朔沉思,恰好攘夷城中密探传回消息,萧朔看着密信上沈西泉的名字,只觉豁然开朗。
程期他知道京中派来的督军在背着他做什么吗?他和夷荣进攻的时间点一样,他就没有怀疑吗?
下次交战,他可亲自问上一问。
然预想中的下一次交战,久久未来。
萧朔再清楚不过,程期知道他们粮草不足,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拖时间。
营帐外,火头军和看管粮仓的将领求见,萧朔让他们进来,两个人两张嘴硬是说出了七嘴八舌的气势。
“将军,粮仓就要见底了,最多今天晚上一顿,后面粮就要空了。”
“今天中午的稀饭,勺子捞起来都见不着几粒米。”
“吃不饱怎么打仗……”
萧朔亦知晓其中难处,“粮草已在送来途中,再坚持两日。”
城中地主乡绅的粮仓基本被掏空,萧朔道:“我再派人去城中买。”挤挤总会有的。
萧朔挑了一名长袖善舞的将领李常言,让他用那三寸不烂之舌,为营中将士挣点口粮来,萧朔给了极大的权利,只要能谈下来,他做主便是,若是探到谁家有粮食,但谈不下来的,回来告诉他,他亲自去谈。
李常言:“定不负将军重托。”
李常言去了,城中地主乡绅他门清,又从县衙要了他们田契查看,将谁家有几亩地都算得一清二楚,顺便还算了算产量,对比前一轮在地主乡绅家中买到的粮食,列出个一二三来,径直去了余量最大的那一家。
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第一家在他出价和许诺的好处双重攻势下,答应了卖他粮食。因着是在酒桌上谈下,那地主被灌得七荤八素,拍板留下府上人的口粮,其余全卖了。
如此耗时一天,谈下三家,也够营中将士吃两天饱饭,虽不是顿顿干饭,但粥也能插筷不倒了。
然谈下的两家地主醒了酒,又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粮仓,悲上心头。
钱有了,但粮食没了啊。
仅半天,李常言所作所为就传到了青夷城大大小小的地主乡绅耳中,待李常言再拜访时,无人再敢同他饮酒谈事,只从他们扣扣搜搜掏出来一点粮。
当日晚上回到营中,李常言止不住哭诉,“将军啊,粮草什么时候能到啊?前几日喝得我从里到外都是酒味,讨到粮了,也算值。可今天我吃了多少闭门羹啊,鼻子都要被拍扁了。”
萧朔一直算着时间,“还有三天。”
“三天啊!”李常言丧着脸,快速算剩下的粮食,粮食要紧着前线吃喝,他们留得较少,明早过了肯定又得断粮。
萧朔道:“你将地主乡绅名单列出,明日我亲自登门拜访。”
李常言:“是,将军出马,马到功成!”
萧朔:“…………”
次日一早,萧朔便换上常服带上李常言出营,还未入城,便见许多人或挑着扁担,或扛着麻袋,或推着车,一同往营地的方向走。
“萧将军!”
“李将军!”
见到两人,他们热情的打招呼,“营中缺粮,咱们给你们送粮食来了!”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吃不饱肯定没力气打仗,没力气打仗,怎么赶走敌人,怎么保家卫国?!”
“是啊是啊!”
“咱后面还有几批人,送的粮肯定够你们吃!”
青夷偏远,粮食收成并不好,去年赵枢远驻守,加重了税收,普通农家能留下一年的口粮都算富裕。萧朔对地主乡绅下手,却未想过问他们借粮。
戍守青夷多年,萧朔知道,只要他开口,百姓定会自发的筹粮送来。
不曾想,他还什么都没说,百姓就已自发送粮前来。
萧朔目光微动,双手抱拳:“萧某在此谢过诸位!粮食是萧某向诸位借的,日后定加倍偿还!”
“将军言重了!”
“不用不用!”
萧朔对李常言道:“去将粮仓的将领叫来,做入库登记,同时记下所有送粮来百姓的名字住所。你留下维持秩序。”
李常言应下去了,不多时便带人回来,登记、入库有条不紊的进行,有人不愿留下姓名,李常言多番劝说,还道:“咱会立一面光荣榜,将送粮百姓的名字都刻上去,日后供人瞻仰,这么好的机会都不要啊?”
被劝说之人眼睛一亮,“要、要的!”
这不止他能吹一辈子的牛,他儿子、孙子也能吹啊!说不定曾孙都能吹!
萧朔预估三日粮食用量,收下的量达到了,便不再接收。
送走不断前来的百姓,萧朔进入营中,李常言跟在他身后,感叹了一声:“这些年,值了!”
萧朔看着送往粮仓的粮食,是啊,值了。
粮食入库,营中喜意盎然之时,有斥候急忙来报:“将军!攘夷攻来了!!”
萧朔脸色蓦地一变,“准备迎战!”
战鼓擂,双方士兵冲锋陷阵,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闹,此次是真的在拼命。
攘夷士兵养足了精神,势头迅猛,青夷士兵也不遑多让,双方打得难分难舍之际。
第三方异军突起,猛地杀来。
“将军!我来助你!”
萧朔寻身望去,只见骏马上疾冲而来的,是他四月前派去富州的崇远。
崇远长/枪突刺,瞬间杀入战场。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道略显娇小的身影,萧朔还以为自己一晃眼看错了,不由定睛仔细看了又看。
真是楚笙。
不是,她怎么也来了?!
她来了那他哥呢?!萧翊有没有跟来?!
不容萧朔多想,楚笙跟在崇远身后冲入战场,两个人硬生生撕开了敌军一条口子。
萧朔喝道:“是崇远!随他进攻!”
青夷士兵和押送粮草回来的士兵一同突入,士气大增,将攘夷打得落花流水。
程期万万没想到,半路还能杀出个程咬金来,只得快速撤退。
攘夷士兵退走,楚笙骑着马儿走到萧朔跟前,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好久不见,云皎呢?”
短暂的客套后,直奔主题。
作者有话说:
第95章
一旁的李常言闻言, 颇为震惊地望向楚笙,不动声色打量她,和将军说话这语气?还一开口就问夫人在哪?这人谁?
不同于他的惊讶,崇远表现的极其淡定, 见识了她和太子吵架, 和太子动手, 太子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后,崇远自认已没有什么能让他再起波澜了。
萧朔短暂的沉默后,道:“皎皎在营中,你怎么来了,我兄长呢?”
同楚笙一样, 他的重点在后半句。
提及萧翊, 楚笙眼中闪过火气,看与萧翊有几分相似的萧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