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0


怀家国,有人只想苟活。

待使臣离去后,武安君叫来副将庆生:“既然决定要战,那便趁着还有时间,重新去设置战壕,搭建瞭望塔。若关内还有百姓商队,便趁早疏散,不留闲人。”

庆生低声道:“是!”

不战而退十里,这是豫王为了表现出自己“友好结交”的诚意,特地下的圣旨。即使庆生心里再憋屈再不愿,也不能公然抗旨。

更何况大人年轻时受过豫王恩惠,发誓效忠王上。即使一生戎马天下,唯独对豫王忠心耿耿,抗旨一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只有同为武将,才知道,不战退十里,是种怎样的屈辱。

即使到这种时候,武安君也不愿违背命令,将关卡重新设置回去。

又过了数日,一大早,关隘内刚用完早餐,瞭望塔上的豫国卫兵便匆匆来报:“将军,大渊军队来了!”

今日雪原的天气甚是不错。

比起前两日的风雪交加,狂风卷积,今日虽说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也好上太多,往天角看甚至能看到一点逼近的霞光。

既然要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作战,除非有一方非要搞偷袭,不然都默认按兵不动,等到天气放晴才会继续。

战争也有战争的基本法,军史上也不是没出现过在极端条件下开战,结果两败俱伤,纷纷各回各家白忙活一场的情况。

武安君闻言,旋即登上城墙。

远处,乌压压的大军压境而来。

玄色的军旗矗立在军队中央,猎猎飞舞,上方繁杂神秘的夔纹清晰可见,极具压迫感。

前方是玄骑,后方是大军。

走到距离寒门关一定距离的时候,那片大军停下了。

阵前点兵布阵,算得上是武将之间最高礼仪了。

不管两方兵力差距如何,这份不骄不躁,视若平等的尊重,着实难得。百闻不如一见,大渊三皇子,果真是一位明月清风般的人。

“召集军队,准备迎战!”

弓箭手端着守城弩,架到城墙之上。所有豫兵拿起兵器,严阵以待。

集结,点兵,布阵一切都有条不紊。

在这期间,大渊的军队慢慢朝前推进。

双方将领一个站在城墙上,一个站在城墙下,遥遥相望。

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忽而又有使者来报:“报——皇城圣旨!”

庆生不由得皱眉。

他们驻守寒门关这些天来,豫王除了派讲和的使者来以外,唯一下达的口谕就是退兵十里。

距离使者回去也有十天了,豫王定然早已收到大渊不愿和平撤兵的消息,按理来说的确这些天要下新一步指示,只是这么多天都杳无音信,偏偏卡在阵前对敌的时候,很难不让人多想。

就在他思索的间隙,武安君已经干脆利落地回身,准备接旨。

城墙之上,两军对峙的关头,主将跪地迎旨,着实有些荒谬。

传旨太监微阖双眼,脸皮耷拉下来,刻意用内力扩大了声音,使得正在寒门关上下对峙的两军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皇城急诏,大王言,此战不再派兵支持寒门关,豫国愿降。”

此话一出,不少将士脸上屈辱,却也无可奈何。

不战而降是为将者最难以接受的结局。

庆生胸口起伏:“大人。”

若是还有援兵,负隅顽抗也还能打。然豫王已经不愿再派兵支援寒门关,相当于几万军马在这里死耗,半点希望也无。

从理智上而言,投降是众望所归。

为将者只是心中屈辱,但手下士兵却是实打实的上有老下有小,理应以大局为重。

武安君沉默了许久:“拿老夫的铠甲和大夏龙雀刀来!”

庆生多了些慌乱:“大人,不可啊!”

众所周知,大夏龙雀刀是武安君的佩刀,也是多年追随他戎马生涯的象征。这把名刀和武安君的名字牢牢系在一起,不分彼此。

武安君年事已高,就连指挥战役,也身披铠甲手拿长刀,亲自上阵作战了。

“这有什么不可的!”

在这孤立无援的一刻,武安君反倒笑了:“对手如此尊重老夫,老夫也得拿出相应的诚意来!”

哪怕脚下这片雪原将是他的坟墓,然而只要一想到有这么一个尊敬他,崇敬他的对手。对手有这么一队在列国中稳居第一的强大军队,有堂堂正正的对阵,武安君胸中生起激昂。

“武将就该死在沙场上,为国,为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挺直脊背,穿戴好铠甲,苍老如同老树盘虬的手握住刀柄。

那一瞬间,他并不像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恍惚间,庆生仿佛看到了大人年轻时纵横列国,南征北战的影子。

苍老的声音响彻城门:“愿意同老夫誓死一战的,出关!”

曾经追随这位老将手下的将士们纷纷红了眼。

有的默默拿起武器,跟随在那道佝偻而伟岸的背影之后。也有的急流勇退,如同生了根站在原地,就这般看着。

整个过程,城墙下的大渊军队都致以最沉默的注视。

即使关口大开,分明是偷袭的大好时机,也没有任何一位前锋在此时轻举妄动。

他们沉默地看着武安君站到关前,身后跟着寥寥数人。

传旨的太监急红了眼:“武安君!王上都说了投降,你这是要抗旨吗?!”

没有人搭理他。

见状,太监心急如焚。

若是降了,至少能保全一条命。若是就此惹怒大渊,以大渊素来的作风,恐怕就是斩草除根。

还好,近臣料事如神,早就猜到武安君不会这么简单投降,于是王上还下了另一道圣旨。

“请稍安勿躁,圣旨还未完!”

太监连忙提高声音:“我豫国有意于大渊永修同好,进献良田城池黄金布匹,奉大渊为主,世代为邻,代代朝贡。”

“为表诚意,平息友邦怒火,赐抗旨逆臣武安君毒酒一杯,钦此。”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先前投降可以说是大局如此,无可奈何。

但战前赐死一位忠心耿耿马革裹尸的老将,简直荒唐到极致。就连武安君,也不禁脊背一僵,思及此乃自己效忠大半辈子的国家王庭,老泪纵横。

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太监命下人端来毒酒时,一道疾飞而来的羽箭有如雷霆般自城外射入,如神般钉进侍从手骨,硬生生打翻了那杯鸩酒。

“第一箭,残害忠良。”

关卡外,浑身皆白的皇子挽弓搭箭,扬高声音,淡淡地道:“豫王若是要降,也应当拿出存亡敕赐,惟所裁之。舆榇在近,不复缕陈的勇气来。仅赐死手下忠臣,自己高枕无忧,尽享荣华富贵,天下哪有这般好的事?”

紧接着,沉重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