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还装了一壶温酒。

记得当时是深秋天气,夜里风寒,自己畏冷,那壶温酒原本是给自己暖身用的。

坐在栏杆高处的少年天子的沉默注视下,她把盒盖打开,拿出了那壶温酒。

“来,信原,过来喝酒。”

“有些事孩子不能做,只有大人能做。记得太后娘娘在宫里约束得紧,从不让信原喝酒?”

“今夜西阁无人,过来喝一杯,你从此便是大人了。”

梅望舒的思绪从过往旧事里抽离,在熟悉的西阁里,望着对面沉沉入睡的成年帝王,无声地笑了笑。

放下手里温茶,提起桌案上的金壶,自斟自饮了一杯。

抬头望向大开的窗外。

天上还是那轮相同的明月,但地上的人和事,早已时移世易,和当年大不相同了。

时辰已经入夜,她简单地洗漱一下,又换了身衣裳,伏在床上浅浅睡去。

下方步廊的铜铃响声,就在后半夜时清脆不断地响起,划破西阁浓重夜色。

齐正衡遣人百里疾行,半夜送来急报。

“臣幸不辱命,一举擒获行宫谋士荀兼,正在押解返京途中。录下口供,恭呈御前。”

67. 第 67 章 欢喜

紫宸殿深夜急召重臣入宫。

灯火大亮。

行宫荀谋士的口供, 放在众人面前。

在京城里与行宫方面应外合的那位贵人,不出所料出自宗室,正是当今天子的小皇叔, 代王。

行宫人手被严密看管约束,无力在京城布置行动, 代王便秘密借出王府蓄养的上百家臣,供行宫驱使。

叶相, 程相,两位三朝元老, 对着连夜送入皇城的口供, 摇头叹息。

“思时, 劳烦你深夜走一趟代王府。”洛信原点了林思时,连夜调动兵马查抄代王府, 搜查罪证。

林思时领命,立刻起身。

走出去殿外几步,隐约感觉哪里不对, 回身往殿里看了一眼。

灯火通明的紫宸殿内,众多肃然端坐的重臣里, 没有梅学士。

他愕然停步思索,听说人早上没出宫,此刻应该还在宫里?

今夜如此大事, 梅雪卿怎么会不在。

他心里腹诽了一阵,差事要紧,还是紧急出宫调兵围代王府。

————

被林思时默默腹诽的人, 今夜在西阁。

半夜被铜铃声惊醒时,梅望舒本能地翻身坐起,还未完全清醒过来, 洛信原的声音在耳边安抚她道,

“大局已定。你继续睡,我去应对即可。”连灯也未点亮,人在月色下直接开门出去了。

睡前喝多了酒,睡意再度袭来,她沉沉睡去。

直到第二日天光大亮时,她再度醒来,隔着一层薄纱帐,迎面看到换了身常服的君王在用早膳。

洛信原今日穿了身利落的海青色窄袖镶边交领袍,宽腰封勾勒出劲瘦腰线,坐在长桌案边,银匙搅动着粥碗,唇边带着愉悦的笑意,看着左手边一张书信。

仿佛那封书信极下饭似的,连桌上精致小菜也不用,直接将四色包子,一碗小米粥的早膳吃得干干净净。

听到床边声响,洛信原放下那书信,抬眼看过来,“雪卿醒了?昨夜睡得可好。”

梅望舒拢着散乱的长发起身, “西阁夜里风大凉爽,睡得极好。”

想起昨夜惊动睡梦的响铃,问了句,“昨夜如何了?”

洛信原带着愉悦笑意,把桌上那封书信推过来, “看看,昨夜林思时忙活了一夜的斩获。”

梅望舒接过去,第一眼便看到了书信中间以朱笔重重圈出的一句话。

那句话赫然写道:

“大事成后,与君共天下。”

梅望舒一惊,将书信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从哪里找到的?”

“书信是从代王的书房里连夜搜出来的。”

“我那位好哥哥的亲笔信。信里三翻四次叮嘱着,看完焚毁。偏偏代王想着留一份存证,事成了好兑现承诺。”

洛信原淡笑道,“代王这位朕的小皇叔,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上赶着送来一份大礼,朕只能欣然笑纳了。”

————

安安稳稳的京城五月,到了月底,涌现万丈惊涛。

安居行宫多年的那位废太子,被褫夺封爵,重新废为庶人,以谋逆大罪下狱待审。

京城里的代王府被查抄,代王以谋逆同罪下狱。

两位难兄难弟,得了上面的特殊关照,特意关在诏狱里面对面的两个牢房里。

两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还没有开始提审,只在黑暗牢房里关押了几日,吃了几顿发霉的牢饭,便互相生出怨恨。

代王恨废太子为何不在行宫里安稳过好日子,偏偏暗中撺掇自己,酿成大错;废太子恨代王手脚不干净,竟然私下留着来往书信,酿成大错。

两人越想越恨,痛骂对方牵累了自己。

分别提审时,只暗示了几句,先供出对方罪名,自己便能减罪免死,两边便争先恐后攀咬起对方,给自己减罪。

洛信原同时拿到两份口供,放在御案上,互相比对了片刻,惋惜地摇摇头。

“雄心万丈,意图谋反,‘与君共天下’的,就是这种货色?”他展示给在场诸位重臣看过,叹息道,

“虚耗朕和诸位卿家的大好光阴。”

跟这两位比起来,同在诏狱里拘押着的贺国舅,那点私藏绢书的罪名,简直就不算是个事。

正好南河县主的大喜日子定在五月二十这天。

宜嫁娶,诸事大吉。

借着这桩喜事,洛信原索性把贺国舅从诏狱里放出来,几名微服禁卫在旁边看守着,放贺国舅参加了女儿的婚宴。

贺国舅重见天日,又能亲自替女儿送嫁,感动得涕泪纵横。

南河县主出嫁这日,得了天子首肯,破格从宫中送嫁。

宫宴设在御花园内。因为天子赐婚的缘故,京中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一律携带家眷赴婚宴观礼,场面热闹之极。

梅望舒原本不想去。

但她老师叶昌阁怕她推脱不去,特意两天写了两封手书,托人带去西阁,嘱咐爱徒务必参加婚宴。

信里殷殷叮嘱道:

“令妹虽和虞氏退婚,但你乃京中重臣,大可不必刻意躲避。

望舒,你理应欣然赴宴!方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