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灌汤丸子。
既然这么说了,陆锦瑶就想尝尝,她夹了一个,多蘸了点麻酱辣椒油和醋汁,轻轻咬了一口。
咬的时候就觉得比以前的丸子弹牙,里面好像是空心的。尽管高嬷嬷提前说了,但这一口咬下去,陆锦瑶还是躲不及时,汤汁飞出来,弄衣服上了一些。
不过倒是不烫,丸子是鱼肉的,里面的汤汁应该是猪皮冻混着猪肉的。
高嬷嬷道:“先换身衣服吧。”
腥味是不重的,细腻软滑。
陆锦瑶看了眼衣服,笑道:“先吃饭,一会儿再换好了。”
因为陆锦瑶,姜棠吃的也是麻辣拌。
但没陆锦瑶的费事,她是想到吃什么就放什么。
自己切两把面条,宽粉来一点,豆腐干豆皮,青菜放得少。除此之外,还炸了两根油条和一点猪肉丸子和萝卜丝面丸子。
吃麻辣拌,姜棠喜欢的从来都是这些,清水煮开,然后麻辣骨汤再煮,煮的时候留一点汤。
再浇上醋和麻酱,只要慢慢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姜棠最喜欢吃的是里面的面丸子和油条,这样炸过又煮,丸子和油条里面孔又多,早就吸饱了汤汁,再在麻酱里滚一圈,就这么一小口,给人的满足感就非同寻常。
豆皮又麻又辣,青菜则是最吸辣的,本来就热,辣的让人想喷火。
面条不能最后吃,不然就坨掉了。
面条不再劲道,吃的就是香软劲儿,一抿就断,好像再放一会儿就化了,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越吃越多越吃越多。
吃过麻辣拌,姜棠精气神恢复了一大半,准备调烤鸭用的酱汁。
她做的六道菜中唯一难的就是这个,以前是做过,但不知道在这儿没有烧烤炉,能不能成。
烤鸭得提前多做几只,有把握了才能端上桌。
不仅姜棠在忙活家宴的事,大厨房的四个师傅也在忙活。
几十年的看家本事若是比不过一个半路出身的丫鬟,那该让人笑掉大牙了。
第30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天
大师傅们都卯足了劲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
离家宴还有四天呢, 便练了起来。
姜棠这几日上午都在大厨房,四个大师傅见识到了小酥肉、凉拌莴笋丝、京酱肉丝和西红柿虾滑。
看着看着就有点明白为何姜棠做的菜主子们爱吃了。
就拿小酥肉来说,虽是简简单单过油炸的, 但是,裹肉的挂糊里除了各种调料, 竟然还有花椒。
这花椒是炖肉用的呀,就算炖肉还得用纱布包好, 肉汤有滤网再捋一遍呢,生怕被主子们不小心吃到。
结果姜棠就敢直接放在菜里,直接入嘴吃。
花椒大师傅们吃过, 味道一言难尽。但放在这个酥肉里,竟然出奇地好, 斯文点说就是相得益彰。
至于肉又是腌又是用刀背拍散,还加了鸡蛋清生粉抓过,不嫩都难。
这小酥肉吃起来呀, 是酥中带着点麻意, 麻中还有肉香,切的是细条, 这么一腌一裹一炸, 一口一个,不知不觉就能吃大半碗。
其他菜式更是别具一格,好像知道一样菜适合怎么做,是煮还是炖,怎么搭配着好吃, 姜棠做的菜, 吃起来舒服。
唯一一道还未亮相的是烤鸭, 城北有酱板鸭, 熏鸭,不知这烤鸭味道如何。
姜棠也犯愁呢。
烤鸭难做,主要是这边鸭子都太瘦了,一烤就容易干。干巴巴的鸭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但烤鸭吃的就是油脂香,得要入口即化的感觉,要那种用春饼裹上甜面酱、葱丝、黄瓜丝一咬下去又香又甜的味道。
如果找不来肥鸭,这道菜只能换掉。
肥鸭韩余清初九晚上才找来,一共买了四只。
姜棠试着烤了一只,味道这才试的差不多。烤了的鸭子先给陆锦瑶吃了一顿,这菜新鲜,陆锦瑶虽然苦夏但也吃了不少。
一只鸭子只有连着皮的的能片下去,剩下的鸭骨正好做鸭架酸萝卜汤。二十六道菜两道汤,这顿家宴才算齐了。
从初六到初九,姜棠都在忙活。夜里有时卖些小吃,除却花掉的银子,终于让自己存钱过了五十两银子。
还有一两多金子,是金瓜子和金花生,加上一只金兔子。
兔子是空心的,称着有两钱,最是好看不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是银子但能卖钱的东西。一支海棠花簪子,一对莲花缠枝手镯,一副珍珠耳坠,一支掐丝玫瑰花金钗。
这些要是卖出去,最起码能值五十两银子,那她加起来就有一百两银子了。
但一百两银子,还不够租三个月像样点的铺子。
姜棠把银子收起来,攒钱是攒钱,但不能总往上比,她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就拿侯府的丫鬟来说,有几个能拿她这么多赏钱的。
慢慢攒着就是了,这不也才一个多月。
而另一边,御朝大军已经驶出一百六十多里。
顾见山领军,顺路剿了两窝匪。大军有时白日行军,有时夜里行军,安营扎寨时,军中的火头军会负责三万大军的饭食。
前几日将士们还有带干粮,但才两日就吃完了。
一来带的不多,二来怕天热馊了,就快些吃完。
这几日火头军都是蒸馒头,煮大锅菜。肉腥是少,但不是打仗,没有必要吃那么好。
顾见山带的吃的多,这几日一直在吃锅巴和锅盔。
他已经把那个白色的小块的又脆又糯的吃完了,就剩锅盔和锅巴。
颠着挺沉,但占地不大,挺压秤的。
若是永宁侯府的其他公子爷,日日吃一样东西准会吃腻。但顾见山不一样,打仗粮草不够时他什么都吃过,更何况这个脆脆的还挺好吃的。
吃饭的时候不要馒头,打一碗菜汤,就用菜汤泡着吃。
五香味的里面没肉,就是细嚼慢咽的那种香。辣味的里头有肉丁,顾见山看一时半会儿坏不了,想留到后头再吃。锅盔里面也有肉,油没有锅巴放的多,一日吃一块,好像有四十多块,还剩不少呢。
别人带的干粮要么吃完了,要么馊了,就顾见山的还没坏。
他吃明朝也吃,明朝也觉得奇怪,又怕是调料放的多尝不出坏的味道,但两人谁也没拉肚子。
看来是真能放,就是越放越干,吃起来有点费牙。
明朝吃的时候费劲嚼了两口,实在嚼不动就放菜汤里了,“越来越干了。”
顾见山道:“越放越干那不是正好,更坏不了了。”
他看着汤里的饼,突然想到一件事。
这些能不能打仗的时候吃。
打仗最困扰的问题就是粮草,难运是一说,有那山匪不长眼,粮草都敢劫。行军打仗,不是什么地方都方便做饭,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