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远嫁,所以韩氏早早送了帖子。

来了自然不能吃过饭就走,起码要住上个几日。

二姑奶奶就在盛京,当日过来就成。

这些韩氏都安排妥当了。

一桌十人,宴席先订下了十六桌。

韩氏不好意思地冲郑氏笑了笑,欲言又止,不知怎么开口。

郑氏一看她就知道寻摸什么事,“说吧,还有什么事。”

韩氏忙道:“宴席请的人多,儿媳怕大厨房的师傅们忙不过来,就想着让各院的厨娘们也过去搭把手。”

十六桌,就算提前准备,但很多菜都要现炒,不能马虎了。

大厨房算上帮厨有十二人,加上厨娘们就足够了。

韩氏虽然管家,但不能插手各院的事。

郑氏道:“这个好说,你让人知会一声就行了。”

韩氏:“还有……四弟妹身边的丫鬟姜棠手艺好,儿媳也想让她过来帮忙。”

韩氏原以为婆婆会像刚才一样,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结果竟然犹豫了好一会儿。

说实话,郑氏不咋乐意。

帮忙又不是什么好事儿,来回跑,又累又辛苦。有那空儿,还不如多陪她打几回牌。

再说了,陆锦瑶的人,她都不好意思总使唤,大厨房的人是吃干饭的吗,离了姜棠宴席就置办不了了?

以前的宴席不也有模有样的吗。

可郑氏刚也说了,想让厨娘帮忙,就知会一声。

说到底立世子是侯府的事,陆锦瑶是侯府的儿媳妇,姜棠自然也是侯府的人。

郑氏沉吟道:“平白多做这么多活,总不能让她们白过来帮忙,过来帮忙的人多给两个月月钱吧。”

大厨房和小厨房一向泾渭分明,本来就不是份内的事,既然做了一点好处都不舍,下头人肯定有怨言。

韩氏抿了下唇,“听母亲的。”

算上正院的两个厨娘和姜棠,总共七个厨娘,厨娘月钱一两银子,给两个月的,加起来就是十四两。

给大房帮忙,钱该大房出。

韩氏话都说出去了,也不能再计较这点银子。从正院出来之后就让思瑕告知各院一声,明儿就来大厨房帮忙。

到了做饭的点,再回去。

姜棠一听还多两个月月钱,忙不迭点头。

赵大娘也乐意,且不说拿钱办事,去大厨房能观摩大师傅做菜,多多少少能学点本事。

陆锦瑶没什么意见,其他人都去,宴几堂的也得去,就是多嘱咐了两人了几句,“这回席面不同以往,好好做事,别掐尖。”

不同于春日宴只有点心,不同于家宴一家人吃饭,也不同于上回平阳侯夫人过来只几个人,这回是实打实的大场面。

真出了错陆锦瑶也不好插手。

“多学多看,别揽活,做事尽量和别人一块儿。”陆锦瑶能嘱咐的也就这么多,“过阵子汝林老家的亲戚也过来,别乱走动,小心冲撞了。两位老人要吃软烂好克化的,菜不能太辣。”

这种大事老家的人肯定过来,陆锦瑶其实也没见过几次,成亲时见过一次,过年回家祭祖两次,对其了解不深,也帮不上什么。

过年回去,等清明节,都是派顾见风回去扫墓祭祖。

其他时间,舟车劳顿,连永宁侯都不常回去。

过节都是准备节礼,派人一道送回去,这回过来,又是夏日,应是要在这边住一段时间。

往往来小住的必然带上小辈,陆锦瑶记得汝林大伯家有一个快及笄的妹妹,还有一个堂弟要准备明年会试。

既然在盛京考怕是要直接住到明年了,应是留在这边温习功课。

若是顾见舟在家,还能指导一番,可惜顾见舟不在。

陆锦瑶暗自松了口气,这世子位子看着光鲜,可当大娘子的,就要处理这些琐事。

哪里安顿不好了,都有说道。

看事不能只看好处,也得看好处背后的难处。

立世子是月初下来的旨意,现在汝林老家的人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韩氏这两日都快忙疯了,送帖子,定菜单,还有打扫府里上上下下。

偏偏这个时候,陆锦瑶不是去正院打麻将就是去外面巡视铺子,清闲的要死。

下午,思瑕把宴席果盘单子给韩氏看,韩氏无论如何都不能满意,都是应季水果,桃子,当地葡萄……

吃过晏回堂送的瓜果,再吃别的,就“除却巫山不是云”了。

韩氏道:“你去问问,五公子这些瓜果从哪儿弄来的,我想买一些。”

韩氏觉得,她既然张口问了,顾见山就能低价送一些过来。

谁知,思瑕回来回话,说葡萄一两银子一斤,蜜瓜西瓜更贵。

韩氏捂着胸口,“算了,还是按这个单子吧。”

谁知道这么贵,一斤一两银子,她也不好意思占顾见山的便宜。

“行了,传饭吧。”韩氏忙活一天,也饿了。

思瑕道:“王大娘刚从大厨房回来,这会儿饭菜还没做好,要不大娘子先吃点点心垫垫。”

韩氏:“……拿过来吧,”

这府上的厨娘去大厨房帮忙,这边饭菜就不能按时做。

不仅厨娘忙,韩余清也忙着采买,弄来的都是好东西。

西南的松茸,沿海的海参鲍鱼,从岘泱湖运来的银鱼大闸蟹,好东西堆满了库房。

高汤从七月初八就开始吊,门口笼子还养了十几只叽叽喳喳的鸽子。大厨房打算做佛跳墙,什么鱼胶花胶干贝早早就开始选了。

这忙忙碌碌的场景给姜棠一种感觉,重要的并非立世子宴客,而是汝林老家来人。

私下问赵大娘,赵大娘给了肯定答复,“没错,准备两回席面,汝林老家来人也得置办。”

到底置办几桌端看到时候来多少人了。

从初八晚上,大厨房的香气就飘散不断,不说飘香十里,反正附近路过的丫鬟小厮都香得迷迷糊糊的。

最开始,是长房的丫鬟来这儿提饭,直接让厨娘不必回去了。

这一上午都在试菜,根本没有空闲做别的菜,所以就送了两份鲍鱼捞饭过去。

然后,各院都开始从大厨房提饭了,海参煲、煨乳鸽、开水白菜……反正是大厨房做什么,各院提什么。

宴几堂的不用再来丫鬟提,都是姜棠多跑一趟送回去。不过姜棠眼尖,她帮忙试菜,知道大师傅哪道菜做的好吃,所以陆锦瑶吃的,比其他人吃的要好上那么一点。

比如,下午做了一道龙井虾仁儿,味道清甜可口,一点腥味都不带。另加了一蛊扬州狮子头,和红烧的味道可不一样,姜棠尝着是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连汤汁都十分鲜美。

这两样加上上午蒸的小花卷,里面是碎肉末和葱花,热气腾腾,闻着香的不得了。

拎着食盒从大厨房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