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4




如今只觉得,他人虽然离盛京远了,可两人靠的却更近了。

纵有不舍,却不觉得难熬。

第90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八天

哪怕去江南的途中没有顾见山, 姜棠也不觉得孤独。

陆锦瑶没说哪日去,就先准备着。

姜棠其实没想过陆锦瑶会为她做这些,陆锦瑶拿她当妹妹, 但顾见山还是顾见舟的亲弟弟呢,两相比较, 分不清孰轻孰重。

若是郑氏不愿意,心中有气, 那陆锦瑶在郑氏那头也讨不到好。

所以姜棠才更觉得这份情谊来之不易,她愿意去江南不乏这个原因在其中。

顾见山有勇气,有担当, 她也该如此,他放弃侯府的继承权, 那她就把生意做到大江南北,也为百姓做事。

让西北的将士也吃饱饭。

这厢陆锦瑶回到宴几堂,让白薇好好给她按了按。

出去一趟, 身子紧紧绷着, 累的是手酸脚酸,头也疼。

陆锦瑶一直躺到傍晚, 顾见舟回来依旧懒洋洋的。

顾见舟回来看她这样, 让白薇退下,亲自给陆锦瑶按肩膀,“怎么了这是,莫不是出门吹了风,一会儿请府医过来看看。”

顾见舟脸上的关心难以掩饰, 他目光很清澈, 哪怕在工部劳累一天, 回来也是高高兴兴的。

关心她, 关心孩子。

陆锦瑶的心里好受了些,心不再因为姜棠的事而紧揪着,“无碍,不用请府医,下午我去了趟锦棠居,和五弟商量了一下新铺子的事。”

这事顾见舟也知道,初六家宴也说着,但他从来不管家里的生意,更不知道家里赚了多少钱,有多少存钱。

再说他也没有花钱的地方,口袋里的银钱多是买零嘴带回来。

他只是觉得不到一年,陆锦瑶就能把铺子开到外面去,可真厉害。

还能带着他的弟弟做生意,顾见舟都不知道怎么感激陆锦瑶。

虽说嫁过来就是永宁侯府的媳妇,夫妻一体,可陆锦瑶也是有亲兄长的,这些好处本可以给她的娘家。

更何况没有理所应当的操劳,为了这家,陆锦瑶付出许多。

顾见舟道:“阿瑶为家中操劳,实在辛苦,可需要我做些什么?五弟那边有什么不方便说的,我去说。”

陆锦瑶忍俊不禁,坐好让顾见舟给她揉胳膊,“没事,五弟那边不用操心,他行事很是稳妥。”

到底是不同,顾见舟在侯府长大,读书考功名,赤子之心。而顾见山从军营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虽然比她夫君小两岁,可是经历的却多。

也许顾见舟在滇南也尝过人情冷暖,只是在她面前从未表现出来过罢了。

陆锦瑶突然问道:“在滇南苦吗?”

顾见舟手上的动作稍顿,随即摇了摇头,“不苦。”

见陆锦瑶一脸不信,他解释道:“自然比不上在侯府的日子,但于我而言,也能接受。那里的人却是苦的,每个人都要很用力才能活下去,他们会跪在地上求我救人,救亲人救朋友,会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会算计……”

灾难之下,顾见舟见过那些人困苦丑陋的一面。

可是情有可缘。

若是他,也会那么做。

顾见舟在滇南赈灾时,经常摔泥地里去,那时灾民骂他们贪官。后来去治水,滇南百姓态度才有所好转,顾见舟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苦的是百姓,而非他。

但在侯府长大,还是不能感同身受,他回京之后还是该吃吃,穿着锦衣罗缎,吃着好饭好菜。

这些陆锦瑶从前没问过,顾见舟也没说过。他同那些寒门出身的人还是有所不同,那些官员恨不得和百姓同吃同处,但顾见舟没有拦着她花钱,说什么与百姓同甘共苦的话。

在滇南是父母官,回来依旧是她的夫君。

自家的银子,花也便花了。

她握住顾见舟的手不让他继续按了,“夫君是个好官,朝廷已经想法子让滇南百姓赚钱活命了,夫君再去,就能看见不同的景象了。你们侯府的兄弟,一个救百姓于水火,一个保家卫国,是侯府之幸,也是百姓之幸。”

顾见舟诚心实意道:“我与五弟相比还差得远呢。”

“你们一个文官,一个武将,自然有所不同的。”陆锦瑶不知道顾见舟想没想过他弟弟的亲事,所以忍不住问了问,“五弟今年十八了,到了娶亲的时候,你想过他要娶什么样的妻子吗?”

顾见舟:“他要娶妻,哪里轮得到我想,这事该母亲操心。不过……我作为兄长,自然希望他娶一个自己喜欢的。我们几个做兄长的都成亲了,他这些年征战沙场,也不容易,还是快活些的好。”

顾见舟只是想想,顾见山的婚事轮不到他操心。

陆锦瑶笑了笑,“我也希望如此。”

顾见山没说何时走,顾见舟也在等上面的调令。

今年,顾见舟还得去一趟滇南,四五月份就得动身,但到底何时去,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去年是和工部尚书一同去的,今年兴许他自己去?

陆锦瑶打算这几日多去正院转转,若真有什么事她也能说得上话。

长房最近很消停,听白薇说韩氏这阵子脸上一直带着笑,春风得意,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高兴成这样。

等到初十,陆锦瑶才知道是因为什么,顾见风被调到吏部去了。

吏部主管天下官员的官职任免,众所周知,吏部权力大,有清官,也有不少贪官。

虽然只是从五品郎中,在鸿胪寺还是五品官职,看似降职实为升职,毕竟在吏部有实权。

为此,韩氏还张罗了一桌酒席,特地贺顾见风升迁之喜。

就在正厅,一家人坐在一块儿,一桌好酒好菜。

连正厅的花都换了,颜色鲜艳。

二月份弄来这几盆花可不容易,不知道花房的小厮花了多少心血。

韩氏在饭桌上道:“大爷在鸿胪寺许久了,接见了不少外国使臣,皇上十分看重他,如今去了吏部,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陆锦瑶隐约觉得哪里不对,鸿胪寺的人升迁,再怎么说也该去礼部,为何去了吏部。

但只是一个五品郎中,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毕竟顾见风今年都二十九了,堪堪而立,熬资历这么久也该去别的地方。

陆锦瑶见桌上的人都向韩氏顾见风贺喜,心中就算有疑惑也得藏着。

若是她在饭桌上质疑,恐怕会让人疑心她不安好心,见其他几房升迁什么都不说,而见顾见风升官,反而说这种话,只会惹得韩氏不快,婆婆等人也会不快。

陆锦瑶还没傻到那个份上。

一桌人,好像只有她疑心。

永宁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