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9
杜师傅和杜家娘子越来越聊得来,兴许有几分是本家的缘故。
二月底开业,铺子一共上了五样点心,芋泥糕、蛋黄酥、抹茶千层、黄油蛋糕、还有豆沙面包。
别的味道的点心就慢慢上了,这个是不急的。
姜棠时常去街上,看这边的吃食,漂亮衣裳。
有时在这边转呀转的,就会想回家,想点金乌金过的好不好,想顾见山,也会想陆锦瑶和昭哥儿他们。
大约是那种感觉,外面再好、吃的再多,也不如家里。
第92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天
不仅姜棠想家, 怀兮也想回去。
来这儿之后每日都忙的脚不沾地,她是陆锦瑶的丫鬟,事事都得盯着, 和姜棠还不一样。
怀兮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陆锦瑶对姜棠的客气和看重,那种看重和对她们是不同的。
不过, 她们本就是丫鬟,丫鬟听主子的, 是理所当然。像陆英,打算和府里的下人成亲,日子也就这么过, 以后生下孩子,会跟着府上的小主子。
只是世间的事真奇妙, 从前都是她带着姜棠做事,现在,她要跟着姜棠, 连锦棠居的掌柜和师傅们也是听姜棠的, 让怀兮心里有些许微妙。
她若是不把心里这坎儿过去,以后也就这样了。
得慢慢想清楚才是。
闲暇之余姜棠还来这边看了看羊肉的价钱, 三十文一斤, 和盛京相差不多。
牛肉依旧少见,若是她能从西北拿牛肉,那就是独一份。
胡族的牛肉比老死的耕牛肉更好吃,也更嫩,适合煮火锅、炒着吃、凉拌也行, 而别处的牛肉适合炖着吃。
姜棠看莞城人多, 生意应该好做, 她想多攒点钱, 到时来莞城开火锅店,除了火锅店,还有小吃摊。
若是可以,这回就先经营小吃摊,稳扎稳打,像锦棠居一样。
当然,做生意也得选一个这边卖的少的吃食,像馄饨饺子包子都有卖的,还有各种饼糕点,莞城街边有卖米糕的,糯米浅浅打一层底,中间一层黄豆面,然后放一层厚厚的豆沙,再放一大勺玫瑰酱。
这样放在小小的竹屉里蒸,等玫瑰酱的香气渗进豆沙里,这便蒸好了,之后淋上红糖汁和花生碎葡萄干,一小个就要六文钱。
便宜点的也有切糕卖,也是糯米打底,不过中间放一层大枣,蒸熟之后直接吃入口清甜,要是蘸白糖吃,味道更好,混着蒸熟的枣泥,软糯香甜,一小块只要一文钱。
姜棠买了六文钱一块的,吃着是真好吃,几口就吃完了,虽然是甜口的,但吃起来不会腻。
到时候她也可以去盛京卖这个,小吃摊卖的都是咸辣口的,还没有甜口的吃食。
再说这个也可以当火锅店的小吃,以前火锅店男客多,如今也有各家的娘子们过来了,她们最喜欢甜食了。
等夏日有冰了,能做各种各样的甜品,应该也好卖。
姜棠来莞城一回不能白来,走的时候只有她、怀兮春台和松林一道回去,两辆马车足够,空的地方可以多带些当地的吃食。
像布匹、绣品,还有乡下的土特产,姜棠买了不少。
买完之后跟杜家娘子打听了打听,还有什么吃的用的。
杜家娘子觉得姜棠精得很,长得好看脑子也聪明,“街上卖的就是给外地人的,不好吃还贵。你若是想要绣品,去村子里找绣娘,稍稍多给些钱,几天就能给你绣好,吃的也可以找她们做,腊肉腌肉,还有各种菜干肉干。”
别的就没有了,有些不怎么好吃。
姜棠道:“那可真是谢谢姐姐了。”
杜家娘子问道:“都是小事,怎么想着买东西,你们这是打算回去了?”
姜棠道:“等铺子生意稳定几日就走,家中也有事,这次出来时间太长了。”
杜家娘子还以为两人成亲了,放不下家中的老人孩子,她眼中有淡淡的羡慕,“我看生意好的不得了,卖的点心也好吃,以前,我可从没吃过这种点心,铺子生意好,你也不用担心了。”
在这边待久了的吃的都是绿豆糕凤梨酥这些,还有各种各样模样精巧的点心,好吃是好吃,但吃的久也腻了。
说实话,现在开铺子,时机正正好。
姜棠看生意是不错,再加上一开始卖会赠些便宜的芋泥糕,买的人就更多了。莞城人也爱喝茶,张掌柜也是人精。听说莞城下面一知府因为收受贿赂,被收押回京了,这边短期内会管的严一些。
就是不知这知府又是谁的人,在这里,没个靠山,哪儿敢做这些事。
姜棠拜访完杜家娘子,就回铺子了。
铺子后头带院子,有好几间屋,她和怀兮住一间,自然不用再花钱住客栈。
张掌柜人逢喜事精神爽,和姜棠怀兮说了第一日赚了多少钱。
总共二十三两银子,虽然比不上盛京的铺子,可毕竟莞城没那么多世家,有钱的虽多,但家底没有盛京那些世家丰厚。
二十三两银子,就够一个月的租金了。
还只是第一日,且还有的赚呢。
怀兮也高兴,因为忙铺子的事,陆锦瑶没少给她赏钱,能赚钱好,她也能回去交差了。
两人打算再留三日,看这边没什么事了,就回去。
等回盛京,差不多初六初七这样,还能赶上春种。
只不过,等到开业的第三天,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来人是莞城最大点心铺子品酥斋的掌柜,人姓祝,书生模样,说话彬彬有礼。
来了先问铺子谁能做主,他有事相商。
姜棠看向怀兮,陆锦瑶是铺子的主人,怀兮又是陆锦瑶的人,自然由她做主。
怀兮上前一步,道:“不知有何事相商,请先进来说吧。”
新铺子虽装潢好了,也做上生意了,但没有待客的地方,只能先去张掌柜的屋子里去。
姜棠去沏茶了,在厨房犹豫了一会儿,先沏了一壶,又让杜师傅煮了壶奶茶,“就按最普通的煮,先不急着送进去。”
这人过来,说话有礼有度,商量的应该不是别的事,估计和点心有关。
锦棠居虽然刚开业,可点心的样式新奇,况且还有盛京来的蛋黄酥。
虽然都叫蛋黄酥,但味道有差别。
就算不知道她们是盛京来的,过来开的分店,恐怕也能猜到铺子生意好,日后慢慢发展,生意会更好。
若姜棠是香斋的老板,估计会想着收购,只一个小铺子,收购了一了百了,对自己的生意还有好处,这种事干嘛不做。
姜棠就是没料到这天来的这么快。
姜棠端着茶水进去,只听怀兮道:“品酥斋能看得上我们锦棠居,我这儿自然是高兴的,毕竟是刚开的铺子,不比品酥斋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