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一条跟何强差不多的恶狗,为了海东的工程,他可是给了陈华平不少孝敬。不过场面上,年老板还是附和:“可不是吗?不看功劳也得看苦劳,宋老板也太绝情了。”

“年老板,我们还是先看看仓库怎么造。”

“那是,那是!”

年老板跟鲁老板一起看地方,听鲁老板说要造多大的仓库,年老板诧异:“鲁老板,你这个仓库比车间都大了,你用得着这么大的仓库?”

在年老板看来通富印染厂厂房才这么点,怎么能用这么大的仓库,实在不合理。

鲁老板不能告诉他,他跟东洋人合作,东洋人通过他们厂打压海东纱厂为主的华资纱厂,会提供成品布料给他们,那个量已经测算过了,肯定要这么大的库房。

“肯定要这么大,你就按照这个面积给我建。”

行吧,别人怎么建是别人的事,他就按照鲁老板的要求来就好。

时间已经临近中午,鲁老板请年老板和宣经理一起去饭店吃饭,陈华平和通富的另外一个经理作陪。

这鲁老板本就恨宋老爷上下游都要吃尽,让他们这些印染厂处境艰难,他却不想上面的东洋纱厂,难道不这样?

陈华平也跟着鲁老板一起骂宋家不地道,一个是为了拍新老板的马屁,另外一个是出心头恶气。

那天陈华平被宋老爷吓尿了,他知道那位何爷的手段,所以也不敢糊弄,三个人为了能活命,凑出了一万大洋来,拿进去的时候开心,拿出来真是肉疼。

此刻骂完老宋凶恶,开始骂小宋被女色迷昏了头。

听到这里,年老板奇怪了,按理说陈华平之前是宋老爷的亲信,算是宋老爷留给宋舒彦的顾命大臣,怎么回事?

“老陈,你的意思是,舒彦这小子去是在武汉认识了这个秦瑜?”

“可不是?这个女人真的有手段,直接跑武汉去找宋舒彦。我跟你说……”陈华平把宋舒彦初次见到秦瑜,为了秦瑜提前买票回来,在船上如何对秦瑜嫌殷勤,添油加醋地当笑话一样说给在座的两位老板听,“真的,宋舒彦这个小子跟他老子没法比,宋世范分得清,从来不会被女人牵着鼻子走。宋舒彦?呵呵!被人当猴儿耍,他还心甘情愿,有滋有味。”

“等等,老陈,你不知道那个小女人就是宋舒彦在宁波娶的妻子?”年老板问出自己的疑惑,种种迹象表明,宋舒彦之前就是不认识秦瑜,确实是和傅嘉树一起在追这个女人。

听到这句话,陈华平惊呆了:“怎么可能?”

“这个秦瑜,亲口说的。宋太太和傅太太证实的。”年老板跟陈华平说。

鲁老板和在座的另外两位听得也是觉得稀奇。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鲁老板问。

年老板把年太太跟几位太太打牌时候说的话,说了出来。

陈华平是亲历者,从宋舒彦跑回上海,到他知道妻子要来上海,跑武汉,陈华平是清清楚楚。

“哈!骗鬼呢?”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陈华平知道的实在多,根据陈华平说的话,这下让大家还原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所以,宋舒彦是为了避开宋家的这个少奶奶去的武汉?”

“可不就是?我还跟他说过两头大,这个女人在上海,少奶奶在宁波。要不是揣摩了他的心思,我会让丁长胜去说?就凭那时候宋舒彦恨不能跪在脚下,为她穿鞋的样儿。要是知道她是他的老婆,只怕是要开心死了。”陈华平嗤笑着说,“他们说的话,你就随便听听,难道让老宋承认,儿子蠢到被人耍得团团转?老宋是个死要面子的人。”

“宋老板这一记闷亏吃得厉害的。”年老板笑着说,“他是怕让人知道,儿子明晃晃被儿媳妇戴了绿帽子吧?所以索性就这么说,显得他们家有多开明。”

这几天通过陈华平的内线,鲁老板得知了海东纱厂真的像是脑子坏掉了一样,居然又是给工人提高伙食,还搞什么三班两运转,还要喊出“创国货精品”的口号,把库存的布料和渠道中的布料要全部出清,以后只卖跟东洋布一样品质的优质布。

就现在这个质量,已经很难撑下去了,他又要做大善人,又想做好货,还想要赚钱?真的梦里想屁吃呢?

等东洋厂的低价布料,铺天盖地地上来,看他能撑几天?看他们这么蠢的份儿上,不如给他们造造势?

“小宋老板这么蠢,这个消息够那些小报登好些天了吧?”鲁老板歪着嘴角笑看陈华平,“老陈,咱们给你出口气。你说老宋是否丢得起这个脸?”

陈华平想起老宋那个死要面子的脾气,只要想想就够他大笑几天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就这一章。

第 66 章

周日上午十点左右, 车子进了上海,宋太太从傅嘉树的车上下来换到老金的车子上,老金送宋太太和阿芳去宋公馆。

宋老爷第一次发现这日子过得如此……奇怪。

明明最近忙到脚不点地, 上海这里要抓紧, 青岛那里拍了电报过去,也安排了人过去,务必尽快落实下去,执行跟上海一样的策略。

白天他坐镇海东纱厂,让儿子可以尽情放手干。

晚上不应酬的时候,回到家, 跟儿子大眼瞪小眼,这老妻才来了几天, 好似那个位子没有她默不作声地吃饭,已经不习惯了。

到了房里, 躺在床上, 辗转反侧之时,就想小五带着刁蛮的口气缠着他,小六一双怯怯的眼睛望着他,男人怎么能没有女人?怎么睡都不踏实。

想着想着居然想起老妻带着皱纹的脸, 心头的那些火热,突然就褪了下去,睁开眼想着她该回来了吧?

今天早上, 儿子问他是不是一起去厂里, 他说:“礼拜天,我放自己一天假。”

儿子走了, 宋老爷一个人留在家里, 坐在阳台的椅子里, 抽着烟斗,喝着茶,看着报纸。

海东在报纸上打了广告“库存清仓,买一尺送三寸。”

开始了两天,效果还不错。

他抬头看远处,一辆汽车停在自家大门口,大门打开,汽车开进来。

老宋立马站起来,三步并两步往里走,走到楼梯口,发现自己太过于迫切,站了一会儿,直到张妈说:“太太,您来了!”

老宋抽着烟斗,缓步往下走,看着门口,张妈已经几年没见阿芳,过去抱住阿芳:“阿芳,你终于来了。以后我们姐俩又在一起了。”

阿芳抱住张妈:“阿英,我快忍不住了,马桶在哪里?”

“哦哦!跟我来。”张妈带着阿芳进卫生间。

老宋下楼,到老妻面前,淡淡地问:“回来了?”

“回来了。”宋太太应了他一声,“我等下跟你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