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她说:“我没那么大的能耐,小妹妹,但研究所那边的确有进展。”
这的确很振奋人心。
姜曳坐直了,却没碰午饭,因为她看到午饭就有恶心感,想吐,这意味着她的情况比原来预想的更糟糕,压着难受,她揉了揉脸颊,好像想揉散发烧的发烫感,只说:“但时间上未必来得及对么,还有也未必第一时间轮得上我吧。”
她用了一天时间观察现在到场的团队,发现事情的确闹得很大,已非刘信他们可以说话的程度,抗生素出来,她不一定能拿到。
就几天了,风险太大。
王医生看她这般笃定且坦然,不像一般人犹犹豫豫又压着自己生存的欲望,好像被道德束缚着,她的坦然并不让人反感。
王医生犹豫了下,想要说些什么,却见姜曳主动道:“我觉得,我或许可以走个捷径毕竟也许有现成的抗生素可以用。”
什么?!!
王医生挑眉。
刘信是警方的领头人,但现在最有话语权的是市里研究所来的负责人张老跟兵连那边的秦连长。
两人一文一武,用最高的效率稳住了杨家村的情况,把感染者都封禁起来,控制感染,又联系......
“其实情况还是很不乐观,研究所那边的结果是试验苗有效,但要产出还要两天,等运送过来也得三天,这还排除了真人临床后的反应观察时间...”
大概率要四天多。
但看现在一些感染着发烧的情况,很快就会进入恶心呕吐眩晕乃至淋巴结肿痛、出血以及肺部炎症等严重情况,最后死亡。
也就几天的事。
所以大概率现在杨家村的387个感染者要死大半,这还不包括在他们赶来之前杨家村的隐形感染者外出后造成的感染隐患。
其他村,整个镇,甚至整个市现在都是红色危险区。
刘信:“经过我们查问,以及几位警员的描述,在我们赶到的10个小时之前,有一批关押在地下室的女工,数量大概20人左右,已经过杨家的运输车运了出去,她们长期关押在卫生条件不好的牢房中,感染率极高,等于是病源库,但杨振等人被水淹死了,其余人虽然是帮凶,却不知道机密,也说不出她们被送到了哪里。”
张老:“还有老鼠....水闸排水,老鼠被卷出去了,有些老鼠死在闸口,排水连着外面的下河...就算现在已经通知附近百姓不要食用这些水源,可还是来不及了。”
这简直就是叠满的BUFF,总有漏网之鱼,而传染病最怕这种漏网之鱼,近期没有有效的疫苗跟抗生素,他们把杨家村控制住了也没用。
关于鼠疫,现在医学界还没有研究出相关的特效药。
不过几天的疫苗应该还等得起,困难在于眼前这些感染者。
三百多条人命呢。
平常一个地方死个把人都得上新闻,这一下子死这么多人,加上原先杨家的人口买卖,简直是超级重大事故。
本市所有官方部门尤其是政府跟警方都有极大的责任,而研究所这边也有卫生防护不当的责任当地人的卫生习惯很差,特别差,小孩子都还能热衷于抓老鼠吃,家长竟然还不以为意。
这属于宣传不到位。
80年代了,不是建国初期前后,有事了就得追究责任。
秦连长也知道问题严重性,三人商讨如何尽全力把后果挽回修补的时候,王医生来了。
张老对王医生十分看重,看她脸色,主动询问情况,王医生这两天出入都穿着防护服,刘信等人还不知道她长啥样,只知道特别年轻。
医学这一行年纪轻还做到这个职位的,十有八九是那啥。
他们骨子里还以为是某个背景深的年轻人,所以也谈不上多看重,但王医生一进来就说:“那位姜曳小姐说她有80%的信心确定杨家藏有抗生素,现成的。”
什么!
三人齐齐震惊。
第34章 蠢货
张老连连询问, 但王医生是中间人,问她还不如问姜曳。
于是很快姜曳被带到临时隔离室,隔着窗口跟几人对话。
姜曳早就等着他们了, 不用他们问就主动反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升麻鳖甲汤吗?”
其余两人不必说, 许老跟王医生都是一怔, 因为他们都是西医,虽然对中医也有所了解, 但对这个并不熟悉, 但许老觉得自己隐约在哪见过。
秦连长;“是老鳖汤?炖王八的吗?”
许老瞪眼:“别胡说,应该是中药里面治邪毒的, 我好像在中医科的老朋友那听说过这个名,清末光绪甲午年的事情, 当时高温不降,广州那边发过一次鼠疫,医生都不知道鼠疫发病的详情,但因为鼠疫患者常有淋巴结肿大,所以那会鼠疫又被称为“核疫”, 用了各种方法效果治疗,结果都不佳,死亡率骇人, 一月多间就死了好几万人。”
姜曳:“没错, 后来广州太平局十全堂医席的三位名医觉得这种病跟《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相类似,经过研究讨论后,跟《金匮要略》中经方, 拟定了「升麻鳖甲汤」为治疗主方, 其实对中药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升麻能解百毒, 辟瘟疫, 为方中主药,而且必须重用,而在中医里面“用麻”是一种很玄的技巧,非重病不可重用,过量会死人,但因为疫情紧迫,乱情用重典,最后成功解了疫情。”
“当然了,西医重时效,针对疫情,往往使用各种抗生素这类特效药最为有效,但当前特效药还未做出来,时间来不及,已是我们最佳的选择更是杨家的最佳选择吧。”
“毕竟他们可没有做特效药的医学水平。”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姜曳的意思。
杨家人早知道鼠疫?或者说,杨家人里面有人知道鼠疫,且做了准备。
姜曳没有对此肯定,继续道:“我之前在那小房间的储藏室里面看到了不少药材,一开始是以为杨家这样的老家族囤来家用,或者拿来治疗女工可能染有一些常见疾病的,比如发烧皮疹消炎体虚等等,但后来发现都不是,其中天麻的量最多,始作俑者都这么配药囤药,说明它大概率是有效的,至于药方配比,因为我从小恶心老鼠,对鼠疫一项深刻,所以对药方内容大概记得一些,要不你们带人下去,如果没有懂中药的,我跟着指导下,早点抓药早点熬我想早点喝药。”
这么上赶着喝药的人是第一次见,正说明人家惜命啊,如此积极向上绝不摆烂,堪称最佳公民之楷模。
许老对姜曳如此能耐大喜过望,连连赞赏姜曳,一边神速做了安排。
本身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杨家是要彻查,可感染的人太多,不是人人都乖巧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