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材料又从潞州城运过来,看着堆满屋子的材料,纪炀只轻笑了声:“还真是下了血本。”
看来那些人是真的不想让他回去。
纪炀面上如常,只是还按以前的顺序放到宅子里,王家汉子则郑重地锁上放材料的屋子大门,跟纪炀承诺道:“知县大人,小的一定帮您看管好这些东西。”
他若是带着一家出去住,花费肯定不小,也不如经年累月住惯的房子方便。
这样的恩情,他永生难忘。
纪炀摆摆手笑道:“小事。”
“对您是小事,但对小的一家实在是大事。”王家汉子瞧着便是个犟脾气的,但也是这样才能撑起一家病弱的生活吧。
材料放好,纪炀刚要离开,就见送材料的牛车车夫往他这边探头探脑的。
小厮平安见此,立刻上前问话,等他回来的时候,手上竟然拿着一份信件。
而这信件让向来沉默的平安脸上都带着诧异。
纪炀低头一看,怪不得小厮这幅表情。
这信封上赫然写着林家的名讳。
要问林家是谁?
自然是原身的未婚妻家啊!
纪炀早知道原身是有娃娃亲的,可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这会看到信件,只觉得如同烫手山芋一般。
等会,这林家不会是来退亲的吧?
要是这样的,似乎也不错?
纪炀并未在外面就拆开信件,而是回了住处之后这才拆开信封。
只见里面的字迹自带风骨,内容却跟下笔一样利落。
看完之后,纪炀才是真的略略慌张。
不会吧?
林家,林家嫡长子,也就是他的“大舅兄”不日要来扶江县?!
具体什么时候也没说,只讲他身上差事办完,回汴京的途中正好路过潞州,顺便来扶江县看看他?
虽然知道自己绝对不会跟林家三姑娘成亲,但这种场合怎么想怎么尴尬。
放下信件后,纪炀无奈,要不然趁此机会,同林家说清楚。
反正以他的名声,林家应该也不舍得把女儿嫁过来,他十一月份满十七,那位林家三姑娘好像也快十六,按理说都是要婚嫁的年纪。
不如早早说清楚,也好了了这桩心事。
纪炀下定决心,反而不愁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去看看那六家种下的芥菜长得怎么样。
前几日去看的时候,只觉得芥菜看起来绿的鲜亮,这种颜色一看就是营养极好,再过一阵,也就能摘下食用。
他来扶江县办的第一件差事,一定要做的漂亮才是。
第10章
虽然说着要把林家的事抛到脑后,但纪炀还是让在南边荒地修池子的县尉等人注意一下,若是有马车或者陌生人骑马从南边官道过来,一定要派人来报。
县尉凌俊鹏好奇道:“是谁要过来?还没见过知县大人您这么郑重其事。”
他们跟知县大人接触一两个月时间,也算稍稍了解些纪炀的脾性,平时惯是好说话的,但心思拿得稳,明明只有十六七岁,可做事沉稳得很。
做出来化肥这种厉害东西之后,大家更是敬佩。
还从未见过知县大人如此表情。
纪炀无奈笑道:“都是以前的事。”
准确说是原身的事。
林家其实从林家曾祖父一辈才发迹,一家四代三进士。
曾祖父是探花郎,祖父是状元,父辈为当朝进士,如今的下一辈也在用功读书,登榜指日可待。
这样的门户在汴京算不得特别有底蕴,可如今林家祖父在朝中做大学士,那就很不同了。
一个是当朝权势鼎盛大学士的嫡孙女,另一个则是伯爵府的弃子,更是买官来做。
跟正统出身的清流人家自然差得远。
不过定亲之时,那会原身生母还在,作为侯爷的祖父也在世,反而是林家祖父未当什么大官。
所以这桩娃娃亲定下之时,还有人说林家三姑娘是高嫁。
毕竟那会原身还是侯府嫡长孙,身份自然不同。
可如今光阴莫测,原身祖父没了,爵位并不世袭,家中父辈又无甚功绩,侯府变成了伯爵府。
要说伯爵府嫡长子跟大学士孙女,其实也还行。
两者比起来,一时说不清哪家更好些。
势利眼一点的,肯定觉得爵位实在,脑子清楚的,更看重林家这种清流又有实权的人家。林家老爹虽一般,但林家五姑娘的嫡亲大哥,却人人夸赞,所以前面说他登榜不是空话。
可抛开乱七八糟的不谈,只说纪炀本身,在林家眼里,绝对不是良配。
他的名声自不用说,又那么容易被骗到穷乡僻壤毫无出路的地方当知县,眼瞅着能力不够,脑子也不够。
这样的人,哪家心疼女儿的愿意把他嫁过来?
依照纪炀自己看,他要是有女儿,也不会嫁给这种人啊。
就算不要脸面也要把亲事退了,倒不是说身份地位如何,只是看起来就不靠谱。
所以如果林家大公子此次过来是退亲,他肯定十分利落地把事办了,绝对不拖泥带水。
这样对两家都好。
心里有了决意,纪炀也就平和了,反正就这样了,还能怎么着,他这边还有一大堆事呢。
如果说之前知道肥料厉害的人是少数,随着六家的芥菜慢慢长成,知道的人绝对成了大多数。
谁让他们六家的菜特别突出,同样的菜,就是比别家的高,别家的旺,好像水分都更足些。
其中一家甚至种了片没有用肥料的来对比。
那对比可太惨烈了。
用了肥料的比没用肥料的生生高出小臂那样长,芥菜的叶子也是十分宽阔。
同样一株植物,产量要比其他植物要高,也就意味着家里今年的口粮又多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哪家农人不兴奋?
多一点点食物,就意味着在冬日时日子好过一些。
现在还只是菜地,若用到麦子跟水稻上呢?
想到这,半个扶江县百姓都坐不住。
甚至连最偏远的上集村,凌家湖的村民都过来了,就是为了看一看六家种下的菜地。
他们有生之年,也没见过长势这样好的芥菜啊。
一颗顶别人两颗。
越到收获的时候,扶江县百姓越兴奋,瞧着那块菜地,心里满满都是收获得喜悦。
唯独其中的马同峰有些皱眉。
因为他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这菜好像成熟期提前了,原本要五十天左右才能成熟的菜,因为营养充足,竟然在四十二天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成熟期。
若是再不摘叶子,那叶子就老了!不能吃了!
等马同峰把这消息连忙告诉纪炀的时候,纪炀并未不慌张,他有想过会缩短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