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在三两银子左右,大的则在八两,其实价格都差不多,卖牛的这么说是让买家们高兴高兴。
纪炀见玉县丞已经登记好,心里默默估算了下,不加上还要去隔壁县买牛的人家。
他们扶江县现在一共五头小牛,七头成年牛。
小牛先不算,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干活,七头成年牛平均到每户,那也是四十五户一头牛。
远低于十户一头牛。
想到刚刚他们说,隔壁县平均三户一头牛,听着就让人羡慕到流口水。
不过等到明年小牛长成,扶江县的耕牛情况会好点。
这么看来,耕牛跟不上,其他农具同样跟不上,怪不得他们扶江县荒地那样多。
纪炀看着卖牛的人去休息,点了其中两个人,让他们休息之后来衙门找他。
这话一出,卖牛一行人哪敢走,特别是那两个立刻道:“知县老爷,您有什么吩咐的吗?”
牛贩们面面相觑,两个同行卖牛也给税钱了,好像也没冒犯到这位官老爷吧。
玉县丞见他们会错意,开口道:“你们先去吃饭即可,我们知县大人很随和,只是问几句话。”
话虽这样讲,这两个卖牛的还是不敢走,大多官老爷都怪得很,稍有不顺心,哪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倒是其他人赶紧走开,生怕有什么倒霉事缠上他们,这两个同行可真倒霉。
纪炀见此只能道:“那就先来说事吧。”
纪炀给平安使了个眼色,平安立刻去寻玉县丞的娘子,让她帮忙做顿饭,等谈完事让两个牛贩吃。
其实纪炀说的也简单,那就是衙门也要买牛,只是这价格能不能往下压一压?
两个牛贩一时愣住。
搞半天,您是要买牛啊!
您早说啊!吓得我们这一身冷汗。
纪炀笑:“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说着让牛贩们坐下,继续道:“我准备买十五头大牛,十五头小牛犊。若这样买的话,价格大概多少。”
十五头大牛?十五头小牛?!
牛贩再次愣住,这是,这是要跟官府做买卖了?
他们两个?
为什么啊?
纪炀笑:“方才你们卖牛的时候,态度不错,出的价也算合理,不是个偷奸耍滑的,对耕牛也颇有研究。既如此,把这事交给你们,自然不算什么。”
这下两个牛贩反应过来。
这位知县大人竟是一直在观察他们这群人,从这群人里选中他们两个!
根本不是倒霉事啊!
而是大好事!
可以把耕牛卖给衙门!这不就跟官府搭上关系了?
其中一个赶紧道:“小的对养牛的农户们都熟悉,一定能找到最健康的耕牛。”
另一个也接话:“对,隔壁县不少耕牛都生了小牛犊,现在买最合适了。”
“那边还有从潞州运来的黄牛,最适合耕田用。”
纪炀点头:“你们有门路就好,只要能买来合适的耕牛,银钱不会少你们的。”
两人激动万分,谁能想到本本分分做事,就谈了个大生意!
跟着去隔壁县买耕牛的三江村百姓和玉家湖百姓更没想到,他们同行的牛贩又跟他们一起回扶江县了。
而且赶了三十多头牛过来!
那场面实在壮观,也实在让人想流口水。
这倒不是馋的,谁会舍得吃耕牛,只是觉得如此庞大的耕牛队伍,就是数不清的银钱,数不清的耕地!
他们这几户在扶江县的时候没买成,去了隔壁县也只买了两头小牛犊,今年也用不成。
没办法,耕牛太贵,他们怎么看都觉得不合适。
年老点的牛买了不合算,青壮年耕牛价格又离谱。
没买到合心意的耕牛,再看看人家这三十多头里,有一半都是极好的成年牛,这会能不艳羡吗。
那几家乡亲忍不住问:“你们不是去过扶江县吗?怎么还去?这样多的耕牛,我们扶江县的人也买不起啊。”
该买的都已经买过了,哪有闲钱再花销?
难不成是凌家湖的人?
凌家湖可算发财了。
玉家湖的人酸溜溜道:“我们跟凌家湖都是扶江县东的村子,原本算是扶江县条件最好的两个村。”
“可人家有知县大人指点,可把我们甩出一条街喽。”
说到知县的人,那两个牛贩才神秘兮兮道:“这就是你们知县大人买的。”
“不对,应该说给你们扶江县买的。”
给扶江县?!
这几户百姓对视一眼,从中看出震惊,然后是狂喜。
今年春耕,他们应该有耕牛可用了?!
这还没到春天呢!怎么就有这么多好事?!
耕牛!这可是耕牛!
那两个牛贩见他们如此高兴,又笑眯眯道:“岂止是耕牛,你们知县大人还定了不少农具,不日就会送来。”
“他那话怎么说来这?”
“一切为了春耕。”
“对!一切为了春耕!”
什么化肥,什么耕牛,什么农具。
目的只有一个!做好春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大家田地的产量!
让大家填饱肚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扶江县衙门玉县丞欲哭无泪。
没钱了,衙门又没钱了!
他们知县大人很能挣钱,同样也很能花钱啊!
纪炀拍拍他肩膀:“青莲居士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钱,咱们还能挣!你说对吧?”
对什么对!
账册上只剩五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这点银子,让他这个管账目的心很痛!
第29章
玉县丞的心痛在看到三十多头牛的时候一扫而空。
同样兴奋的, 还有几个被喊来挑牛的老农,这几个老农对耕牛十分有研究, 有他们帮官府挑选肯定没问题。
挑出十五头成年耕牛, 再挑出十五头小牛犊。
这就是他们扶江县的东西了!
几个老农步伐稳健,眼里带着光彩。
“这头好啊,看这牙齿。”
“这蹄子多有力。”
“好气派的小牛犊, 就它了!”
他们这辈子也没这样“财大气粗过”啊!
仗着自己县城府衙的势,竟然挑耕牛挑到眼花!
纪炀也不阻拦,他顶多能看出牛的精神头, 怎么挑选,还是要看专业的人。
闻讯而来的扶江县百姓, 几乎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一人一个问题。
“这真是咱们扶江县的?”
“春耕的时候, 俺们能借吗?”
“租一天多少钱啊。”
“真羡慕啊, 明年我家也要买。”
“这么大的个头, 比前几日拉来的牛都要好。”
两个牛贩下意识点头,这是自然, 能跟官府做生意,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