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的用心跟能力。
九月二十六桥梁修好,他们也彻底休息,准备在十月初九回乡。
余下的工钱,自然是衙门来结。
嵇巡还夸纪炀他们结账十分利落,纪炀却挑眉笑:“如今正是有钱的时候。”
鲍家拿不下的家当,以及刘家被抄家,黑店全都抄底。
足以让太新县库房满满当当。
等于说,这两家就算覆灭了,也还是要出修桥的钱。
嵇巡对纪炀自然万般佩服,纪炀笑道:“后日是我家夫人生辰,我准备在院子里做些炙羊肉,到时候一起来?”
嵇巡拱手感谢,又道:“纪大人夫妇感情真好。”
感情真好?
纪炀想想,自从到太新县,一刻都没停,哪有时间培养感情。
并肩作战的情谊倒是浓厚。
林五姑娘跟其他女子并不一样,她自幼生在风气开放些的扬州乡下,本性也是活泼可爱。
虽说在汴京拘了几年时光,可她敏锐跟聪慧却格外明显。
这次惩治豪强,自己忙碌得厉害,五姑娘也能迅速找准位置,根本不用自己多管。
她是在不论在什么环境,都能奋发向上,找到出路的人。
说是愈发欣赏,也不为过。
纪炀回到五斗院,此时的院子已经空出来不少。
随着三家余党清缴,玉县丞,凌县尉,韩潇等人,都有了自己的院子。
现在是五斗院,只住着纪炀林婉芸,还有两个小孩,以及几个仆从。
十月的天气很适合在外面写字,五姑娘正带着江云中,江白鹤两个孩子练字,她自己则在读医经,手边还有翻晒的药材。
见纪炀回来,三人齐齐抬头,又是同样的笑脸。
纪炀看着,目光停在五姑娘手边,跟着她一起翻捡药材。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
五斗院里享受难得的静谧时光。
衙门里面人来人往,如今十五个捕快,十个小吏,下面村长,大保长,保长分工明确。
所有事情都有条理。
跟去年刚来的时候,简直判若两个地方。
算起来,还不到一年时间。
等明年的牧草种上,牧场好好经营,太新县会更加不同。
但只有他这里好,自然不够。
西边今安县豪强是抑住了,可盐矿还在更大的豪强手中。
东边文饶县赵知县正在努力,估计很快会有消息。
除开他们三个地方,灌江府还有十二个县,其中十个县跟他有联系,还有两个则是灌江城附近的县城。
估计被灌江城的人牢牢把握,那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不过纪炀心态倒还平稳,他这边的成功,总会影响其他地方。
等到时机成熟,不需要多做什么。
随后几天,其他县陆陆续续来消息,有些是报告好消息,有些是想请纪炀出主意。
一时间,太新县反而成了灌江府隐形的势力之一。
那些跟纪炀联络,着手治理县城的官吏,自然站在纪炀这边,而那些保守的,还在吃好处的其他官员,则是另一派。
灌江府新旧两股势力已经隐隐有些对立的倾向。
纪炀这边,有汴京为靠山,林家,梁王都能为他所用。
更有一批锐气,一心为民的官吏。
而老派那边,多是当地豪强,把持土地,鱼肉乡里,势力盘根错节。
纪炀他们手中最大的底牌也不是什么汴京,那里太远了。
最实际的,还是百姓。
百姓是他们新派官员最大的依仗。
如今两股势力在灌江府各地都在交手。
灌江城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纪炀在灌江府这个棋盘上,已经成了操盘手,他无形的影响力,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
至于谁会胜出,时间会给答案。
灌江府这边的事,已经经由层层密报送到汴京。
汴京皇帝重视的事情,下面人自然也不例外。
毕竟送人送封赏,足以让人多看几眼。
等到送封赏的队伍回到汴京,这里的事自然原原本本又说给皇帝听。
皇帝微微点头,表情明显非常满意。
不错,不仅本地的事情解决,两个关口重新收到手中。
还带着旁边的同僚一起。
就连梁王的人也不计前嫌帮忙。
这种胸襟,已经远超许多人了。
当时也算没看错他。
其他还好,关口的走私被他制止,更把通敌卖国的人户尽数斩首,已经帮承平国挽回许多损失。
皇帝笑道:“怎么?他还帮自己娘子讨要扬州的特产?”
内官装作无奈:“是啊,这纪知县可真不一般。”
皇帝挥挥手:“那就赏,都是小事。”
等看到内官秘密带来的文书,见上面对牧场养马种牧草的计划之后。
皇帝终于明白,纪炀很明确知道自己的意思。
甚至比他想的更要聪明。
边关那些东西,是该捡起来了。
灌江府太新县那边刚赏过,皇帝又赏,还让人去准备纪炀娘子小时候所在扬州的物件。
这种恩赏,让不少人都侧目。
林家更因此事,显得无比荣耀。
那可是他家女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林大学士也罕见有些笑意。
有林家在,纪炀如今的名声可比之前好多了。
连他带来的羊肉都比别的地方好吃些。
不论伯爵府内里怎么传出消息,但看在林家的面子,还有林大学士的脸色,没人敢多说什么。
而且纪炀做的政绩,那都是实打实的。
不用添油加醋,原原本本讲出来已经足够让各家心里改变想法。
纪炀的名声,在这一年突然好了起来。
任凭伯爵府那边费尽口舌。
也没人再说二话。
自然有人讲,纪炀幸好有个好岳家。
其实岳家本身也心虚。
当初的退亲,其实他们就已经不安,但后来纪炀亲自登门提亲,还说要完成亡母遗愿,要跟林家姑娘结亲。
林家都以为他来找茬的。
好在林大学士反应过来,当初定下的亲事,也只说林家姑娘,并未指某一个。
五姑娘也是林家姑娘,这事自然成了。
之前也有人说,五姑娘跟着过去只怕要吃苦。
现在瞧瞧,跟了个青年才俊有什么不好。
林家心里有亏,自然对纪炀更加好。
如今的名声只是一部分。
纪炀帮定江关吴金川挣封赏的时候,林家出力不少,这才有了那样体面的封赏,直接解决许多阻力。
但如今在林家人嘴里,都是他们五姑爷厉害,林家?不用林家,人家自己都能成的。
汴京里面,纪炀的名声依旧响亮,但这次的响亮显然换了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