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3
回去,也懒得去涮奶瓶了,爬到床上继续睡。
然后听到小琅轻轻咳嗽了两声。
他告诉秦歌,“她好像有些感冒了。”
秦歌‘嗯’了一声,“可能昨天在小区里跟小朋友玩,跑热了自己把衣服解开了的缘故。等她睡醒了再说——”
八点的样子,小琅正式睡醒了。
傅宸也起来了,洗漱出来被秦歌使唤带着小琅去洗漱。
秦歌自己则去找了个星巴克的杯子出来,又拿出了感冒冲剂。
她刚给小琅换了纸尿裤,用过的叠起来粘好丢到垃圾桶里。
傅宸以前也不是没给小琅洗漱过。看秦歌预备去兑感冒冲剂,便把小琅带去盥洗室。
有个折叠的、三阶的梯子可以摆在盥洗台前。
小琅熟门熟路的就自己站了上去,张开嘴巴。
傅宸用专用小牙刷帮她刷牙,舌苔的奶渍也刷了刷。
然后再用一次性面巾纸给洗脸。
再抱去餐桌椅里坐好,准备吃早饭。
秦歌直接给准备的一冲就可以吃的婴儿营养粥。
这是给出门旅游带娃的人准备的。
保姆不在她懒得做,带了不少。
之前就冲好了,现在温度正好。
小琅大口大口的吃了。
秦歌比了比拇指,“小琅吃饭棒棒哒,今天早上奖励你喝一杯咖啡。”
惊喜来得太突然了!
小琅脸上表情非常生动。
她经常看到妈妈喝咖啡,但是闹了几回都不给她喝。
秦歌把用星巴克杯子装着的感冒冲剂拿过来,很有仪式感的摆放在小琅面前,“请——”
小琅认得这个杯子,装咖啡的。
傅宸就看着她扶着杯子、就着吸管喝了一口,脸上很是满意的样子。
他把头转开笑了一下。长大了发现咖啡不是童年的味道咋整?
等到了底楼,小琅乐呵呵的告诉外婆,“我喝,咖啡了,甜哒。”
陈老师听到她咳嗽了两声反应过来,感冒冲剂吧。咖啡怎么可能是甜的?
“嗯,外婆几十岁了才头回喝到咖啡。小琅好幸运!小歌,你让晓月不用做早饭,那早饭吃什么?”
秦歌道:“难得回来一趟,去老街上吃豆腐佬再加一碗牛肉面。”
呼啦啦的一群人就往老街上走。
走到小区门口,晓月忽然朝秦歌靠近了一点。
秦歌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有个同她有点像的小伙子正在对面屋檐下朝这边张望。
“你弟啊?”
“嗯,肯定是想等我落单。”
这个小区的门卫形同虚设。晓月他弟昨晚和今早没敢进来肯定是忌惮秦歌带的保镖。
另外,晓月家肯定也不敢轻易得罪秦歌。
“这是你的家事,我也不好过多插手。不过,花映寒的经验、教训你也是看到了的。走吧,他不敢过来。”
晓月她弟看到了挺着急的,他确实是来等晓月落单的。
本来以为她会自己上街去买菜。
昨晚他就来过,但晓月一直没出来。
再不把她叫回去商量,她又要跟着秦歌去大城市了,甚至还有可能出国。
这还上哪找去?
他急着要办婚事呢。姐姐一直拖着怎么办?
路上傅宸知道了是怎么回事道:“重男轻女的父母,把自己儿子都养得没有担当了。就想着在姐姐、妹妹身上刮层油,自己不会去挣么?”
他也是前段时间才知道原来老家那边还有过一个规矩:家里女儿结婚以前挣的钱都是属于家里的。
跟他说起这个老规矩的族里长辈还理直气壮地道:“家里养她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啊!诗里都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回报不完的!”
自己挣的钱是属于家里的,彩礼就更是了。
给家里哥哥、弟弟成家用,给父母减轻负担。
当时他有些瞠目的问道:“那儿子又怎么报答父母呢?”
“儿子要承担传宗接代的重任,将来要靠儿子打幡摔盆的啊。”
傅宸挑眉,儿子还真好当啊。
“那养老呢?”
“新社会了,当然是儿女一起承担。”
傅宸听了只觉得家里老头子还真不是重男轻女的啊!
秦歌道:“镇上听说十万出头就能买一套不错的了。首付也就三四万嘛。你弟不是进厂了么,好好上班千儿八百还是有的。再加上父母的资助,买一套也不难啊!”
陈老师道:“那有现成的,肯定能从姐姐身上榨出来更好啊。但他们怎么就不为你想想,你卖了房子贴补他们,自己以后怎么办?”
现在燕郊均价过万,蓉城均价也要8500,晓月早就不敢再想买房的事了。
她父母和兄弟就是盯上了她买燕郊的房子赚了三十万,想让她交出来。!
第630章
当初为了杜绝他们盯上她的工资,晓月就说自己在燕郊买房了,还是借的雇主秦歌的钱。
这两年燕郊房价飙升,直接翻倍了。
他们从新闻里看到就动了心思。
却完全不考虑她现在把房子卖了,给弟弟在镇上买一套。以后还买得起不?
他们振振有词的说女的要什么自己的房子?结婚是男方负责买房子。
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政策规定年限内不能卖房,就要她直接过户以赠予的方式给弟弟。
却决口不提她借秦歌姐的钱怎么办?
意思是她还得继续还债,房子则跟她没关系了。
就算他们把债务也接过去又怎样?
白白拿走她三十多万啊!
晓月这几年跟着陈老师这个人民教师生活,又跟着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国外的跑,想法早就变了。
而且还有花映寒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被洗脑要为家里、为弟弟贡献一切的人了。
秦歌也没多说什么,这终归是晓月的家事。要她自己立得起来才行!
走在路上,小琅趴在傅宸肩头,笑眯眯的。
傅宸问她,“还在回味咖啡的味道啊?好喝么?”
“好喝,甜。”
“那你要是表现好,回头爸爸再奖励你喝。”
小琅便亲了傅宸一下,“爸爸,我乖的。”
老街上的面馆开了几十年了,还没秦歌的时候就开上了。
顶多就是那十年断了,但改革开放后就又重新开张了。
陈老师一坐下就道:“老张把店打给你了么?”
门口放调料的人笑道:“阿姨,老张是我爸,我是小张。我爸把面馆传给我了。你们吃点什么?”
陈老师道:“先一人来一碗豆腐脑。然后男的二两面、女的一两。他们有牛肉、脆哨、肉丝三种浇头可以选择,你们要吃什么?”
各人都报了,吃牛肉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