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9


牛逼的人在一起】

【x院的沈xx和李X?我见过沈XX,感觉长相还行,主要气质很好】

【真的假的?他们怎么认识的……】

【你们不知道吗?李x就是因为沈xx和他前女友分手的,他前女友是京都大学的,两人高中就在一起了】

【???】

【劈腿?】

大家都准备吃瓜。不少瓜农拿起了铲子开始敲打瓜田。

学霸们的生活,偶尔需要一点八卦来调剂无处安放的压力。

就在大家讨论得火热的时候,忽然有人开口:

【有人看最新版的《华国文字》了吗?】

【文院举爪,但没看】

《华国文字》是华国唯一的语言类的a类刊物。

【许绿的论文在首版】

【许绿?是大一的那个许绿吗】

【我也是文院的啊,《华国文字》上面登的好像都是教授级别的论文吧,大一怎么可能】

【照片】

(第一作者:许绿,指导人:陈振南)

没人想到,许绿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无声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大家还在讨论学校发生的各种新鲜事情的时候,她默默写了一篇连《华国文字》也觉得好的论文出来。

指导人是陈振南。

──一个随便说句话,古代汉语圈都要抖一抖的大佬。

这之后,许绿总会频繁地收到不同老师发过来的“小小任务”。

陈教授在群里吹嘘许绿,让不少的教授都惦记上了她。

她的论文,确实写得好。

──一个很难找的小众切入点,却写得引人入胜。

此后许绿便会时不时在宿舍度过一段较为孤独的日子。

每次“出关”。

某个A类期刊或者学术网站上,总会出现许绿的名字。

这个过程有些累。

对于陈嘉怡而言,许绿越来越难约了。

而对于燕清大学很多对许绿好奇的人,许绿似乎从不在人多的地方出现。

或者换句话说除了上课,她从不出现在人前。

就好像一块永久使用的海绵,许绿每次接到一个新的“任务”,都会重新将自己浸泡在另一片海域里。

渐渐的,许绿习惯了这种生活。

期末到了,冬天也到了,她的书包里总是装着当天要学完的某一本书或者几本书。

带着一副度数较低的眼镜,围着厚厚的围巾。

坐在老师们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

她好像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谜团,行走在开始变冷的北方。

周围的学子总因为她的专注,感到人生的碌碌。

──时不时的。

等到期末成绩出来的时候,许绿所在的中文班,是所有中文班中平均成绩最好的。

而许绿的考试成绩几乎是满分,虽然请了假,平时成绩拿不到满分,但最后的综合成绩,她依旧在班级前列。

许绿的确很忙。

除了学业,她还在为冬季赛做准备。

抽出来的时间,几乎都在训练营呆着。练习手速和手感,偶尔会抽时间直播,周末有训练赛一般都会参加。

上次赢了vbl是靠出奇制胜,冬季赛她想用绝对的实力碾压他们。

她几乎练了所有的中单。

而且是那种,枯燥的摆弄式练习。

一个人自我控制到极致,是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乐趣的。

“不回去过年?”谢域的声音有些难以置信。

许绿:“嗯,我打算去外地一趟,可能回来的时候是年后。”

“你去哪儿?具体是什么地方,安全么?能不能把话说准了?”

谢域语气有些烦躁。

许绿声音却很平和:“你会知道的。”

冬季赛过后一周便是总决赛,总决赛是在过年期间。

没有时间回海市。

站在全身镜面前,许绿安静地给自己梳着头发。

里面的女孩头发已经漫过肩头,有些卷,带着缎子般的光泽。

只是皮肤有些苍白,是不常出门见阳光的那种白。

这让她看上去有些孱弱。

手机震动了一下,许绿拿起来看了一眼。

陈默:【公司开业定在一周后,你会过来么】

是的,随着“创阁”的壮大,原本的网上办公已经不能满足网站运行的需要了。

因而陈默一伙人在许绿的默认下,注册了公司,找了办公楼,总部就在京都。

与之合伙的,还有一些燕清大学经管院的学生。

第178章 旗开得胜

许绿问了具体的时间。

算了算,并未与海市的行程冲突。

于是她答道:好。

得到肯定答案的陈默却愣了。

本以为许绿不会答应,可……许绿答应了。

那……许绿会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毕竟她除了是创阁的幕后老板之外,还是“绿从天降”这个笔名的持有者。

陈默:【有媒体记者联系我们,说想要过来,你的意思是……】

许绿:【让他们来吧】

过了好一会儿,陈默:【嗯】

创阁刚刚创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创阁不过是个笑话。

是许绿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为创阁带来了第一批数量庞大的用户。

是她定下的的选人方式──宁缺毋滥,不论男频还是女频,一视同仁。

这些作者的加入,很难不说是受到了许绿的影响。

随著作者的作品设置入v章节,创阁开始盈利。

读者的粘性出乎意料的高。

网上找不到创阁作者的盗文,只能看正版。

这样的盈利模式,就好像是一个象牙塔。

──不论是对于在创阁工作的员工,还是对于在创阁写文的作者。

就连读者也有这种感觉。

因为没有例外,所以看正版成为了大家默认的阅读方式。

点进创阁──看个人余额──放心看书,是读者们进入创阁app的流程。

在其他的网站,流程大约是:点看榜单──找感兴趣的文──打开百度搜索。

习惯是件可怕的事情。

久而久之,盗文网站懒得盗创阁的文了。

而读者们也懒得搜索盗文。

随着创阁的员工逐渐增多,编辑部、网站测试运营部、盗文管控部……各个部门也逐渐有了雏形。

每个部门的工作量都随著作者和读者的迅速增加而暴涨,唯独盗文管控部任务越来越轻松。

部门群日常交流大约是:新闻、游戏、茶。

偶尔有个新的盗文网站不知好歹过来招惹他们,他们才开始玩起猫抓老鼠的游戏。

一切都如此井然有序。

而在外界看来:创阁内部必然存在尚未被发现的隐患。

毕竟绿从天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