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说道:“此人学得颇深,听闻以前住在北边,跟传教士稍微打过交道。”
她低头看了看,确实这人对三角测算十分擅长,也相当喜欢,打算深入学习这个。
能学到几何这个地步,学习进度确实相当不错了。
后边几个都停留在方程上面,这样就跟最前面这位同学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康熙就道:“朕之前不是说想要测量土地,绘制地图,所以打算让他们往几何方面多学习一些,才能用上。”
顾凝宸深以为然,毕竟测绘包括了三角测量、梯形投影等等,擅长几何才能把地图测绘得更为具体和详尽。
看来虽然之前建学院是她建议的,其实康熙心里早就有想法了。
康熙看着怀里人就说道:“朕虽说有这个念头,却比较模糊,还是凝宸提醒后才决定建学院招揽人才。”
“就跟你说的一样,咱们的人才不比西洋人差。那些传教士的算数能学得好,咱们的人也可以!”
顾凝宸笑着点头,两人又看了一会,心得写的大同小异。
可能擅长理科的人,在文科上一般都不会特别好。
而且他们也不爱长篇大论,喜欢直奔主题。
这一点康熙就很喜欢,要是心得上面大片辞藻是夸赞自己,或者夸赞学院,又或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他肯定得立刻退回去,让人重新写一遍!
顾凝宸忽然注意到康熙手边画的一张图,顺着她的视线,康熙就把画的那张纸挪了过来,解释道:“云贵的盐井开春后才重开,发现不少问题。表面的井盐已经被挖尽了,需要往下挖。”
“井盐底下不是盐,而是卤水,得捞上来后熬煮很久才能变成盐。所以得尽快,那边的盐撑不了太久,时间长了,从周边调一些过去也不妥,容易引发周边的盐价攀升。”
所以他就想到人力实在太慢了,不如用简单的机械。
毕竟之前制糖机就相当顺利,榨糖比人力的时间要长,也更稳定安全还迅速。
康熙就想着盐井也可以通过机器加快速度挖掘,顾凝宸看了一眼就问道:“皇上是打算用这个锥器向下深入,盐井旁边搭上架子,用绳索拉高这个锥器再重重落下,钻进更深的地下是吗?”
这利用的是地球重力,把锥器拉高,再放松,因为周围有绳索固定了滑下的方向,都不必担心锥器会戳不准地方。
尤其因为绳索的长度是固定的,这个锥器还能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戳,这就能增加效率了。
如果换做人来的话,很难在同一个点上反复作业。
康熙就知道,不必他多解释,顾凝宸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于是笑着点头道:“不错,朕有这个打算,只觉得这上面少了点什么……”
顾凝宸想了一会,指着锥器说道:“皇上,这里要是增加重量,从高处落下的时候能更重,就能戳得更深了。”
就跟乒乓球一样,虽然它本身很轻,连三克都没有。
但是一颗乒乓球在高处落下,地球引力让它加速,重力转化为动力。
如果从三十楼左右落下的话,那么最高速能有三十米每秒,最低速度也有九米每秒,能把人砸个头破血流,甚至更严重。
所以增加锥器的重量,等于是增加重力,也加快了它下降的速度,就能凿得更深。
这时候对地球引力、重力等力学还不够系统,康熙只能模模糊糊感觉到问题,具体究竟是什么,被顾凝宸这么一提醒,立刻就能明白。
他微微颔首道:“增加锥器的重量,上下差不多,就能集中向下的力度。”
顾凝宸点头,如果只增加最下面这个锥头的重量,就是脚重头轻,下落的时候很容易晃动。
如果上下的重量很相近,那么就能垂直落下,而且误差小,几乎会落在同一个地方,就更有效率了。
康熙换了一张纸重新画了锥器,盐井周围的底盘架子用的是三角形,这是最稳定的形状,不必担心架子会晃动。
锥器上边挂着绳索,沿着架子落在另外一头,用的是杠杆原理。
另一边的人能用很小的力气拉起锥器,然后再重重落下去。
康熙手里的铅笔却停了一下,很快又换了一张白纸,画了一个圆盘。
他指着圆盘问顾凝宸道:“你说绳索圈在上面,圆盘转动的时候就能把绳索收紧,将锥器拉起来。等圆盘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动,绳索就能落下去。”
这样一来,就不必人手去拉绳索了。
康熙是从之前的机器上得到启发,这样省了不少人力。
而且机器是不会疲倦的,就能从早到晚不停工作,都不需要休息,效率自然更高,挖得也更快了。
他们如今缺的就是时间,需要尽快把盐井挖得更深。
有这个圆盘的机器在,就能加快速度。
顾凝宸惊叹康熙对器械制造的天赋,如今差的就是圆盘的动力问题。
圆盘要一会顺时针,一会又要逆时针转动,那么转多少停下,就需要有个机关来限制了。
两人窝在英华殿里不停商量和修改,等窗外天色暗了下来,才改出了大致的轮廓。
顾凝宸想着如今没有智能机器,无法让圆盘自己动,机关限制了它转动的范围,却很难让它拐回来。
康熙却灵机一动,在旁边做了另外一个机关。
在圆盘顺时针转动到一定的方向,就会触动机关,然后左边会有一个钩子把圆盘重新拉回去原来的位置。
等拉到位置后又会触动机关,让钩子放开,圆盘又能顺时针转动到之前的地方。
可以说这一来一回,圆盘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顾凝宸还停留在比较复杂的机关模式,康熙三两下就想了个简单的方法。
转动之后怎么回来,拉回来就行了!
她看着手里的图纸,对康熙简直佩服极了。
果真有时候一件事原本是不复杂的,只是人想得复杂了,反而无法用最简单的法子去解决。
解决掉机关的问题,这个挖盐机器就彻底完成了。
康熙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他以前自己琢磨,有时候卡在一些小地方过不去,就会特别烦躁。
有时候需要想好几天,甚至半个月一个月才可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如今他稍微思索卡顿的时候,顾凝宸就会适时提醒,让自己有所松动,很快就能想到解决办法来。
两人互相配合,说是事半功倍都算少了。
如果让康熙独自琢磨这个挖盐机器,只怕没半个月是不可能,甚至还要更长的时间。
这会儿就解决了,他拿着图纸又仔细查看了一番,没什么问题,就放进密折里,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去云贵那边给施世纶,在当地立刻建造这个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