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娈童……”

“娈……?”陆知杭先是一怔,半响没反应过来娈童是什么,等明白过来了,才知晓陆昭为何哭着鼻子也要让自己买他,不由心疼的摸了摸他刚洗过微干的长发。

待陆昭去了前堂搭手,陆知杭独自一人回了屋子,翻看手中的书卷,回想他人的遭遇,忽地为自己未卜的前途感到些许迷茫,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不论身在哪一个阶层,都有数不清的烦忧,而他只能顺势而上,尽量不要当那任人蹉跎的角色,陆知杭无时无刻不在明白着,科举对他这种底层老百姓的重要性,他为了脱离当前的阶层,每日挑灯夜读,唯有比他人更刻苦,才能脱颖而出,自己本就在先天上有了优势,切不可怠慢。

说来,也是搬到了长淮县他才发现,原本在二十一世纪记忆力极好的他,到了晏国竟有了过目不忘之能,也不知是不是陆止赋予他的能力。陆知杭之所以这么晚发现,也是因为他屋内的书籍都是陆止翻阅过无数遍的,能倒背如流他只当是原身的记忆足够深刻,到了长淮县有闲钱买新书,自己看过一遍后才后知后觉,居然都记得分毫不差。

将近一个月的练习下,陆知杭的字在他这个年龄段写得也算不错了,当然,和原身比起来就差了不少,但也能拿的出手,只是会被说一句平平无奇,中规中矩罢了,此时距离院试开始还有七日左右的时间,他自启蒙起就是他爹陆淮教的书,知杭这个字还是他爹临终前取的,未曾去上过私塾,自然没有同学可以一起联保,联系了那在张家村的老童生才搭了人家的便车凑够五人,认保的人也是那老童生找的,从少年到暮年,年年参考,却一次未中,说来也心酸。

陆知杭挑灯至深夜,双眼看书看得有些累了,一旁伴读的陆昭早早就趴在桌案上睡死了过去。他放下书卷,双手轻柔匀速的在眼周轻按,做起了眼保健操。说来,自上了初中,陆知杭就没再做过,可这古代近视了也没眼镜给你戴,他时常用眼过度,只能用此法来缓解,高考的时候专业报的临床医学,还是八年本硕博连读,好不容易进了医院,刚能跟在老师身边做手术,又一命呜呼到了古代,继续埋头读书。

盖因是院试快到了,长淮县的学子比之往日要多了不少,大街上随意溜达一圈就能看到满口之乎者也的男子,要不是这店铺太小,陆知杭恨不得开个客栈,趁机捞上一笔,不过他没赚到学子们留宿的钱,倒是赚了不少豆腐钱。

院试将近,张氏比陆知杭这个赶考的人还要急躁,千叮咛万嘱咐,成天念叨着要准备些什么,还自行发明了豆腐干,能放置多几天,说是到时给他带进去吃,吃得好才有精力考试不是?而陆知杭除了埋头苦读,做最后的冲刺,也没心思管身外事,可惜这次院试在原著中没过多的提及,不然他还能提前压压题,万幸的是这次主考的学政喜好他倒是清楚,谁让这位学政大人主持院试的时间和女主巧计救尚书的剧情相近,就顺嘴提了一句。

院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在无意外的情况下最晚七天的时间能出案,在县里的告示牌上张贴名词,广为告知,榜上有名的便可称为“生员”、“秀才”,算是有了功名,勉强迈入士大夫的阶层,除了免除徭役,见官不跪等特权,也不能随意的对他用刑。不过就是成了秀才,也是分等级的,院试名次靠前的是禀生,届时每月会有一两银子的例钱,每日堪堪够两人吃饱的白米,次一点就是增生,银子和白米都无,再次就是附生了。

陆知杭通过重重险阻才终于在衙役的审查中进了号舍,放好自己被掀得七零八落的篮子,端坐在那闭目养神。这既算他第一次参加科举,也不算是,不过记忆终归是记忆,来到这窄小的号舍,除了莫名的熟悉感,他仍是接受不了这艰辛的环境,好在没分到臭号。

哐哐哐——

衙役敲了敲锣鼓,示意考试时间已到,于是便有人陆续发下了十几张整洁的宣纸和此次科举的试卷,庄重压抑的气氛让陆知杭难得紧张了起来,他对自己的水平认知不算精确,要是原身来考,名列前茅当之无愧,他自己却是赶鸭子上架的,收到卷子,陆知杭深吸了口气,摊开就细细地端详了手里的卷子。

第13章

陆知杭并未在看到卷子的第一时间就火急火燎的下笔,纵观他左右两旁的童生都已是磨了会墨,略加思索准备下笔了。这卷子的第一部 分便是墨义,视线所及之处的问答题都了然于胸,他稍稍放下心来,又往下看了帖经的内容,与现代考试的默写差不多,对他这过目不忘之人来说就更简单了。

前两部分的内容有了底,陆知杭并未松懈下来,又看了看策论,比之前面的有了不小的难度,同时策论与帖经相较,多了几分阅卷人的主观判断,不单要文笔好,论点站得住脚,也要博得阅卷官的青睐,卷中的策论题对陆知杭而言难度有,但还不不至于苦思不得其解,真正难的是,该如何写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同理,最后一道的经义也是如此。

陆知杭将毛笔从笔架上取下,沾了沾适才磨匀的墨水,神情颇为谨慎,一笔一划都写得小心翼翼,虽只是墨义和帖经,但这必得的分,他也不想因自个的疏忽而错失,此次院试各地学子云集于此,他切不可大意,一旦污染了卷面,哪怕是文曲星下凡,这卷子也是要罢落的,写错字更是万万不能。

怀揣着这份慎重的心,陆知杭也不知自己写了多久,久到双臂都略微发麻,才将前半部分的内容都写完,身旁的学子早已是把提前准备好的吃食都喂进了肚子里,他却恍若未觉,继续埋头写起卷子来,一气呵成,只剩下最后的经义和诗赋题。

诗赋是以中秋为题,看到这算是较为大众、几乎不假思索就可以赋诗一首的题目,他略微怔了怔,半响才想起来,再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了,晏国虽是架空朝代,但写这本书的作者却不是,自然而然的就把这几个重要的节日也写在了设定内。

“中秋……”陆知杭用毛笔轻轻太阳穴,停下笔来思忖,大多数人念及中秋,无非是赞叹中秋玉盘皎洁,望月思乡,亦或写阖家团聚之喜,他倒也没有另辟蹊径之意,在草稿纸上写下一首诗来,略加修改平仄使之更为工整后,就誊抄至卷子上。不过他写的虽也是借明月寄托思乡之情,但思的乡却不是张家村,而是横跨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

笔落,陆知杭难得有些怅然,穿越到晏国一个多月余,他好似有做不完的事,倒也没多余的功夫黯然沮丧,左右在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时代,除了几个朋友,也无甚可留念的,至于父母,在他高考过后,接他的途中就被突来的横祸掠夺走了生命,若非这个原因,陆知杭也不会报考医学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