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5
点头称是。
只是她又道,“佛祖,我这回瞧着,叫那取经人自己出行,也实在是不妥,虽然前几世,也是我们故意设计,叫他折在半路,可是如今这一回,咱们可是没怎么动作,就是最后这一关,叫他淋了场雨罢了,可这凡人的身躯,也着实不抗折腾!”
那取经人正是壮年,结果就这么活活累死在了半路。
唉。
如来皱眉,“那你有什么想法?”
观音道,“不若给他找几个护持的徒弟吧?牵马挑担,化缘求斋,便是在野外,也能防个野兽之类的。”
如来思索片刻道,“这倒也是个好主意,你有什么人选?”
观音道,“我佛之前不是选定了那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就他们二人如何?”
如来摇摇头,“我也想着了,可是自出了这几回事后,尤其上次玉帝处罚了托塔天王李靖,便尤未地不好说话了。若是从前,仗着我的颜面,还可为这二人求求情,但是现在,玉帝不会同意把他们放出来的。”
“只一个搅乱天庭秩序的罪过,就足够搪塞了。”
观音失望地“哦”了一声,“原来是这样......”
她沉吟一下道,“要不然,把那六耳放出来?那六耳乃是佛祖收押的,不受天庭辖制,我若去劝说他,叫他知道,若能保取经人顺利到达我灵山大雷音寺,便可修成正果,得万民供养,他能否答应?”
如来听了,掐指算了一回,道,“此人凶性未除,若是叫他做取经人徒弟,只怕取经人会有性命之忧。”
观音道,“我佛难道没有什么辖制的法子吗?”
叫观音这么一说,如来突然想起那一套金箍来了,心里忽地空了一块。
一式三个的金箍,若是没有化形成人,天蓬和卷帘也没被罚去九幽之地的话,连带着那六耳猕猴,恰好一人一个金箍,再把咒语教给那取经人,这三个定能老老实实地辅佐他前往西天来拜佛求经。
可惜啊,现在事事落空,法宝没了,人也没了。
手头无可用之物,也无可用之人。
唉!
如来想了想道,“还是不考虑那个了,六耳本就性情暴躁,若是给他带了什么禁制,只怕他知道了,宁可闹个鱼死网破,也不肯降服的。”
观音便知道,如来这是没有办法了,也只能罢了,“那,我们还用他么?”
如来道,“唉,我再考虑考虑,不着急,等取经人再次投胎,将要出发时再决定也来得及!”
观音只能点头答应,只是,“取经人的凡马,着实不抗用,也要想个法子才行。此番取经人早逝,也是因为没有脚力的缘故。”
如来道,“龙行千里,虎踏百步,我原本想着,给取经人弄一匹龙马,最为适宜。”
哦。
观音沉默着,无言以对。
哪里来的龙马,还不是要去算计龙族,自动化身为马,供人驱使?
可是现在龙族小辈,尽皆在妖皇宫听调当差,没一个在四海瞎晃的,哪里去找小龙来算计?
他们还不想去捅妖皇宫这个马蜂窝。
至于四海龙王,别想了。
灵山没那么头铁,也不想开战。
而其他水域龙族,实力不够,根本不在佛祖考虑范围之内!
观音半晌没说话,也没接茬,到了最后才道,“佛祖,玉帝的御马监中,天马众多,不若去求取一匹吧?”
如来能如何,只好点头赞同。
两人把诸事商议一回,观音这才告辞离去,等回了幻化的庄子一看,取经人只剩一口气了。
文殊普贤道,“实在是不行了,这大还丹隔一会儿喂一点儿,都下去大半颗了,他现在的身子,就是个漏了的筛子,根本兜不住元气和生气。”
观音叹息道,“别喂了,叫他安心的去吧。”
文殊普贤这才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回归本身,看着那取经人在睡梦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魂魄飘飘荡荡,自动往地府去了。
观音撤去庄院幻象,却见那取经人不过是在一处宽大树洞睡了一晚罢了,这会儿尸首停在那里,苍白憔悴,干枯瘦弱,竟显得那树洞还有空余。
观音也不忍心叫他弃尸荒野,便吩咐惠岸,原地起坟,葬了那取经人的尸骨。
又诚心祭拜一番,这才怏怏离去。
又是许多年过去,这一日,通天和悟空于云端隐去身形,遥遥地向下望去,见长安金山寺僧人,于江中拾起一婴孩,左脚缺一小脚趾,怀中带有血书,僧人给这孩子取名江流,便知这就是那金蝉子的第十世投胎转世了。
悟空见着那小婴儿被抱走后,喃喃地道,“今生不知会是谁来做他的徒弟。”
第137章 西游路上
通天摸摸小猴儿头毛, “总之不会是我家悟空再去受这个折磨了!”
悟空现在是他的关门弟子,又是玉帝和王母的御儿干殿下,三界青年俊秀里鼎鼎有名的灵明小圣, 这样的人物, 给如来七八个胆子,也不敢算计。
悟空叹息一声,“希望他这一世能得个圆满吧,等成了正果, 回归灵山,徒儿这一场劫难, 就真的过去了!”他与那金蝉子, 便做这样毫无干系的陌生人就很好。
今生这人九世里,已经被折腾得很惨很惨了,悟空竟然提不起一点恨意了。
若不是这事不完,终究心结难了, 他早把这唐僧忘到后脑勺去了。
通天安抚道,“也快,放在人间,最多一个甲子,也就过去了,要不悟空去天上陪你娘玩耍两个月?”
小猴儿笑道,“师父小瞧人, 我才不是那逃避的性子呢!”
通天就笑了。
悟空道, “师父,当年我在这大唐来去匆匆,都没好好逛过长安,这时候的吃食, 可比秦时多多了,要不咱们下去溜达溜达?”
“若是觉着好,也能给家里人带回去一些!”
通天自然是只求悟空开心,这等小事,没有不答应的。
师徒两个便于街角暗巷的背人处降下凡尘,化作凡人,溜溜达达地逛起了长安街市。
他们两个在这悠哉悠哉地逛吃逛吃,那边观音又去与如来回话了,“我佛,今生那取经人已经落草了,又被寺庙方丈所救,一切也都还顺利,只是......”
如来现在就听不得这种转折词,心里一紧,“出了什么事?”
观音把今生取经人的身世说了一回,又道,“他才一出生,就遭一难,如今被母亲咬掉一根小脚趾,恐以后走路毕竟不妥当。”
四个脚趾头,哪里有五个脚趾头稳当呢?
取经路途漫漫,上辈子四肢俱全,都还半路给累死了,这回可好,上来就缺一块儿!
如来这个堵心。
观音见佛祖面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