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娘,您可算来了?”
林冉提着裙摆,笑的温柔:“怎么了?”
双寿看见她就像是看见了救星,往里面看了眼,小声道:“还不是那些个御使大夫,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一套。”
林冉愣了楞:“又是催陛下选秀的?”
双寿尴尬的笑了笑,“是……”若是从前,双寿定不会多嘴,但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又怎会不了解陛下和娘娘的感情呢,于是一五一十的道:“陛下去年将北境的蛮夷收服了,那边今年想求和,又派了个使臣前来,说要和亲……”
和亲?
林冉眼眸微动。
“是公主吗?”
“是……蛮夷也不知怎么想的,一开始求贵妃,见陛下态度坚决,现在改成普通妃嫔,那些个御史大臣在劝,陛下刚才发了好大的火……”
林冉看了看殿内:“那劳烦你带我先去侧殿吧。”
双寿连忙道好,带着林冉缓缓从侧门到了内殿。
勤政殿的内殿在后面,这里单独给林冉开了一扇小门,大臣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皇后娘娘,常常在陛下议政或者批阅折子的时候就在后面的内殿。
前面的对话全部都听的一清二楚。
林冉大多数时候并不想听,只是今天毕竟涉及到和亲之事,她思绪还是忍不住飘了进去。
有个御使大夫建议和亲,陆珩声音早已明显不悦:“先前朕收服蛮夷之时你们都推崇武战,如今朕收服了,你们又开始推崇尚和,怎么在诸位大臣的眼中,朕成了工具,要整日围着蛮夷那些部落转?!”
前面有个御使大夫似乎有些激动:“臣只是觉得,与蛮夷议亲并无任何坏处,蛮夷只求普通妃嫔,四妃之位目前尚缺,陛下没有理由拒绝!”
林冉心里一颤。
陆珩的声音又冷了几分:“那朕拒绝,又有什么坏处?诸位大臣是觉得,朕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蛮夷部落,要将这大梁江山寄托在一个妇人身上?”
“陛下,臣并无此意!臣只道是——”
“不必再提及此事。”陆珩直接打断了御史的话。
“从前朕北上时,诸位御史大夫也并未亲眼见过战场,蛮夷部落的事,朕自有决断!”
这话已经说的足够强硬,那御史大夫脸色铁青,陆珩单方面结束了这场对话,勤政殿内渐渐归于宁静。
林冉此时从后面悄悄走了出来,走到陆珩身边,伸手温柔的覆上了他的太阳穴,轻轻揉着:“你不该这么强硬,那些御使大夫们,会心生怨怼的。”
陆珩见她来了,神情微微一松,伸手握住了她的手:“都听见了?”
林冉轻轻嗯了一声。
“来给你送汤的,见你还在忙,就先去后殿了。”
她和陆珩之间现在也从不会尊称,只道是你和我。
陆珩见到她,方才的气消散了许多,还染上了一丝巴巴的委屈:“他们逼我纳妃,我就不明白了,这群文官是否家庭过于和睦,让他们闲得发慌,整日关心朕的后宫之事。”
林冉垂下长睫:“可他们也没错呀……自古帝王,即便是没有后宫三千,也多少会有四妃……”
林冉还没说完,陆珩便不轻不重的捏了一下她的手指,不悦之意明显。
“冉冉想让我纳?”
林冉鼓了鼓脸颊,身子微微一侧,顺着陆珩微微用力的胳膊就势就软绵绵的坐在他怀里。
“陛下明知故问……”
她头倚在陆珩的肩膀上,陆珩一面握着她的腰,一面抚摸着她的长发,美人投怀让他心情好了许多。
“说来……他们无非还是觉得朕子嗣不充足,冉冉,这事你怎么看?”
林冉心中一惊,抬眼望向他。
陆珩伸手就将人扣进怀里慢慢亲吻。
“团子也已经满周岁了……冉冉。”
陆珩话里的意味林冉已经听明白了,她被陆珩温柔的亲吻迷了心,意.乱.情.迷的时候似乎点了点头,接着,年轻的陛下就将桌案上的东西呼啦一下推翻在地,将他的皇后放了上去。
小谷心口一跳,连忙遣散了这殿内所有的宫女。她在陛下和娘娘身边伺候这么久,这点眼色还是要有的,接下来的事情,哪里是她们可以看见的……
所有的人都退下之后,小谷关上了大门。
关门之际,忽然听见了一声锦缎被撕碎的声音,她赶忙垂下眼睫,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又将门口的人全部都遣退,这勤政殿门口,得要她亲自守着才行……
帝后恩爱的事情无论在宫中还是在民间均是一段儿佳话,那些个御史大夫也真是没眼色,翻来覆去就是这些呆板迂腐的话,这样的事情她都已经听烦了……
殿内,余香袅袅。
林冉卷曲的睫毛上挂着一滴泪,“陛下……”
男人支撑着案桌的手臂青筋暴起:“唤我什么?”
林冉委屈巴巴又娇滴滴的嗓音一变:“二郎……”
“乖。”陆珩去吻她的唇。
“二郎,你慢些……”
小谷连忙捂住了耳朵。
“这样如何?……”
……
这个午后,勤政殿外夏意浓浓,是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色,偶尔传来一两声早蝉的鸣叫声,给午后也添了一抹慵懒。
一个月后,坤宁宫诊出皇后娘娘有孕。
陛下大喜,大赏皇宫上下。
又过九月,皇后娘娘诞下龙凤双胎。
长安城百姓同庆,都道龙凤双胎是大吉之兆,上天护佑大梁,皇后娘娘是最最有福气之人。
年轻的陛下用最直接的方式堵住了那些大臣的嘴,也堵住了天下人的嘴。
至此,再没有任何一个御史大夫上谏让陛下广纳后宫。而那对小皇子小公主,也由陛下亲自赐名。
陆彦、陆汐。
从此,儿女双全,偌大的宫殿里又增添了两道欢声笑语。
第87章 番外(四)
【二】
帝后日常之团子视角。
我叫陆煊, 又名陆佑安,小名小团子、团子、团团。
我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是因为团子容易记混淆,就连给我起名的母后也忘了最初起的小名, 一会儿团团、一会儿团子。算啦,大人反正都记忆力不好, 我是不会和他们计较的。
我的大名是父皇亲自起的,他们说我是快满半岁的时候才有的大名, 是这个世界上最晚拥有名号的小孩。而起大名这件事还是因为父皇要拟定册封太子的圣旨,这才意识到原来我还没有大名,连夜起了一个。
我不太信这个说辞。
父皇那么爱我, 怎么会忘记给我起名字。
他一定是整整思考了大半年, 想将最好的名字赐给我, 所以才拖延了这么久。切, 那群人什么都不懂, 就只会瞎说。
我今年五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