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着十分平和又深厚的兄妹情谊。
平和,是因南祁王果真忙得不见人影,一日三句话都是奢侈。
至于深厚,都亏得虞锦每日不厌其烦地嘘寒问暖,笑脸相迎。
不过好在效果甚佳,她眼下已经能神色如常地应对他了。
二月廿八,依旧是春风拂面,天蓝湖绿。
虞锦趴在甲板的边沿,瞧对面店肆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繁荣。
虞锦惦记着边城和蒋淑月,她得出去走一趟,否则等沈却回了垚南,消息便不好打听了。
她正想着,便有人送来了借口。
虞锦翻开这张精致的嵌花邀贴,惊讶道:“刺史夫人?”
沉溪颔首:“送帖子的是魏夫人的贴身侍婢,说是夫人生辰将至,望姑娘能赏脸。”
可旁人不知,虞锦还不知么?她这个沈家三姑娘、南祁王的嫡亲幺妹,根本就是假的。
正因如此,虞锦半月来从未离开过画舫,更遑论以沈三姑娘的名号在外行走。
……刺史夫人是如何得知画舫上还有一位三姑娘的?
虞锦捏着邀贴扇了扇风,生辰宴定是去不得,她从前还是虞府二姑娘时最爱茶会雅集,指不定有人识得她。
但虞锦深知后宅妇人的消息有多灵通,何况是原州刺史的夫人,无论是边城,还是虞家,想必都能探知一二。
她思忖片刻,道:“找个理由拒了吧。不过魏夫人的面子也不好轻易驳了,就说我改日亲自登门致歉。”
沉溪应:“是,奴婢这就去回话。”
很快,天色暗了下来。
虞锦扛着困意,好容易等到沈却披星戴月归来。
她端着楠木托盘,叩了沈却的屋门。
推门而进,虞锦将一碗莲子乌鸡汤搁至他案前,道:“我特意让沉溪慢火熬出来的,阿兄尝尝看。”
如今这种端茶倒水之事,虞锦做得愈发顺手了。
沈却习以为常地“嗯”了声,垂目看着沙盘,连个眼神都没分给她一眼。
虞锦道:“今日刺史夫人请人送了帖子来,邀我赴生辰宴。”
闻言,沈却才抬起头,他侧目看虞锦,“想去?”
虞锦摇头,道:“我不喜人多的地方,况且生辰宴上定有许多虚礼,累人得很。不过如此拒了也属实下人脸面,阿兄觉得呢?”
沈却近日来对虞家这位二姑娘有了一定了解,是以也不答话,而是等她自己说。
果然,虞锦便自己给出了主意,道:“我思来想去,不若挑个清静日子登门拜访,以示歉意。”
沈却对这些繁文缛节并不放在心上,何况他心知肚明,魏祐的夫人邀“沈三姑娘”,不过只是一种示好罢了。
不过这些弯弯绕绕,他实在懒得同她解释,敷衍道:“随你。”
“那我明日去街市采买礼品。”
“嗯。”
虞锦深吸一口气,道:“阿兄,我的月银,每月是多少?”
话落,虞锦耳根不可抑制地泛起了红。
堂堂虞家二姑娘,虞锦从前在府里是没有月银这一说的,无论花多少、用多少,她的荷包里总有用不完的银票碎银,偶尔捉襟见肘的时候,虞时也也会将窟窿补上。
亲口讨要月银,那更是前所未有过的。
沈却抬了抬眉梢,原来如此,倒是他疏忽了。
这些日子来他虽由着她喊阿兄,但失忆的又不是沈却,他实在无法将她真当成妹妹。
不过是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又加之对虞广江抱有希望,只想回垚南后,将她安置在梵山诊治养病。
这兄长当得了一时,总不能装一世,是以难免有疏漏。
沈却抚了抚眉梢,道:“等等。”
他起身从抽屉里拿了两张银票,递过去。
虞锦一看面额,欢欢喜喜地便收下。
她熟能生巧地说:“阿兄真好。”
她很快就起身离开,乌发自空中划过,留了一抹发皂的余香。
沈却莫名顿了一下,倏地一扯嘴角,只觉得近来一切都有些莫名其妙。
但说厌烦,好像也没有。
他甚至有一种,理应如此的错觉。
6. 密函 拱成小小一团缩在角落。
《惊雀》06
念及边城,虞锦根本就等不及。
翌日早,雾还朦朦,她遣人送了张拜帖去刺史府,虽说有些唐突,但好在她眼下身份是南祁王府的三姑娘,刺史夫人不仅不觉唐突,还万分欣喜。
沉溪为虞锦梳妆,绾的是最简单的发髻,一根流金花簪斜插入发,泼墨似的长发垂腰,柔情绰态,千娇百媚。
落雁手捧胭脂膏,为那如画似的面容又添了一抹俏色,如此她怔怔呆住。
说起来她也是南祁王府的一等侍婢,常常随王爷进出上京甚至是皇宫,什么模样的美人没有,就说那位成玥公主,在落雁眼里已然是美若天仙,可再看虞锦,她方知何为水中的芙蓉成了精,不仅美,还贵。
她喃喃道:“姑娘生得真俏丽。”
闻言,虞锦目光投向铜镜。
她眨了眨眼,并未因这话生出什么羞涩窘迫的情绪,显然是自幼让人夸大的美人。
临出门前,虞锦向沉溪要了一顶帷帽。好在颐朝女子出行带帷帽的也不在少数,加之今日日头还大,倒也不奇怪。
未免张扬,她这回只带了沉溪。
虞锦无心挑拣生辰礼,便挑了个最不易出错的——人参。
很快,沈却给的银票就只剩下碎银子了。
虞锦掂了掂银子,头一次发觉钱竟是如此不经花。
马车沿西而行,很快便到了魏府。
魏夫人遣了贴身丫鬟相迎,入了府邸,虞锦揭开帷帽,一路花花草草,水声潺潺,倒很有一番意境。
紧接着,虞锦便见不远处的长廊下伫立着一个妇人,身着墨绿锦缎,头戴翡翠银簪,描妆端庄,很有韵味。
想必这就是魏刺史的夫人,庄氏。
自打南祁王赴原州后,自家老爷便成宿成宿睡不好,据说那南祁王没有喜好,连个空子都不给人钻。
好容易打听到南祁王府竟还有位三姑娘,且正在原州!
这后宅里的情谊,总比官场要好建立。
是以,庄氏早早便在此候着。
她急急忙忙迎上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