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
一世后,她就对冥冥之中很是敬畏。
既然人有轮回转世,连齐永宁都有前世的记忆,其实‘齐崿’回来,也不是太让人惊奇。
可元坤呢?
齐元坤一直是顾玉汝心头上的一道伤,一道历经两世,经过了那么多沧海桑田,都无法愈合的伤。
前世,齐元坤死了后,没人敢在顾玉汝面前提齐元坤的死,甚至顾玉芳放肆作死成那样,她都不敢提。
久了,她似乎就忘了,只有午夜梦回之间,偶尔还会因脑中的一点记忆,心疼到无法呼吸。
而重活一世,一切都从新开始了,当初她不愿嫁给齐永宁,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在,只要不出生,就不会有日后的悲剧。
她脑子里从不去想齐元坤三个字,久了似乎真就忘了,没想到这次‘齐崿’的出现,又让她想起这件事。
方才宴散后,廖夫人又跟她说了一件事,说这位安阳侯府的外孙女,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
夫家似乎姓齐,但具体什么身份并不知道,不过那孩子单名一个崿字。
所以此女的身份再明显不过,就是李显耀的那位孙女李雅清。
当年她和齐永宁去北晋后,齐家初入京城,她因为这个李雅清可是被李家人刁难过好几次,她当时只知道此女另嫁了,后来见过一两次,却都是远远瞧上一眼,两人并无交际。
怪不得之前她会觉得此女眼熟。
而此女之前一直有意无意看她,是知道她的身份了?
知道她曾经是齐永宁的未婚妻?
而且此女不可能独身前来南晋,那是说齐永宁也来南晋了?
.
安阳侯府
戚氏四处忙完,想起方才的一件事。
她去了清水小筑。
这清水小筑是李雅清母亲当年还在闺阁时住处,她出嫁后这地方也一直给她留着,甚至当初安阳侯府对外宣称不认这个女儿了,这地方依旧未曾给他人住过,这次李雅清回来,就是住在这里。
“表嫂,是有什么事?”对于戚氏的到来,李雅清有些诧异。
“也没什么事,就是之前你说好奇想见见那位薄夫人,我见那位薄夫人也有些异常,难道你们俩是旧识?”
戚氏并未遮掩,说得比较直接。
一来自打李雅清前几天回来后,由于两人年纪相仿,一直是戚氏负责招待她,两人关系还算不错。再来,这话也是之前李雅清亲口说的。
而且,戚氏是真的很好奇,实在是这两人的反应,让人不得不多想。
李雅清微微一怔,而后笑道:“表嫂,我跟她并不相识。”
“那你——”
李雅清想到她这趟回来本就突兀,安阳侯府能接纳她,很大一部分是看在她娘的面子上,念着旧情。
她如今算是寄居在安阳侯府,再加上戚氏对她不差,又是个精明人,用敷衍的借口肯定是瞒不过去的,反而会得罪人。
她想了想后,露出一个有些尴尬的笑容:“表嫂,这事说起来挺难为情的,不过你不是外人,我就告诉你。”
戚氏摆出一个愿闻其详的架势。
“那会儿表嫂应该是刚嫁过来没几年,也不知可还记得当年家里说要给我说亲,后来不了了之那件事?”
“你是说李家帮你相中了个解元,后来没再提那事?那人还是你祖父的一个学生?”
戚氏不愧是被安阳侯夫人看中,让她帮着长媳打理中馈的孙儿媳,简直是记忆超群,十几年前的事,一提她就想起来了。
李雅清点点头,道:“当初那事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他家中已有未婚妻,当年我祖父大抵是没想到会有人拒绝李家的女儿,可偏偏对方早已订婚,此事就被放下不提。后来我祖父带着全家去了北晋,那人也跟着去了北晋,他的未婚妻另嫁,才会有……”
“你的意思是,那位薄夫人——”
“对,她就是我现在丈夫的前未婚妻。”
“这……”
戚氏简直快不好了,这中间的关系太复杂,也太巧合了。
还有那位薄夫人,未免也太好命了,另嫁还另嫁出了个一品诰命,如今也不过三十出头,不光丈夫被皇帝器重,本身还跟僖皇贵妃交好,如今在应天可是不少人巴结的对象。
这是什么命,简直了!
“所以当听见表嫂和那些夫人们提起这位薄夫人,我就挺好奇的,虽然我跟她未曾谋面,但也算是久闻大名吧,所以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
李雅清太坦荡,相反戚氏就尴尬了。
“那见了以后感觉如何?”
话出口,戚氏才反应过来自己说得这叫什么话,想收回又晚了,只能再找补。
“我的意思是,你也别多想,只要你们夫妻恩爱就行,何必去管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戚氏越说越尴尬,越说越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李雅清不禁一笑:“表嫂我懂你的意思,我就是挺好奇的,才会跟着去看一看。看完后,果然名不虚传。”
“这位薄夫人确实长得挺美的,明明三十出头的人了,却还像二十多岁。不过雅清你也不输她,当初你刚回来,我还恍以为你还是没出嫁。”
戚氏尴尬地又说了几句,就匆匆走了。
等她走后,方才还笑容满面的李雅清,顿时没了笑。
她幽幽地看向窗外,缓缓蹙紧了眉。
第167章 第167章
167
顾玉汝在心里寻思要不要把今天这事告诉薄春山。
薄春山历来是个大醋桶, 这事若让他知道了,他估计又要好几天不消停。可若是不说,她总觉得这次齐永宁来南晋, 以及那个李雅清提前来到应天,都不单纯。
想了又想,她还是把这件事说了。
谁知薄春山早就知道齐永宁在这次北晋的使节团里, 还是副使,他也在寻思要不要告诉顾玉汝。
其实本来没什么, 他这么一寻思,越寻思越不是滋味, 就没把这事说出来,心想说不定这人过几天就滚了, 何必让她知道, 又或是康平帝一时想不开把使节团给砍了, 直接向北晋宣战。
当然, 后面这个想法也就只限他胡思乱想而已, 如果南晋真打算向北晋宣战, 就不会有这次的和谈。
薄春山虽之前一直在广州, 也不太关注应天这边的消息,但他来到应天后,也不是成天真无所事事, 各方消息汇总了下, 也差不多琢磨出为何会是今日这局面。
总体来说,就是开元帝这人是个野路子。
可能本身就不是正统出身, 早年一直坐镇在边关, 这位开元帝处政手段与他带兵打仗差不多, 都是走奇诡路线。
南晋这些年的发展, 因有庞大的海上贸易支撑,是北晋拍马都不及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