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我知道他想干什么,你大概不知道,这次来南晋本是不用他来,是他自己向陛下请了命。”
顾玉汝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保持沉默。
难道她去跟这个女人说,齐永宁其实并不爱她,他最爱的永远是他自己?他之所以对她对薄春山如此锲而不舍,是因为前世,是因为不甘心?
说不通,只能不说。
李雅清也不打算再说什么了,到底她也有自己的自尊,之所以会失态,不过是埋藏在心里许久的不忿罢了。
她站了起来,又恢复了属于贵妇的端庄和从容。
“那些饭食你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就吃就放在这里吧,这应该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想必以后大抵是见不到了,他以后应该也见不到你了,这让我很高兴。”
“我也很高兴。”顾玉汝道。
李雅清点点头:“希望都如我们所愿。”
等李雅清走后,顾玉汝很感叹。
但也仅仅是感叹而已,她现在最想的就是可以赶快回到家,虽然她和薄春山也就是早上才分开,但她很想他。
.
次日,两辆马车停在了小院前。
顾玉汝被带进其中一辆马车。
车轮转动,马车往前行着。
顾玉汝能感觉到马车就在大街上走着,由于出来之前就有人来跟她说过,他们今天就会出城,出了城就会放了她,希望她能够配合,再加上她对面还坐了个彪形大汉,所以她也没突发奇想做出什么呼救的举动。
城里的关卡很严格,顾玉汝能感觉到中间车被拦停了几次,但最终都是过去了,甚至到了城门前,守城门的官兵也未进车搜查,直接给予放行。
顾玉汝猜测可能齐永宁已经跟薄春山有了交涉,心不禁又往下放了些。
不知走了多久,车突然停下了,那个大汉下了车,车又往前走了一会儿,终于停止不动了。
她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动静,正想掀了车帘看看外面,突然车帘被掀开了,一个熟悉的怀抱抱住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有评论说为什么又被抓,是不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
解释下,这真不是制造戏剧冲突,如果有记得前文的话,应该对这个伏笔有印象,本章里也有说。(当年肃王府被重兵围困,没想到肃王根本不在肃王府,出现在颍州。肃王一直密谋大位,他府里会有地道,其实不难想象。当然这个不难想象,是基于我们这些喜欢看小说的,一般王府皇宫都有密道啥的哈哈)
还有之前一再说过,齐永宁最爱的其实是他自己,他出不了城,在顾玉汝身上动主意是必然的。
从这一刻起(他拿顾玉汝当筹码想出城),就代表他彻头彻尾的输了,他的感叹惆怅也是因为这,同时也是他承认顾玉汝所言,他其实不爱她,他爱的是他自己。
如果换成薄春山,别人说出那样一番话威胁,他只会老子就这么办了你想咋地?当然,这是玩笑。
所以真不是为了戏剧冲突,算是个结束吧,两世的结束,齐永宁不甘心的结束,他认命认清自己的结束。
第183章
顾玉汝不用去看, 就知晓是他来了。
果然他很快又把自己松开,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你没事吧?”
“我没事,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经过薄春山叙述, 顾玉汝才知道大致上是怎么回事。
原来她昨天不见后,过了一个多时辰, 府里人才发现她不见了。也是她平时不喜欢让丫鬟跟着,尤其又在自己家里, 等后来丫鬟找她, 到处找都没找到,这时候才意识到可能是出了事。
何总管很快就把这事禀报给了薄春山, 可这件事实在不对,夫人出门不可能下人不知道, 问过所有守门的, 得出的结果都是没见着夫人出门, 那人是怎么不见的?
找人总要有个源头,可这人不见的实在蹊跷。
这种事以前薄春山也不是没遇见过, 他下意识就想到了齐永宁。但并没有证据指向这事是齐永宁干的, 他只能一边让府里人再到府里找, 一边带着人出去找。
临近傍晚时, 一个乞丐给薄春山送了封信。
信里只说顾玉汝在他手里, 他没有恶意, 只想出城。这下傻子都知道对方是谁了, 就是齐永宁。
其实之前一行人刚出现在街面上,就已经有人报给了薄春山,实在是这一行人很扎眼,动用了两辆马车,车旁还护持了七八个大汉。
确定顾玉汝在马车里后, 薄春山就一直带着人远远缀在后面,一直到出城后,另一辆马车先离开,又走了这么久,车停下来后,他才带着人赶上来。
“幸亏你没事,不然我追到北晋去,也要把他抓出来剥皮抽筋!”薄春山拳头捏得咔咔直响,显然是怒极。
“他以后大概也不会再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顾玉汝略有些感叹道。
“那可说不定,你以为南晋真会这么容易就放他跑回北晋?”
见她露出疑惑之色,薄春山才说怕她出事,也是怕把齐永宁逼急了,所以他一直压着没让人轻举妄动,如今顾玉汝既已完好无事,康平帝派来的人已经追去了,齐永宁就算多番手段拖延,也不可能走太远,说不定等他们回去后就能收到齐永宁被抓的消息。
顾玉汝却不以为然,齐永宁的手段她是清楚的,他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逃出去,不会这么设计。还有南晋这可有不少北晋的暗桩和探子,帮他逃离应该不难,只是南晋这若是追得紧的话,他逃回北晋这一路上大概要受不少罪。
当然,这一切都和她没什么关系,她现在要回家了。
.
回去的路上,顾玉汝才说她是怎么在自己家里失踪的。
听说是通过密道,薄春山倒也不诧异,因为他和顾玉汝一样,也想到十多年前肃王谋反那次,明明人已被围困在肃王府,却离奇逃出应天出现在颍州那件事。
当时所有人都没想明白怎么回事,但若是王府里有密道通往外面,就能解释得通了。
顾玉汝说了那个小院的大概位置,薄春山说这事不用她管了,他来处置。
一直到快下午,薄春山的人才找到那个小院,并通过顾玉汝所给的大致方位,也就是聚星阁下面那座假山,以及通过小院那条密道的尽头确定方位,找到了密道的入口。
这入口设计得极为巧妙,是一处人会经常经过那里,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利用人心理上的盲点,有点类似当年在定波县,有老百姓挖地窖,把地窖的入口设计在大门处那样。
入口位置是大致确定了,但他们根本打不开。最后还是薄春山从工部找了个老工匠来,才找到开启的机关。
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