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好不容易出了厂子了,可别又进一个‘厂子’。”

看来大姐已经想到了!余自新大喜,又点拨道,“大姐,你跟大家说说今天陪黄阿姨看新房的事!”

宋秋凤以前进城也见过高楼大厦,只知道里面是电梯房,哪知道小区里有草坪、花园、喷泉还有给小孩子玩的滑梯、跷跷板和沙堆啊,站在15楼的窗子前,几乎整个G市都能看到了,珠江河流向的地方是不是就是香港?再过去,是不是就是大海?

这大概就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宋诗远和徐山平听得入神了,余自新这时才抛出让大家制定“五年计划”的真正原因,“咱们现在只是在G市站住了脚,要能把户口移过来才算真正扎下了根。怎么才能落户口?买房!”

“啊?”徐山平惊讶,“又买房?”

“没错。不仅要买,最好是在五年内买!还得买新房!”余自新斩钉截铁说,“那时候我跟刘阿姨说G市以后可能也会买新房送户口,可不是为了砍价瞎忽悠,海市比G市还繁荣,为了发展房地产业都送户口了,G市这波金融危机跟着香港房市一起跌,就算今年不出,明年也一定会出台类似的政策。”

“这政策,可不是年年都有的!不知什么时候就取消了,这个机会,你们必须得抓住。为什么?”她看着大姐和徐山平,“只要你当上城里人,你的孩子,就也是城里人。”

重男轻女哪里没有?但是在城市就是比在农村的情况要好很多,十几年后城市里女性也能贷款买房买车,农村?可没那一说。

想起上辈子大姐那两个可怜的女儿,她心里就憋着一把火,这辈子她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大姐的女儿受歧视,当“招娣”!

以往宋秋凤只要听到结婚相关的话就会害羞,但这次她没有。

她认真想着小妹话里的意思。

小妹没法回学校上学的事让她很震惊,更觉着惋惜。

没有父母的阻拦,也付得起学费,也有了住处——还是她们自己买的房子,可小妹没有G市户口,就没有正经高中愿意接收她。即使接收了,也没学籍,将来没毕业证,更不能参加高考。

小妹这么聪明一个人,心气又高,心里该多难受啊……

凭什么?为什么?

就因为她们有那么一对父母吗?可是,谁能选择出身呢?

现在,她可以为她未来的孩子提前做选择。

如果她能拿到G市户口,那她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就再也不用担心会被迫辍学。

徐山平一看秋凤这脸色就知道她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买房了,不由心里叫苦,小妹,秋凤,你们可真敢计划啊!黄阿姨他们在G市工作了半辈子这才买上了房,咱们?五年?

他不敢唱反调,但龇牙咧嘴那样子把心思表达得一清二楚。

余自新早料到他是这个反应,平静地说,“黄阿姨买房用的是现钱,咱们几个攒不来那么多现钱也能买房!怎么买?贷款!”

“啥?”徐山平差点跳起来,“贷款?问银行借钱?我的个天爷呀!小妹,你可真敢想!”

秋凤瞪他,“咋呼啥?听小妹说完!”

徐山平只得绷紧嘴。

宋诗远也瞪姐夫一眼,“小妹你快说,怎么贷款?”

她憧憬中的新房对标的是除夕时住的酒店房间,有厚厚的席梦思床垫,雪白床单,卫生间里是坐式马桶,和淋浴,地上铺着瓷砖——现在这个老房子,只是第一节台阶。

余自新说:“城哥领咱们办房本在银行转账时说过,银行外面那些换外汇的黄牛里有人帮着办注册公司,转注册资本金的,当时我就想,要是我们给自己创造一个工作单位,能证明自己有固定收入,不就可以办贷款了么?”

徐山平又忍不住了,“这不就是开皮包公司么?哎呀,有人开皮包公司骗走银行上百万的,这要被抓住了……这——啊!”宋秋凤掐了他一下,他痛叫一声闭嘴了。

余自新笑着问,“咱们还有实打实的店面,老老实实做生意,每个月也有固定收入,怎么是皮包公司?为什么咱们就不能也注册个小公司,然后贷款买房呢?”

她拿出笔记本翻开,“今天我问了售房小姐房贷的事,八十平方的房子,首付十万,剩下的十四万贷款,十五年还清,每个月还银行一千三,最长可以贷三十年的,每个月还八百就行。”

这还是按照现在最高的贷款利率7.5%算的呢,等明年拯救房市的一系列政策出台,房贷利率下降,还有0首付和还贷优惠呢!简直就是半送半卖啊!还送户口!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买房时机了。

秋凤惊喜,“啊,原来你和售房小姐说了半天话是问这个!”

余自新微笑点头。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提前做好准备,先把思想工作做好,再鼓励大家一气儿奔着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今天她才要带上大姐亲眼看看新房,感受一下真正在G市扎下根是什么样。

宋诗远抢过小妹的笔记本,借着路灯微弱的灯光仔细看首付和贷款的数字,心里百般滋味,那就是说,其实出门打了几年工的人都能买得起城里的房子!可谁也没想过要跟银行贷款!更没有谁成功过!

宋秋凤也想起了自己打工几年寄回家的几万块,又气又心疼,还想打自己几拳,蠢死!辛辛苦苦赚的钱用来买房多好!

徐山平怯怯地说,“可是……得背二三十年的债啊!这……万一有个什么事,还不上银行的钱怎么办?谁能保证自己没个病没个灾呢?”

余自新反问他,“你不买房,就能保证自己将来二三十年里没病没灾?”

徐山平语塞。

余自新又问,“老家每年都有人起新房子,钱不凑手就问亲戚借,是不是一样得每年还钱?”

徐山平点点头,不仅如此,逢年过节要加倍送礼还人情,以后人家问你借,你也不能不出。跟银行借钱可不用这样。

余自新渐渐怒气上涌,继续问徐山平,“还有,你和我大姐过两年结婚了,你想过孩子要怎么养么?孩子没有户口怎么上学?借读?以后中考高考怎么办?课本都不一样,怎么回老家考?还是,孩子一生下来就送到老家,你一年就春节那几天回去看看?”

想到这儿她就火大。他每年春节在家两周就滚蛋了,爹妈、孩子、一家的事全丢给大姐,还有他那个糟心的妈——就这还一副自己是家里顶梁柱的样子!

靠,拳头又硬了。

现在还没留守儿童这个词,可村里出门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少孩子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