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王妃猛然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了十分的笑,亲切地拉住了正要施礼的楚琳琅,笑吟吟地对四王妃道:“看四皇嫂说得什么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楚娘子才是旧识。要知道,我跟着六皇子在寂州那会就跟楚娘子相熟了,我和六殿下还去过她家,吃她亲自做的菜呢!我也是跟她整日绣花闲聊,一见如故得很啊!”
说完,六王妃转头对楚琳琅笑道:“总是吃你的家宴,上次你来我府上,招待不周,竟没留你吃饭。今日倒是好,我借了四嫂子的宴,正请你吃一杯水酒了。”
楚琳琅万万没有料到,上次还在指责她败坏谢家名声,不肯原谅的王妃,这一次却恍如失忆了一般,跟她如此和婉说话。
饶是机智如她,都有些回旋不过脑筋,只能任着六王妃拉她的手,尴尬地微笑。
同样被闪了一下的还有四王妃。
她两头卖好,和稀泥的说辞全都堵在了嗓子眼,只能讪笑看着六王妃,想看看这蠢弟妹今日行的是什么路数。
而一旁坐席上的各府看客们也暗自吃惊。
因为先前周随安婚礼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这前妻还指使人大闹了周郎中的婚礼,到处败坏六王妃妹妹的名声,害得六王妃谢东篱也跟着丢脸。
司徒晟不怕事大,居然还收留了这泼辣货色,一看就是怨恨六皇子辱骂了他这个老师,狠狠地抽打了六皇子的脸!
这样的仇怨,至死方休啊!
可万没想到,六王妃人前见了楚氏,恍如久别姐妹重逢。这叫一堆看戏的人情何以堪?
再说六王妃,之前受了六殿下的训斥,早就理顺了厉害干系。
她如今嫁给了刘凌,自然是以夫君的利益为先。
既然夫君要与恩师重修旧好,那么这司徒府上的女管事,就是比亲妹妹还亲的闺中密友。
想到这,六王妃竟然是一人笑着撑住了全场:“楚娘子,你还记得在寂州时教我的绣花样子吗?那时我还会,可是跟你分开久不练习,竟然忘了大半,一会吃酒时,你可得好好跟我说说针法……哎呀,你怎么在这坐着吃酒,谁安排的?满桌子都是男人,多不自在。走!跟我前厅饮一杯去!”
六王妃也是个实惠人,只一心记住了夫君要她善待楚娘子。全然没有察觉,自己方才的话,将四皇嫂装了进去,简直是在影射四嫂慢待楚娘子,故意将她扔在男人堆里饮酒一样。
四王妃笑得愈加僵硬,同时心里暗惊: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六弟妹竟然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她一时大意,竟然被这蠢货弄得下不来台。
四王妃得了四殿的嘱咐,要笼络大理寺少卿,自然不能落在人后。
于是她迅速调整了表情,面上带笑,说见了楚娘子这般美人谁人不爱?连她第一次见都觉得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四嫂说得对,且得让楚娘子去前厅饮酒,好好聊一聊。
如此热闹的闺蜜认亲盛况,一旁的各府管事们自然插不上话。
原本奚落楚琳琅最厉害的太子府总管,更是面色精彩,带着几分被冷落的难堪。
他方才还嘲笑楚琳琅不敢见六王府的人,殊不知,这楚娘子竟然与六王妃私交如此深厚?
夺夫之仇,辱妹之恨,居然都能在妇人们优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女子这等胸襟大气,倒显得他们这些乱嚼舌根的男人们有些吃饱了撑的!
于是,原本准备低调走人的楚琳琅便在各府总管的瞠目结舌里,以六王妃寂州故交,四王妃一见如故闺友的身份,转眼就上了主人家的女眷席位。
楚琳琅面上带着得体的笑,从容不迫地应酬着,心里却十分懊恼自己今日出门没有摇龟壳。
这是什么神鬼情形?她当初是官夫人的时候,也上不了这么大的席啊!
她现在不过是少卿家的小总管,却被两个王妃左右护法,簇拥着上了女眷主桌,敬过来的酒水也是一杯接一杯地饮。
眼看着一众花枝招展的贵妇们面露疑惑地看着她,楚琳琅只是饮酒间隙得体地微笑,想寻个由头赶紧扯呼走人!
而在这坐满了女眷的院子里,还有一个人怒火中烧,不敢置信地瞪看这一切,那就是跟着夫君前来吃酒的谢悠然。
上次她看见楚琳琅出入祭酒大人的府宅子,心里愤恨,故意派人找茬,想让楚琳琅当众丢丑。
谁知这妇人巧舌如簧,却反将了一军,还在祭酒大人面前狠狠露了一把脸。
当她派去的婆子摔了一跤,一瘸一拐地回来时,谢悠然真是后悔自己没有亲自过去,当众撕了那楚氏。
就算父亲不准她回门,她也管顾不得,当天晚上就带着周随安回了娘家
等回门到家的时候,她便迫不及待想寻母亲,问问她,为何府衙迟迟不抓败坏她名声的罪魁祸首。
可是寻了半天,不见母亲,问了下人才知,母亲被父亲禁入了佛堂思过,就是女儿回门也不能见。
谢悠然一时懵了,不知母亲犯了什么错,然后父亲突然出现,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只面色铁青地将女婿周随安叫入书房。
等再出来时,周随安的面色如纸,仿佛受了什么惊吓。
第47章
慈师之心
她问周随安怎么了, 他却不肯说。
而父亲脸色依旧铁青地告诉谢悠然,她既然嫁入了周家,便是周家的人, 自有她的夫婿管教她。
以后家里没有递信, 不准她总往娘家跑。
谢悠然来不及发作,就被周随安急匆匆带回家。
等回周家后, 谢悠然不过是抱怨了父亲几句, 说想去找安姨母打听情况,周随安却是突然暴怒,指着她说,以后不准再找楚氏麻烦, 更不可再与她那个惹祸的姨妈有来往!
她问周随安, 父亲到底说了什么,可是周随安却不肯明示, 又撇下她, 一个人回书房过夜。
谢悠然又气又急,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加之看不到母亲,只能寻机会去找安家姨母问个明白。
可万万没想到, 好不容易出去送信的丫鬟神情失色地回来, 偷偷告诉她, 安家开锅了!
先前还算好,不过是谢老将军去兴师问罪, 说谢家丑闻是从安家的院子出来的。
如此揪出了听墙根泄密的两个侍妾,全都打了板子被安姨母发卖出去。
可安家姨父的亲侄儿——那个管河道的安峰, 也不知怎么的, 被谢胜叫去问话后, 在回来的路上,竟然掉进了河道。
等发现的时候,尸体泡发得不成样,官府查了一下,便以失足落水结案。
可是安峰的父亲,也就是安姨父的胞弟却不信,几次跑到安家来闹,说是什么嫂子惹祸,谢家害人,要让兄长去谢家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