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手,依偎在他的怀中,体会这一段不知会有多短的缠绵……
此后的几日,司徒晟又忙得脚不沾地,琳琅也忙得顾不上想他。
女学虽然上课不勤,功课却很多,她每日起床后,例行吩咐府里副管事做事后,便要写一会字,读读几页功课。
到了中午若有空,会去厨房炒一两样小菜,用食盒装好,再让跑腿的小厮给在公署里忙的大人送去。
至于生意那边,这一日,琳琅的货船满载着她选买的货物,由着夏青云准备运往西北了。
只是在船埠码头上,大部分的货船都是往北开,显得琳琅开往西北的货船有些与众不同。
有船主听闻了这队船要去的地方,当着楚琳琅的面儿,嘲笑着是妇人见识。
要知道,就在这两日,朝廷终于颁布诏令,准许北地开市。
消息的传出,那些提前通过门路拿到路牌的船主早就在月余前装箱运货,早早赶到北地,就在诏令颁发的第二天就大赚一笔。商人逐利,若蝇虫逐腐肉,现在往北方去的船只布满了码头。
听了这些,就连夏青云都隐隐后悔,小声问楚琳琅要不要改主意,而他则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挂在别的船队名下,共用别人的路牌。
现在很多人都这么做,就算办不下路牌,也可以如此共同租用,只是租金价格不菲,但是只要货物能去北地,长此以往还是很划算的。
不过琳琅依旧不改初衷,并不想凑这个热闹。
她记得司徒晟曾经跟她说过,北地开市,荆国受益,但是对于大晋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朝廷恩准开市如此拖拖拉拉,必定后续也会有诸多变数。
而且北地一路匪盗丛生。琳琅做生意,向来图得是人财平安。她并不打算让船冒险,深入北地。
夏青云看楚琳琅坚持,便也听话,跟大部分货船背道而驰,前往了西北。
送走了夏青云,楚琳琅又给来京给她送账本的掌柜打好了招呼,回去打听一下老家的两个铺子能卖上什么价钱。
若是价格得宜,她还要抽空回趟江口,将那两间铺子卖了,再让掌柜伙计入京投奔她。
到时候西北的三船货款再拨回来,凑一凑,差不多够她在京城置办铺子,开张新买卖了。
从老家来送账的掌柜还捎带了楚家让他送来的家书。
除了母亲孙氏的书信外,还有楚淮胜写给周随安的信。
当初楚琳琅不让大姐声张,所以楚家还不知楚琳琅已经与周随安和离的事情,那信里依旧是拿岳父的腔调要打周随安的秋风。
楚琳琅摇了摇头,真心替周随安庆幸,他总算是摆脱了她娘家的包袱,不必再受楚淮胜钳制了。
楚家大娘也给大姐楚金银写了信,让琳琅的伙计带过来,所以楚琳琅抽空找大姐出来饮茶,顺便将家书交给楚金银。
平日办着府里的差事,她不敢穿得太花哨。去书院时,又要穿素雅“孝衫”,今日难得出去散心,楚琳琅特意穿了前些日子司徒晟给她买的布料做成的裙。
也不会为何,虽则都是粉红色,可司徒晟挑选的布料的颜色更正。就是说不出的色差,让原本俗艳的颜色立刻变得更耐看了。
就连夏荷和冬雪她们也都夸赞说,这颜色似乎更衬琳琅白皙的皮肤。
楚琳琅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知道丫鬟们并不是一味奉承。自从离了周家,她每天的烦心事真的少了许多。
司徒大人可比赵氏好伺候,琳琅每日都能睡足了觉,吃东西时也不必顾忌一大家的口味,便是自己爱吃什么就做什么。花用银子更不必算计得舍不得,惦记着一家老小嚼用。
这样的日子很滋养女人,虽则挂着别人家下人的名头,但是司徒晟总是不在的府里,她这个管事过得如主子一般。
女人过得滋润,就会完全体现在皮肤容貌上,现在的楚琳琅更胜为周家之妇时,活得越发青葱了些。
收拾得香喷喷的美娇娘,心满意足地照完了镜子,终于可以出门了。
琳琅也是许久未见姐姐了,在茶楼坐定后,楚金银看着妹妹一身靓丽,自然先是夸赞一番。
人家都道下堂妇的日子难过,可她怎么看妹妹过得甚是不错的样子,由此可见那位风评不佳的司徒大人,倒是不错的好东家,并不曾苛待妹妹。
不过做长姐的,难免要啰嗦些,尤其那个司徒晟还是单身汉子,她少不得叮嘱楚琳琅若不想为妾,千万别行差走错了,免得有风言风语,让以后的夫家计较。
楚琳琅如今跟自己的东家“奸情”正浓,所以大姐絮叨这些时,她垂下眼皮,只心虚低头饮茶。
她喝了几口之后发现,这茶点似乎都不便宜。今日乃是楚金银做东,也是她叫的茶水。
一壶二两银子的贵茶,几个配茶的面果子也捏得有模有样。这通常是做买卖应酬才铺摆的场面啊!
楚琳琅见姐姐点得这么阔绰,不由得打趣:“怎么?大姐夫的生意见起色了?”
楚金银一脸笑道:“是呀,你姐夫让我把先前管你借的钱都还了,喏,都在这了。”
说着,她推了个小木匣子过来。
楚琳琅向来在商言商,也没不好意思,当着姐姐的面点数了一下银票,却怀疑道:“大姐……你是不是数错了,怎么这么多?”
楚金银替三妹添了茶水,笑着解释:“你姐夫说,不能白用你的钱,是按市面最高的利算补给你。”
听姐姐这么说,楚琳琅笑了笑,不客气地收下了,然后好奇地问:“大姐夫先前不是贩米吗?就算生意做得顺当,也得一年才能回了本钱,他这是发了横财,难道又做了别的生意?”
楚金银点了点头,满面春风道:“真是年前请的财神发了神通,你姐夫最近认识了贵人,居然帮你姐夫弄到了通关路牌,他上次跑了一回,真是赚钱。所以现在额外租了好几条船,准备将米往北方运,价格是别处的三倍呢!”
楚琳琅听得微微皱眉。朝廷终于颁发了开市令,允许北地通商开市。
不过去贩卖的商贩却都得有朝廷颁发的通关路牌,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贩卖的货物种类也有严格限制,除了米茶、布匹绸缎一类的民生之物,其余的都要边关官员审批才可运去。
而她那个大姐夫之前并无手眼通天的门路,怎么就能弄到奇货可居的路牌?
大姐接下来的话倒是微微解了疑惑:“对了,那位贵人听闻你在侍郎府做事,手中还有货船,便想请你吃酒,顺便问问你有没有兴趣,也带你一起做做生意。
楚琳琅饮了手里的一杯茶,不答反问:“他是做什么的,姓甚名谁?”
“姓陈,是做茶叶生意的员外,专走京城的各大宅门,人脉可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