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


得更成熟了一些的意思。

面对夏家,从愤怒到平静再到从容,陶萄不过用了两月多一点的时间。

她以为她有多恨夏家,实际上,没有感情,没有期待,恨意就显得那样浅薄,他们对她不公平,然而她无法去改变他们的自私和鄙陋,她能改变的只有客观的存在和她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恨的也是曾经野心勃勃而又不作为的自己,可现在,她已经脱离了那自卑自怜的状态,夏家显得那样如此无足轻重。他们曾经没有拉她一把,所以如今她也不会拉他们一把。她知道最惹人难受的方法是什么——她要远远把他们甩在后面,她要他们看见光,却无法逃离黑暗。

正是宴会上的感受,让陶萄发现,其实比起在势利的环境中“摆烂作势”,她更喜欢拍摄作品或者剪辑时干净而专心的状态。这让她感到自己的时间没有被浪费。

人总是在不断的对比中,找到自己内心所向。

夏家的事刚刚开始,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结束了。

*

又两周过去,陶萄在陈教授的教导下正式结业,最后一节课,就像标准的大学期末考试一样,陈贤给陶萄出了一张卷子。

这张卷子很难,从宏观经济学再到微观经济学,从组织行为学到市场营销学,从陈贤上课讲过的知识到他没讲过的,跨度很大,难度极高,案例占了一半。

卷子一共有六页。

窗外又在下雪,在只有两个人的教室里,陈贤等待着陶萄完成答卷。

陶萄从上午八点写到了十二点,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她很少有卡壳的时候,陈贤坐在讲台上,忍住好奇心没走到陶萄边上看她答题的情况。

等到陶萄交卷的时候,外头的雪正好停了。

女孩合上笔盖,起身将卷子双手递给了陈贤。

“老师,写完了。”

“好,你先走吧。”

“我看完了试卷通知你。”

陶萄点了点头,转身又从课桌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

“陈老师,感谢您这些天的教导,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下次有空我请您吃饭。”

今天下午陈贤有个会,散伙饭也没法吃。

陶萄递礼物的姿势很自然,语气也很让人舒服。

没什么巴结的意思,真诚得很,仿佛天生就是个让人很容易心生好感的年轻姑娘。

“不用了,我收学生的礼物像什么样?”

“不是给您的,是给您女儿的。”

盒子里是一套限量版的徐记胭脂铺的新年礼盒。

一共只有一千套。

陈贤还想拒绝,听到是给他女儿的,愣了一下,然后道:“你这小姑娘年纪轻轻的,送礼物倒是这么有心。”

陈贤老来得女,宠女儿宠得没边。陶萄给他女儿送礼物,他自然就不再拒绝。

“那我走了。”

“好,手机里还留着我的联系方式吧?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常联系。”

“好,老师再见。”

陶萄背着挎包,消失在门口。

有时候能让人主动想要和你保持联络,是一种本事。而陶萄在这种事情上显得很有天赋,她总能不动声色地笼络人心。

陈路也好,周加西也好,现在的陈贤也好,都是一样,接触过一段时间,便把陶萄当成了特别关照的小辈。

翻开了试卷的一角,只见陶萄的字写得很有特点,写得很清晰,也很工整,她字的撇和捺一个极短,一个极长,看起来带着点乖张,然而勾连却又分外认真。

整张答卷都写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多余的话。

陈贤越看,表情越是惊讶,到最后他满脸震撼。

他朝窗外看去,此时陶萄的背影出现在雪地里,并稳步远去。

多少有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意思在。

195. 不鸣则已(看作话) 2.14更新……

陈贤不信邪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他目光快速从她的答案上掠过。

后面的案例分析也是, 陶萄写得满满当当,普通的本科生期末考试最多有两道案例分析,而陈贤出了五道。

按照陈贤原本的估计, 陶萄应该会答得还可以, 大学也好, 研究生也好, 写这种试卷, 最后都是一堆理论加观点的拼凑, 甚至也能分小点答题。

可是陶萄的答案,一眼看过去, 几乎没有废话, 逻辑清晰, 字里行间透露出她的理解和个人风格,有些像小论文。她的分析一针见血,干脆犀利。

陈贤本来要去开会,但是当下却从包里拿出红笔, 就坐在教室阅卷起来。

回到家的陶萄接到了陈贤的电话, 听着陈贤声音中的惊讶,陶萄道:“陈老师, 这是应该的。”

陈贤原本有很多问题想问陶萄,比如她之前是否有基础,在家看的事什么教材,是否有别的老师教她等等, 然而被电话中女孩的一句平平淡淡的“这是应该的”堵住了嘴,陈贤失了声,原本的疑惑就好像被卡在了喉咙里一样。

轻描淡写的一句”应该的“,便概括了她着两个月以来的“艰苦跋涉”。

陈贤知道, 这过程绝对不会简单,但是陶萄似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像她本该如此。

挂断了电话之后,陈贤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正因为知道这件事情很难,陈贤才透过这个试卷,窥见了女孩的一点个性。

沉默而隐忍,她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把什么事情都认真做好。

对她而言,别人的认可和夸赞并不是那么重要。她有自己的一套态度。

大声希音,大象无形。

一种返璞归真的奇妙层次。

像是木鱼被敲击时,那种闷闷的,但是又利落的声音。

而她如同木鱼一样,内在形成了空腔共鸣,不断地沉下去,不断地学习和生长。

最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晚上回家之后,陈贤把陶萄送他的礼物送到了自己女儿手中。

陈皎听到时陈贤的学生送的,原本兴致缺缺,然而打开礼盒后,她看到里边徐记胭脂铺的新年烫金logo,瞬间高兴得一跃而起:“这是徐记胭脂铺的新年礼盒!爸爸!这也太好了!”

陈皎兴高采烈的样子让陈贤也跟着高兴起来。

“你喜欢这个礼物嘛?”

“特别喜欢,不过你的学生是谁啊,这个礼盒很贵的,贵就算了,一般有钱也买不到。”

听陈皎这么说,陈贤也有些诧异,因此心中愈发觉得陶萄这个女孩礼貌周到。

“你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帷幄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