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首,上好的千里驹,此时伸不开手脚似的,磨蹭在马车旁,与慢吞吞的马车并驾。
相思听见动静,掀开帘子问了句:“徐将军,何事?”
城外十里,城门遥遥,其实连个模糊的轮廓都看不到,徐衍觉得她的婢女怕是赶路昏了头。哪里看得到城门。
即便徐衍目力超群,也只能看到路上溅起的尘雾,像是有快马从很远处奔驰而来。
不过,他一直和京城有书信来往,如今都城尚在管控,严格限制进出,更不可能有大批疾驰的军队在路上奔跑。
即便是自己,有在城中纵马的特权,可靠近城门也得缓行。
徐衍心思稍一活络便明了。
必是陛下亲自来迎了。
竟然迎出来这么远。
陛下自有陛下的道理,但陛下确切是不太沉得住气,明日早朝,不知道又有多少进谏的折子,下了早朝,大臣们七嘴八舌,又要给陛下添几桩罪名。
不孝不悌,残暴不仁……
沉迷女色?
也算不上沉迷,陛下就中意这一个,可两年前弄丢的时候,陛下做了许多荒唐事,颇为出格,闹得二皇子和四皇子很是欣喜,以为他终于疯了。
如此一算,也称得上沉迷?
日后史书上,三小姐怕是要被那群老头子写成祸国的妖后。
徐衍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那蔡家的父子如今还在文华殿,陛下不仅沉不住气,还小肚鸡肠,吃醋吃得明目张胆,那可是读书人。
惹什么不好,惹读书人,以后茶楼酒肆,指不定要编排什么呢!
徐衍没告诉三小姐陛下来了,这一路上,三小姐一句都没问过陛下的事,恐是真的芳心他许了,若是真的心系蔡小公子,他怕三小姐知道陛下公报私仇,更恨陛下了。
这事交给陛下去烦恼吧!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
徐衍弯腰道:“前面有处清净荫凉的空地,请三小姐停下稍作休整片刻。”
相思疲累至极,饶是徐衍备了最好的马车,也难抵消长途跋涉的苦楚。
她点点头,轻声道:“好。”
马车徐徐前行,马踏声也越来越清晰。
念春要探头去看,被听夏制止了:“你安分些吧!到了皇城根,自是什么都遇得到,徐将军说他来接三小姐旁人都不知,莫要给小姐添乱了。”
念春这才作罢。
那马蹄声贴着马车而至,相思隔着帘幔问了句:“是何人,可需要我们让路?”
徐衍“额……”了声,不知如何作答,片刻后:“三小姐请下马车。”
马车停了。
对面一队快马疾驰而至,打头的那人着一身玄衣,剑眉飞扫入鬓,神色冷峻而威严,这边立马就要跪,他一抬手,比了个嘘声的手势,两边顿时都静悄悄的拱手肃立,没人敢发一言。
李文翾翻身下马,步履如飞,披风在身后荡起,随着他在马车站定的脚步,缓缓垂落在身侧。
相思掀开帘子的时候,他正朝她伸手,安静看着她。
他一路疾驰,喘息都还未定,额间沁了薄汗,连声音都带着些微的嘶哑:“孤来接你。”
第三章
离别时,相思走得仓促,那时林党贪墨,祝家牵涉其中,太子出面把堂兄祝嵘从刑部又提回了大理寺问审,刑部背靠皇帝,大理寺则大多听命于太子,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尽管谁都知道,这事和堂兄并无关系。
皇帝只想找个由头拔除祝家最后一颗钉子。
堂兄才学过人,苦于是个病秧子,于皇室来说,能有多大威胁呢?
但大约祖皇帝靠着祝家起势,而这王朝来得不甚体面,于是历代皇帝都倚仗祝家,又忌惮祝家,到了相思父亲这一代,已然是门庭零落,空余表面荣光了。
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皇后母家子孙寥落,日渐式微,以至于急于拉拢赵氏,而赵祝又是死敌,偏太子对祝家颇多护佑。
别人都觉得,太子是因为未来太子妃才处处护着祝家,亦或者谋求来日祝家的助力,其实相思知道不是,他不是那样的人,可猜忌一旦形成,罪名便已在揣度者的心中。
那时堂兄是她在京城为数不多的亲眷,每逢初一十五,兄嫂都会来探望她,带些家乡的吃食,并一些民间奇巧的玩意儿,知道太子待她多好,堂兄入狱之时,嫂嫂却并没张口求过一字,祝家人,向来是有些骨气的。
太子却并未袖手旁观,他却也不是明哲保身的人。
相思整日里沉默不语,心中盘算良多,她知一切不是他的错,亦不是自己的过错,可到底她的存在,是个错。
朝中低迷了许久,皇帝与太子置气,削减他的军权,也在打压他的党羽,为了警告他,君臣有别,这天下,终归还是他的天下。
祖皇帝建国之初其实颇为狼狈,遗留诸多隐患,各地呈分裂之势,到了长宁七年的秋天,收回最后一块儿失地,这天下,才算是彻底一统。
皇帝终于龙颜大悦,连带着对太子都温和了几分,也生出些慈父的感慨了。他希望太子能服个软,这天下,终于是要交到他手上的。
父子两个,何须争斗。
宫里大摆宴席,庆祝这盛世。
相思列席在几位公主旁,却高兴不起来,隔着屏障,遥遥去看高座上的太子阿兄,他年长她几岁,可到底年轻,意气风发的表象下,难掩龙困浅滩的郁气,拧着眉,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
姑母说,太子这个年纪,连个侧妃都没有,皇后已经不满很久了,她想塞个本家的侄女给太子做妾,被太子拒绝了,又想做主娶赵家的嫡女为侧妃,但太子和祝家走得近,又极看中祝相思,这事俨然也不成。
“你留在这儿,碍了许多人的眼。”姑母眉头紧皱,许多未尽之言,都掩在那愁容中。
相思何尝不知。
满目浮华里,她安静坐着,倏忽觉得这样热闹辉煌的皇城,仿佛从来都不属于她。
皇室的儿孙献祝词,相思也被推着上前,她说了什么,自己都记不大清,她虽安静沉默的时候多,可到底跟着太子一同进学的,嘴并不拙,称颂毕,皇帝龙颜大悦,要赏。
这就是君,是赏是罚,全凭他的心情。
陛下这些年,只想听他想听的,越发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了。
阿兄的抱负,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施展。
相思不知道。
她只是个被养在富贵里的女子,可虽无能为力,却也懂得有时候退即是进。
她伏地叩拜请别的时候,高座上独酌的阿兄,分明额头青筋凸起,徒手捏碎了琉璃盏。
两年里,相思始终不敢回首当日情景。
她始终,始终是怕他怪罪她的。
朝中诸多头疼的事等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