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


(注:不进娱乐圈,投资大佬发家路。有感情戏,本文男主不是原文的假少爷。)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一更)

◎。◎

对于长寿的话题, 感兴趣的可不只是嬴政。

朱元璋瞅着水镜立刻冒出疑问,为什么是始皇帝有超前的天文知识就能长寿?

咕咕是不是偏心眼?凭什么自己就不行了!

不过,咕咕不知道水镜投放到大明。

秦始皇能不能学到不好说, 自己能光明正大地偷师长寿秘诀了。

朱元璋怀着一丝窃喜, 继续看了下去。

水镜:

【聊天文知识对长寿的影响, 就要从古代对于天文学的定位说起。

古人重视天文吗?

这个问题搁在几十年前, 必定有国人不自信地认为古人不重视天文。因为古人不重视,导致当代发展落后。

彼时,中国对于太空探索尚不在国际前列, 而不可能幻想以购买代替自主研发,那必会遭到外国多方势力的重重技术封锁。

在百废待兴中,凭着我们自己的本领在航天领域闯出一片天来。

经过几十年科学家们不停地努力奋斗, 也依托于国力的日益强大,如今中国迈入了航天领域的国际第一梯队中。

我想没人会说航天没用就是去天上看星星之类的杠精言论。

单说一条“掌握了航天技术, 也意味着具有发展弹道导弹全球打击能力的基础”, 你说它重不重要。①

话说回来,古人重视天文与否的问题, 从帝王将相层面来看, 是一直非常关注。

要意识到的是古代对天文的研究与现代不同, 其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等都有差别。

帝王为何重视天文?是他们好奇苍穹之上星辰的演化过程?

那可能占极小部分的理由, 但绝非根本原因。根源是古人认为政权天授。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君权天授”与“天人感应”,但在他之前早就有了此种观念。

《尚书·泰誓》:“天佑下民, 作之君, 作之师, 惟其克相上帝, 宠绥四方”。

秦始皇命李斯在传国玉玺上刻了“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由此可见, 至少在先秦就有了上天赋予人间帝王以正统政权的思潮,而这种理念也传播至民间。

如此一来,天象变化对于君王来说就非常重要,那代表天意在改变。

各种天象被赋予了不同含义,区分成为吉凶两大派。

为了掌握天象变动,对其观测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天文学成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学科,且设有特定部门管理。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明清时期的“钦天监”。

往前回溯,它有着不同名称。宋元有司天监,隋唐叫太史局,秦汉有太常所,而在先秦此类官员称之为太史。

在不同朝代的不同年代,其名称或职能亦有所更改。

总体而言,随着朝代更迭,这一类官员的职位从最初位于核心部门渐渐变为身处清水衙门。

先秦时期,太史的地位很高,职能范围很广。

编写史书、管理国家文献、任命大臣、掌管祭祀、演算天文历法等等,这些人似乎是无所不能。

秦汉改制,太史令的权力被极大缩减。主要任务是编写史书与演算天文历法。

等到了东汉,史书也不用编写了。往后历代基本只要搞一搞天文历法相关研究。

天文官员的权力在缩小,并不意味着天文对于皇权的重要性减弱。

钦天监这个部门变得越发神秘,它所处理的事务被盖上了机密标签。

因为天象代表的吉凶变化会引起民心动荡,而皇帝要确保观天术不可为外人所用,以防引起天下动荡。

《旧唐书》就有记载,给司天台官员上了一层保密属性。

大致说:司天台负责占卜吉凶是国家机密工作,近期听说其中官吏多与朝廷其他官员以及番邦人往来。这不行,需要明令禁止,让御史台随时查访。②

此类命令不仅限于唐朝,比如明朝也有类似的。

《通志天文秘略》是明朝钦天监的天象占卜专用书籍。

现存万历年的手抄本,而在开篇写有洪武七年的序章。其中提到“此本只可传灵台,勿传人间术家”。

天文知识是统治者的机密,民间不可得,而且一般官员也不可得。这样才能确保天授君权的神秘性与正统性。

世间事多有两面性,极少情况下能让人独享好处而丝毫不沾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古代皇帝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以天命所归区别帝王们与芸芸众生,帝王获得特殊地位,也就逃不开天象变化所带来的附加意义。

天降祥瑞固然好,但天总有不测风云。

凶兆天象比好兆头多,往往被联系到上天对帝王与统治阶层的不满上,这就会引发朝局不稳。

比如彗星袭月、白虹贯日、太白经天等等,这些都是人间要发生灾祸的征兆。

现在请听题。

有一位帝王人年近半百,很有“福气”地接连遭遇荧惑守心、星坠为石、石上刻有不祥字迹的奇异现象。

看视频的诸位,把这位幸运儿的名字打在屏幕上。

哪怕不知道这段历史,你们也能联想到他是谁。小孩子坐的那一桌都知道了,谁家天下二世而亡?

让我们脱口而出——秦始皇嬴政。】

水镜前,嬴政面无表情,心中翻江倒海。

在死后被鲍鱼覆尸足够惨了,而他在死前居然还要遭受这一连串的重击吗?!真是死不瞑目了。

不过,今天没有天崩地裂的覆灭感。

上个月,遭受了胡亥灭秦与赵高谋逆的冲击,他的抗暴击能力已经飞速提升。

影像开始时,咕咕说了超高天文知识能延年益寿。

换句话说,这些异常现象所代表的凶兆应该能被化解吧?只要懂得化解之道,就不会愤怒、狂暴、不安了。

另一个世界,朱元璋对着水镜,表情有点古怪。

终是憋笑没憋住,大笑出声:“哈哈哈——”

行了,他不羡慕了。

咕咕偏心就偏心吧,长寿秘诀要用遭遇如此天象去换,他要不起。

水镜:

【根据《史记》,嬴政死于始皇三十七年,而这些异象出现在他临死前一年,那时嬴政是什么样的身体情况与精神状态呢?

这就要从始皇二十八年说起了。

那时,嬴政四十周岁。

四十而不惑,这年他第二次出巡,遇上了术士徐福,命徐福出海找仙山。

在遇到徐福之前,嬴政有没有寻仙求长生的想法?

个人以为是有的。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尽管秦不似楚重巫术,但不会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