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是好的。就算做不到代代相传,但至少能藏个一二十年。这种情况下,必是更愿意购买质量更好的买雕版印刷物。
相对而言,活字印刷在印品的美观上就欠缺很多。
就连最基础的字体对齐也常有问题。
每一个活字是单独制作,印章的大小上如何保持完全一致?用药水固定活字时如何保证位置在一条直线上,不会发生脱落移位等问题?
精益求精,当然能制作出印刷效果尚佳的活字。
然而,一套活字少则三四千,多则数万。这比刻一套雕版的成本更高,小作坊负担不起这样的活字成本。
没了成本优势,活字印刷术还存在一个极大的劣势。
雕版是整篇刻字,它无需排版。活字却要增加检索字体逐一放入板框,再进行核查的步骤。找字费时,人工费用增加。
朱元璋一点也不意外活字印刷术因此被冷遇。
就听水镜播放: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宋朝却没有得到重视,雕版印刷仍旧统治印刷界。
沈括在《梦溪笔谈》写出原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字印刷术胜在灵活,但它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间,很多时候没有对应需求。大多刊印物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不似现代每天有新的海量资讯充斥媒体。
当时的读书人更追求印刷品的艺术美观性,自然而然不可能舍雕版而用活字。
那么有没有例外情况出现呢?
有。
元朝疆域辽阔,多语言体系并行。
对于更新频次高的官方文书,需要能灵活排列组合成文的活字印刷术,那比雕版便捷得多。
明清两朝,邸报发行量增加。与传统的经书不同,邸报每期内容不同,而且每一期更新间隔日期较短。这就要用活字印刷能更降低成本。
与邸报相似的印刷品还有通俗话本。这类小说在长久收藏的价值上降低,但因易读性与娱乐性,它的受众面变得更广。
私人书铺以活字印刷刊印通俗小说,不求制作精良,只求薄利多销。
由此可见,对于印刷术的选择,在成本优势不明显之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东方,雕版印刷术的统治地位维持数百年,它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知识体系需求与认知的双重固化。
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科举体系,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无法再迸发出日新月异的思想火花。
印刷术随着宋元的战争与贸易渐渐传入欧洲。
初时,欧洲对于印刷术的需求也不高,雕版印刷足以满足少量识字人群。
十五世纪中叶,德国的谷登堡发明了铅活字版印刷机。
不是印刷术,而是印刷机。机械的投入使用,极大提速了效率,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不同于汉字表意的特性,欧洲使用的拉丁语族为表音文字,单个字母数量远远低于汉字。
这个特点更容易发明出一种机器,以机械方式将数量有限的字母排列组合去印刷书籍。
欧洲使用机械印刷术,与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揭开序幕相辅相成。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更新,对于知识的渴求也日益加深,对各种书籍的需求不断上升,反之也促成了识字者越来越多。
由此,活字印刷术在欧洲逐渐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
命运之轮启动初时,东方大陆对此知之甚少。
当量变引起质变,才赫然惊觉工业革命到来,颠覆数千年的世界旧秩序。
活字印刷术,在十九世纪进一步发展出了个人打字机。
打字机貌似没有任何杀伤力,像是文字本身或许无罪。但别忘了使用它的人群会发生冲突战争,随之而来,源于西方的傲慢文字等级制度出现了。
傲慢于何处?
现在先看一张英文打字机图片,其键盘与我们今天惯用的电脑键盘布局类似。直接敲击二十六个字母的按键,组合排列后就能用油墨打出一篇文章。
那么,你能想象出中文打字机模样吗?敲击中文键盘,如何直接打出一个又一个中文。】
朱元璋紧紧蹙起了眉头。
番邦文字的单个字母很少,这些零件数量能搞在一台机器上。汉字却以几万计数,如何做到在一台机器上,按下一键就能打出一个字?
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
朱元璋着实想象不出如何参照英文打字机结构, 去发明一台对应的中文打字机。
他喊出了暂停,没有立刻往下看视频听答案,而是启动第二次紧急传召。
当咕咕提起印刷术传入欧洲, 在十五世纪中叶由德国人制作出活字印刷机, 他就知道大事不妙。
活字印刷术从宋朝到清朝一直在中国呈现停滞不前的状态。欧洲却发明出机械代替了人工活字排版, 而且被广泛大面积投入应用中。此消彼长的不只是印刷技术, 更是藏在印刷术背后的惊涛骇浪。
比如最浅的那一层。欧洲识字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却一直保持不变。
一两年尚无差异,一两百年后就会沦落为整个国家也数不出几个能与之抗衡的人物。
想要再赶超, 其代价怕是要付出数以千万计的人命,更要以百年计的受制于人被压制,这还是保守推测。
朱元璋当即引起了重视, 立刻召开第二次紧急观影会议。
本次叫来二十人观影,比上次观看小冰期视频更多了八个人。
等众人到齐, 先把《字的那些事》播放的内容概括讲述一番。
这就指着水镜暂停在英文打字机的画面问:“对比番人的机器, 你们怎么觉得中文打字机该如何制造?”
好问题,真把在场这些人给问住了。
一时间, 上书房内静寂无声。
且不提有八个新来的第一次见到水镜正处蒙圈状态, 其他水镜的知情者们对着镜面上的英文打字机也愁眉紧锁。
朱元璋并不意外无人回答。
在座的各有什么本领, 他一清二楚。这里可没有市井话本里的墨家隔世传人, 也就不存在能突然精通机关术。
即便如此,还是要听听众人想法。
这就抽了姚广孝提问:“道衍师父可有什么好点子?”
“贫僧惭愧。”
姚广孝能说出如何改造布局北平城令其成为新的京师, 但对于中文打字机的问题没有好主意。
“倘若只求做出打字机, 是能借鉴活字印刷术的灵感。刻出常用字, 将按键做成罗盘状, 需要哪个字就转动圆盘到某个位置按下按键。可是……”
“可是”什么?
前几天使用王祯木活字印刷术刊印的《王祯农书》试印本, 前一百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