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算是开了眼界了,收获也颇丰。”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去听他那些宝贝磁带了。
到上海后,他们分道扬镳,远夏和马建设回越城,刘杨则坐车北上,回北京,尽管内心有太多的眷恋,但也知道,有些事是命中注定不能圆满的。
远夏和马建设回到越城,两人没有分开摆摊,而是一起出摊,今天帮你卖,明天帮我卖。
两个人摆摊方便看东西,再来如果碰到执法队,两个人也方便逃跑。当然,这都是以防万一,不能不防。
尽管未雨绸缪,但他们一次也没碰到执法队,可见政策是真放宽了,地方政府也知道,个体经济能改善民众生活,增加收入。
东西很顺利就卖出去了,尤其是磁带,五块钱一盘都有人要,看来识货的人还不少。
远夏留了几盘磁带给郁行一,郁行一尤其喜欢罗大佑的《恋曲1980》、《光阴的故事》和《童年》,还琢磨着要买把吉他来学一学呢。
卖完东西,远夏和马建设一起回了肃阳。
马上就要去建宁上班,趁着上班前好好陪陪家人。
远德厚对孙子分配到建宁倒是没什么失望的,在他看来,建宁是市里,总比肃阳好吧,吃的又是商品粮,捧的是铁饭碗,没什么不好,只要是正式工作就行。
远夏听爷爷这么说,心想,将来他辞职出来单干,千万不能告诉爷爷,老一辈人对铁饭碗执念可不浅,要是知道自己主动丢了铁饭碗,恐怕会急出病来。
远冬对远夏去温州进货没带自己分外遗憾,远夏也没法带他去,那时候他还没放暑假呢。
远冬说:“等我上大学了,暑假我自己去。”
远夏说:“别老想着赚钱,好好读你的书。给你带回来的书会做吗?”
这次从上海回来的时候,他特意去了一趟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奥赛书,这年头学习资料可不好买,太少了,也就是上海的书店才有。
远冬说:“有些会做,有些不会,我慢慢琢磨呗。”
远夏笑着说:“你要是都能做了,没准还能考个清华北大呢。”
远冬笑嘻嘻地说:“真的啊?那我一定要把它们啃下来。不过我还是想去复旦读书。”
远夏说:“清华北大不比复旦好?”
远冬说:“我不知道啊,清华北大我没看过,不知道啥样,但是复旦我看过了,我非常满意。”
“清华北大作为国内最好的大学,肯定要比复旦强啊。要不我赞助你一把,去北京参观一下如何?”远夏盘算着,这会儿刘杨应该到家了吧,给他写封信试试好了,让他帮忙接待一下远冬。
远冬听见哥哥这么说,十分激动:“哥你让我去北京玩?”北京啊,祖国的心脏,全国人民都向往的首都,他也能去玩吗?
远夏笑着说:“你一个人,敢不敢去?”
远冬说:“有什么不敢的!不过去北京肯定花很多钱吧。爷爷肯定会心疼钱的。”
远夏说:“那就别让爷爷知道。这样吧,等我上班之后,你过来找我,就说去我那儿玩几天,然后你再去北京。”
远冬跃跃欲试:“好。”
于是兄弟俩就这么说定了,八月份的时候去北京玩几天。
7月31日一早,远夏搭了马安民的顺风车,去建宁报到,远冬也跟着一起去玩。
马安民正好要去红星钢铁厂拉钢铁,他还想去看看已经去那边上了十来天班的马建设。
马安民忍不住感慨:“上次你坐我车去建宁,还是带小秋去看病吧?真快啊,你大学都毕业了,要去建宁上班了。”
远夏想起那些事,也颇多感慨,是啊,真快啊,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竟然还会去建宁上班。
不过不管怎么改变,他缔造工程机械王国的心愿和目标始终都没改变。
第50章 上班
拉货多年, 马安民对红星钢铁厂有一些了解,一路上给远夏讲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红星厂比我们厂要大不少,有一两千职工吧。厂里的福利待遇挺好的, 听说逢年过节发的东西特别好, 优秀员工还会奖励黑白电视。”马安民只是去红星厂拉货, 对工厂具体情况并不太了解, 他听到的也就是这些小道消息。
远冬惊叹:“哇, 真有钱啊, 居然给发电视机!”
马安民笑着说:“说不定过两年你哥也能捧部电视回来呢。”
远冬嘿嘿笑:“哥, 你可以吗?”
远夏摊手:“我说了不算啊,电视机又不是我发的。不过我会努力赚钱买电视机的。”
他现在也不是买不起, 他的存款已经近万了,一台电视机只要几百块而已。
他没买,一是因为需要电视机票,正规渠道他拿不到票, 二是也觉得没有买的必要, 弟弟妹妹还在上学,这个年纪多读书,少看具象化的图像, 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马安民所知的信息有限,一切都得等远夏亲自去观察了解。
到建宁之后,他们先去水利局找马建设, 远夏也要去认个门,告诉他自己来建宁了。
不过很不巧,马建设不在单位, 他到下面的水电站学习去了。
马安民听到消息, 有些遗憾:“没碰到建设, 只能下次来了。”他很想知道儿子在新单位适应得怎么样,工作是否应付得来,同事待他友不友善。
远夏倒觉得挺不错:“叔叔,这是好事啊,他才来这么久,单位就安排他下一线,说明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像我们这种技术员,下一线是最好的,真正能学到东西。坐办公室是安逸,但技术员没有真本领,还是虚得很。”
马安民一想,顿时高兴起来:“你说得对!那我就放心了。我们去红星厂吧。”
红星钢铁厂位于建宁市东,再往东去,就是市郊了,这跟远夏预想的一样,这种重工业厂房,通常都建在比较偏僻的位置。
老远就看到了两个高耸入云的巨大烟囱,往外喷吐着滚滚浓烟。这个年代,人们看到它,不会想到污染,而会认为是先进的标志,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
远冬就看得啧啧称奇。
远夏对红星钢铁厂没什么印象,哪怕他以前自己开厂子造零件,也没从红星厂进过原材料,因为这里的钢铁档次较低,达不到他们零件需要的强度。
红星厂的钢铁只能用来生产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农具以及低端农机,还有盖房子的钢筋,这个年头普通百姓对钢筋质量没有概念,大部分都买不起钢筋,只要有就行。
马安民拉回去的钢铁,就是打造农具的。农机厂除了生产收割机、插秧机与耕耘机等,生产得更多的其实是锄头、耙头、锤子、铁锹等普通农具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