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张八九、九零年的电影,大量九一年的电影,和部分九二年的电影。重点是,这里没有一部于一九九二年之后上映的电影。
谨慎起见,我把偏屋所有能装东西的柜子盒子箱子都打开检查了一遍,确定再没有其他地方装有录像带,才接着想下去。
不出意外的话,潘家老大的放像机应该是九零或九一,大概率是一九九一年买的。他是个电影迷,几乎一部不落地看完了九一年上映的港台名片。而九二年时,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事,导致他离家后一直未归,他的电影爱好也因此停留在一九九二年。
又是九二年?今天九二年出现的频率很高啊。
我蹙眉,将九一年及以前的录像带放回去,单独审视那些九二年的电影录像带。发现这些九二年的电影里,上映日期最晚的是一部九二年五月末的动作片。也就是说,至少九二年六月份之前,潘家老大还好好的。
“……”
我再也想不到更多信息,只得抹抹脸站起身。一看点发现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连忙催促杜奉予上炕睡觉。要是明早二阳好些了,我们也早点回家。
第43章 掉魂16:群体智能
=================================
自从我负伤,活力就直线下降,晚上睡得比往常还早。
我本以为自己今天也会躺下就睡,可不知是认炕还是咋,闭上眼睛在被窝里滚了半个多点硬是睡不着。而且越睡不着吧,听老头那呼噜声就越像紧箍咒,震得我脑仁疼。
我寻思我和老头之间至少还有个杜奉予当隔音带,那我都睡不着,杜奉予肯定更睡不着。想到这,我伸手去戳杜奉予,想让他起来陪我玩会。然而无论我怎么戳,杜奉予都静静地闭着眼一动不动。
“你再不起来,我可要亲你了。”我凑到杜奉予身边小声威胁道。
“……”
我嘟着嘴凑到杜奉予脸边。
“……”
我靠居然真的睡着了?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听力吗?
我挫败地倒回炕上,闭眼又躺了十几分钟,随着窗外响起淅淅沥沥的雨声,意识反而愈加清明。
太闹心了……
我想起刚才在电视柜右边的抽屉里看见过手电筒,他家被橱里还有本讲虫害的农业科普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会书。想着,我就要坐起身下炕拿手电。
就在这时,天空猛一道闪电划过,将一个奇怪的影子映照在炕头墙上。半秒后,那影子便随着闪电的消失隐没于黑暗中。
“轰隆——”
“吱嘎——”
雷声轰鸣震耳,但我依旧从中听到了微弱的开门声和脚步声。
这是烧完拘魂码了,开门留缝呢?
“咔嚓。”
——下一秒,清晰的关门声传来。
又把门关上了?
不对,这是有人从外面进来了。潘立军?晚饭后他就开着蹦蹦出门了……可我没听见蹦蹦回来的声音啊。
我紧盯着那面墙又等了一道闪电,没再看到那个奇怪的影子后,便抬头偷偷打量室内。
没有多余的东西。
我见状立刻起身,像猫一样轻手轻脚地下炕,矮身摸到窗前想从窗帘中间的缝隙向外偷看。然而当我看到那道窗帘缝隙的形状时,顿时明白了之前投在墙上的影子是什么。
如果我没记错,那分明是一个正打着伞,弯腰透过窗帘缝向偏屋内偷看的人。
那也是潘立军吗?
我谨慎地在窗边观察半晌。确定院子里再没有其他异状后,才轻轻拉开电视柜抽屉取出那只手电,试了下电量,便最后瞄了眼窗外爬回炕上。
被橱里那本书已经很旧,好在封面虽碎得不成样子,内页却没有破损。
书中大部分篇幅都在讲种水稻时常见的虫害,可见这书至少有十到十五年的历史了。因为水位连年下降难以灌溉,现在我们这已经很少有种水稻的人家了,走到哪都是连绵不断的玉米地。
而关于玉米虫害的知识,我还都知道。整本书大致翻了一遍,最后停在虫灾那章细细看起来。
虫灾是害虫过量繁殖引发的灾害,绝大多数是蝗虫引起的。而蝗虫其实就是蚱蜢,也叫草蜢和蚂蚱。我出生后这几十年里从没遇到过蝗灾。甚至小时候大家都烤这玩意儿吃补充营养,有段时间一度抓不着了。
这本书上写道:
蝗虫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这类昆虫的特点是幼虫的生活习性与成虫类似,没有明显的幼虫期和蛹期之分。但因为幼虫不会飞,所以消灭蝗虫幼虫是避免蝗灾的最佳方式。
而蝗虫成虫后有两种体态,一种是人们在田野里零星见到的绿色单体形态,另一种就是蝗灾爆发时的黄色体态。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颜色,却是相同的品种。
这就要归根于蝗虫会分泌的一种叫五羟色胺的物质。
当一块区域内食物减少,蝗虫为了寻找食物四处活动,过程中就容易与同类发生更多肢体接触与碰撞。而这样的肢体碰撞,就会刺激蝗虫分泌五羟色胺。当虫体内的五羟色胺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将蝗虫从绿色单体状态变为黄色集群状态。将蝗虫由单体活动昆虫转变为群体活动的昆虫,最终大量集群导致蝗灾爆发。
有意思。
我撇撇嘴,继续将书页向后翻,发现‘认识蝗虫’这一小节后面还有块字很小的拓展阅读,名为‘昆虫的群体智能’。里面用寥寥几笔介绍道:
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许多种昆虫都会在特定条件下集群。虽然蝗虫群聚后会爆发蝗灾,但还有些昆虫集群后,会表现出超凡的群体智能特征。
当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大量聚集后,它们的群体将展现出远超个体的智慧。在没有中心控制、没有一只个体昆虫是集群领导者的前提下,群体中的每只昆虫成员会与伙伴高度联结,从而使所有个体都得到相同的信息,全成员合作进行各类复杂有难度的行为。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控制整个群体。
而想要让社会性昆虫从无知的单体转变为智能群体,除了增加它们的数量外,无需进行任何额外操作。量变引起质变,只要虫群个体数量达到某个量级,那只名为‘群体智能’的无形之手就将从虫群中崭露头角。在国外一些科学虚构小说中,也将这只‘无形的手’称为虫巢意识……
啪——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手电光却忽然灭了,房间顿时陷入黑暗。
我推了几下开关,发现手电依旧不亮,就想把电池倒出来咬两口。可拧开后盖后,手指却在电池槽里摸了个空。
“…………”
我脑袋断线两秒,下意识地又往里摸了摸。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