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敏却拿了茶壶去了厨房。
还以为是本家庭相册,但翻开第一页时,就是她的出生照。一团很小的东西,下边写了“六斤二两”。
下一张就是到了四岁,在老式影楼拍的,她还被涂了口红,扎了两个马尾,额头上还有一枚红印。
五岁时是她骑在一头石麒麟身上,大笑着,门牙都掉了一颗。
六岁时是与外婆在河边的树下,那时就有了野餐,铺了破旧的床单在草地上,上边放着像是馅饼的食物,还来不及摆造型,她就已经在偷吃了。
七岁时,她站在院子里,眼神中却带了拘谨,怯生生的样子。穿着纱裙,在躲避着镜头。
后来几乎每年都有一张,看得出来是过年时请了摄影师来家中拍照,她有张单人照。她一年比一年高,也一年比一年漂亮。
有一张,是高中。她还臭美地烫卷了头发,穿了件红色的斗篷,披散着黑发,像精灵一样在雪地里站着。
视线停留了很久,再翻过去时,他却愣住。是一张胶片,复古的风格,人像没那么清晰,穿着短袖的她,怀中抱着的泰迪熊就很明显。
他再看了眼时间,她那时应该还未读大学。
孙玉敏拿了添了水的茶壶走过来,看到他的视线停留在了那张照片,“那是她在去美国读书之前拍的。”
程帆抬了头,“这只熊是她的吗?”
孙玉敏顿了下,弯腰将茶壶放在了茶几上,再坐了下来,“是她哥哥送给她的。”
手中拿着这本轻薄的相册,程帆却许久说不出话。
看着他这样失态的沉默,孙玉敏问了他,“怎么了?”
“我......做错了一件事。”
孙玉敏没有问什么事,“能弥补吗?”
能吗?
“我不知道。”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现私人情绪,他合上了相册,“这个,能送给我吗?”
孙玉敏摇了头,“不可以。”
“能......”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开口,何时向人这么讨要过东西,“能给我一张吗?”
孙玉敏依旧是摇了头,“不可以。”
看着这样坚决而不讲情面的她,程帆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样的钝痛,彼此都在承受着,她们却无法去解决。
他沉默了下,却是什么也没有问,没有说,将相册递给了她,站起了身,“我还有事,先走了。”
孙玉敏起身送了他到门口,“你说的这件事,我会处理好。”
“要我帮忙,您尽管开口。”
“不用,该我来。”
“好。”
“程帆,”孙玉敏喊住了他的名字,“对她好一点。”
在跟林夏结婚时,她都没这么说过,兴许是此刻真把他当成了她的女婿。
“我会的。”他又补了一句,“我会对她很好。”
“好。路上小心。”
看着他上车离开,孙玉敏关上了门。
怎么能给你呢?
你有全部的她,而我就只有这些照片了。
第63章
戴奕这段时间上班心情简直是跌宕起伏,工作量是一回事,承担老板的情绪是另一回事。工作就是这样,纯粹的做事几乎很少,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很大程度的一部分是人事纷争。
在集团里,他是由老板亲自提拔上来的。在此之前,他就是个目的明确的人,我只对老板的利益负责,一定要让我的工作成果让老板看到。其他人,不重要。
这样做,肯定会让别人不舒服,这样一个偌大的集团里,派系林立,利益纷争多,遭遇嫉恨和算计都太过正常。但依旧是不重要。人要头脑清楚,是谁在给自己好处,谁能给自己最大利益。
在坚持奉行这样的工作理念很久后,他果然被老板看见了。这个位置,有更广阔的平台与资源,也会面对更多的糖衣炮弹,不用老板敲打,他都不会有丝毫松懈。
大部分时候,老板做事都没什么情绪。不可能没情绪,脾气上来了一样骂人。自己打拼起来的老板,没有哪一个会是好说话的人,就看他愿意用哪一面来对你。
这也没什么,工作本身就是如此。
这次老板也没太发火,更像是在憋着而阴晴不定。戴奕可以确定,老板这肯定是与林总杠上了,罕见到还是头一回。
戴奕当然见过林总,老板年前宴请高管,都会带林总一起过来应酬。林总家也有公司,人漂亮而干练,更是聪明的从不过问老板公司的事。
林总也为人幽默,去年吃饭时,她还调侃着老板,说你脾气这么大,可得给你助理多发点奖金。戴奕还没来得及开口,老板难得轻松的做派,反问了他,我脾气很大吗?
这两人情商都不低的样子,怎么还能闹这么久的矛盾,兴许有钱人在家也一样吧。
也似乎是和好了,老板会在月底前开始休假。
而在这么个关口,老板又突然飞了趟美国。这应当是私人行程,还是很紧急的。秘书帮忙订的票,请了当地的接送司机。可后来又改了主意,加了个去芝加哥的行程。
秘书和他说这件事时,他心里还嘀咕了下,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干什么。美国枪支泛滥成灾,此前的枪击案,凶手一人所持的枪支弹药,是许多国家一个正规陆军班都难以达到的火力配置,几乎是对平民无差别的屠杀。是不是天气太热,人容易暴躁到变态,最近美国各地是接连的枪击案,新闻都看得有点麻木了。
戴奕半夜醒来上厕所,再回去时一下子没睡着,就摸了手机刷新闻。看了几分钟后,又有了点困意,准备放下手机,可打到一半的哈欠突然止住,瞬间清醒了。
过去两天中,芝加哥发生多起枪击案,造成至少35人中枪,5人死亡。最新一起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在街头中枪,当场死亡。视频里是市长在喋喋不休地表示,我们绝不容忍这种暴力行为。
按照预定地行程,这个时间,老板应该还在芝加哥。
一个城市有那么多人,随机发生在一个旅客身上的概率很低。但戴奕还是连忙发信息给老板,等了许久没有回复后,他直接打了电话,但无人接听。
他又紧急联系了帮忙购票的秘书,问航班信息,飞机还有两个多小时就将起飞,此时正是值机时间,不应该联系不上人。他让秘书打电话联系那边的机场,询问乘客有没有办理登机。
挂了电话后,明知可能性极低,这么远的距离和时差,一时联系不上也正常,但他还是有点慌。
头脑却保持着冷静,他没有打电话联系林总,人一急就容易发生意外。别老板没什么事,就是手机没电了,老板娘急的出了点事,最后还是他倒霉。
现在是凌晨四点,如果到中午都联系不上老板,他再打电话给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