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点头。
昨日大阿哥的伴读扎尔图被遣送回家以后,脸上伤没好屁股又挨了一顿揍,康亲王还拎着他负荆请罪,最后连伴读的位置都归了其胞弟巴尔图。
四名伴读才不想落到那般。
他们很有眼色劲, 纷纷说起自家兄弟的趣事, 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让四阿哥也是大开眼界,啧啧称奇,忍不住也说起兄弟几人的囧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直到负责授课的中年师傅推门而入。
所有人的声音戛然而止,带着好奇打量这位师傅。
四阿哥有些紧张的挺直背脊。
胤祚眨眨眼,立马认出眼前人来。
来者不是熊赐履,而是汤斌!
汤斌也是胤祚的老熟人之一,在胤祚曾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那一世,汤斌便是他与四阿哥的师傅,还曾因自己太过努力,而向汗阿玛上奏,请汗阿玛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
当然那一世的自己没有接受。
现在想来,胤祚还是很感激汤师傅当时的进言。
而汤斌环视室内,也很快注意到胤祚。
坐在板凳上,脚尖还够不到地,肩膀也要比四阿哥矮一截……这是哪位皇子?
汤斌很快想起熊赐履的吐槽。
他嘴角上扬,温声询问:“六皇子殿下?”
胤祚点点头,乖巧地回答:“是的哦。”
汤斌没有被胤祚安静的外表所蒙蔽——能在上书房任职的,都是康熙精挑细选出来的学者。
他们学识渊博,品性端正,对皇子学业也极为上心,因此汤斌和熊赐履一般,同样不允许六阿哥打搅到四阿哥的学业。
他恭声说道:“六阿哥尚未到上书房读书的年纪,还是先回去吧?”
胤祚才不会走呢。
他立马扯出康熙当大旗:“汗阿玛说的,允许本阿哥在这里的哦?”
汤斌微微一愣,眉心微锁。
四阿哥站起身来,帮胤祚解围:“师傅,六弟说的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汤斌也只好让胤祚呆着。
不过和四阿哥坐在一起总是不行的,汤斌使人搬来桌椅,摆上文房四宝和书本,最后笑眯眯的看向胤祚:“六阿哥,还请到这里来坐。”
胤祚:…………猫猫懵圈。
眼见汤师傅大有不坐好就将自己拎出去的架势,胤祚很有眼色劲的挪到新位置上。
反正这个位置也就在四哥隔壁呀~
胤祚的双手摆在膝盖上,乖巧的模样让四阿哥忍不住多看一眼。
今天的胤祚,和平常不一样?
四阿哥疑惑一瞬,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本上。
汤斌看了看眼神灵动的六阿哥。
要是六阿哥能够乖乖的,不吵不闹,甚至还能听讲的话,他也不介意多一个的。
要胤祚听到汤斌的幻想,非得大笑出声。
就汤斌如熊赐履一般,先自我介绍一番,随即稍稍了解四阿哥的进度的这点时间,胤祚的双眼已然开始上下打架,哈欠更是一个接一个。
胤祚提前选择好一个舒适的姿势。
他双手交叠搁在桌上,肉嘟嘟的脸蛋陷入同样肉乎乎的臂弯里,准备开始今日份的打瞌睡。
胤祚的眼睛渐渐合拢。
就在他与周公打了个招呼,并想继续谈谈心的时候,一阵清脆的声响将他从梦中拉扯回来。
胤祚迷迷瞪瞪地睁开眼:“……唔?”
汤斌笑得宽和:“六阿哥,上书房里不准睡觉。”
胤祚不服气:“可是我是来陪四哥的?又不读书,睡觉觉也没事吧……?”
汤斌笑容不变,伸手示意门口。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动作却是将他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想睡觉,得出去。
胤祚的脸颊缓缓鼓起——这个汤师傅和记忆里的不一样哇!
记忆里的汤师傅宽和又温柔。
别说盯着自己学习了,更是苦口婆心的劝导自己,要是自己在课堂上打个瞌睡还会贴心的拉上帘子,蹑手蹑脚的离开,让自己好好睡上一个美觉。
哪里像眼前的汤师傅哦?
眼见着汤师傅双手抱胸,大有自己说要继续说就将自己拎出去的架势,胤祚瘪瘪嘴:“不睡就不睡。”
汤斌满意颔首:“很好。”
胤祚脸蛋气成了河豚,他努力支棱起双眼,试图赶走瞌睡。
偏偏周公不信邪。
他亲自赶来寻觅胤祚:“胤祚小弟,昨晚的茶话会咱们还进行到一半?赶紧过来继续吧?”
胤祚打了个大哈欠。
汤斌的声音渐行渐远,周公的声音越发响亮。胤祚的瞌睡如潮水般一阵又一阵的涌上前,让他的小脑袋忍不住一点又一点。
不行不行不行!
胤祚猛地打了个激灵,再次睁大双眼。
时而瞌睡,时而精神的模样很是搞笑。
别说四阿哥频频侧目,就是汤斌也忍不住多看两眼。
胤祚感受到汤斌的视线。
他突地睁大双眼:“胤祚没有睡哦?”
汤斌:“……”
他收回目光,眼角余光却是捕捉到六阿哥打哈欠的景象。
胤祚的眼睛又又又快要闭上。
这回他用双手撑住眼皮,努力将眼睛睁得溜圆。
渐渐酸涩的眼皮,渐渐泛起的泪水。
胤祚不得不松开手,放过自己的眼皮,同时再次迎来瞌睡的袭击。胤祚泪眼婆娑,哈欠连连,可怜的模样让四阿哥都有点点心疼,心不在焉的频频看去。
汤斌突然开口:“四阿哥。”
四阿哥猛地醒过神,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上。
胤祚也被吓得睁了睁眼。
汤斌深深看了四阿哥一眼:“下官刚才讲到哪里了?”
四阿哥脑袋里一片空白。
汤斌讲的是《大学》,可是刚刚讲到哪里?四阿哥支支吾吾半响也没得出个答案,汤斌微微叹气:“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四阿哥可知是什么意思?”
四阿哥松了口气,赶紧回答道:“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就得保持真诚恭敬……”
汤斌面色平静,并未指责四阿哥先前分神之事,而是示意四阿哥继续往下背诵:“很好,那接下来呢?”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四阿哥涨红了脸,慢慢往下背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汤斌的指尖轻轻敲击桌面。
他侧耳倾听四阿哥背诵,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是颇为满意。
三四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蓬勃的岁数。
这个岁数入学的孩子不愿专心研读的事,汤斌也是见怪不怪,甚至早有准备,反倒是四阿哥这般能够提前预习的才是少见。
汤斌心下满意,嘴角也渐渐上扬。
直到一阵小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