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


商队在这地儿还要休整几日,我遣人去打听打听,最近可否出了怪事,若能逮到小鬼的踪影,就一把擒走好了。”

他又虚心请教道:“这鬼倘若是抓着了,该送哪去?”

孙悟空道:“好说,你带来便可,到时候我传你一道门法,可唤来城隍,到时候让他们来处理。”

高长松听后哪能不高兴的,他恨不得蹦起来。

这让他高兴的是学到新法术吗?怎么可能!当然是孙大圣愿意将任务交给他,并亲自教导这事儿了!

又在心中感叹,孙悟空的本性是很善的,路过的神仙都不一定愿意帮人族解决这些事,他还是作为五行山下的囚犯被压在这里呢,不心生怨气也就罢了,时间久了,竟然愿意帮助同在山脚下的人族,几乎成为了他们的守护神。

高长松想到家中养猪的猪八戒,不由吐槽。

哎,同样是西游组合,这人品差的也太多了吧?猪八戒都干脆吃人了,相较之下,那孙悟空的操行真是好得不能再好!

当然,这或许跟猴子吃素、吃瓜果有关。

……

高长松先去看了下他种的小树苗。

小树苗已不大能来形容他购买的桃树,那都是星际品种,生长周期与寻常桃树不同。

首先,他买到时就是快速发展期的桃树了,其次,这种树结果的周期远比眼下品种短,一年可以结果两次、三次。

高长松喊来照顾的是当地的果农,对方并不清楚他的身份,也没有听说过高长松的名字——他的姓名在商人跟士大夫中流传得比较广。

为了镇住这果农,高长松准备了高速生长液,这种液体就仿佛观音的玉露琼浆,滴上一滴,就能使树木加速生长。

高长松在果农面前表演了一手,对方都差点跪拜他口呼神仙了,哪里能不帮他好好做事?

在果农跟磨喝乐的共同努力下,他播下的种子长成繁密的大树。

高长松想了下孙悟空说的话,既然是小鬼,那就很有可能惊动孩童或者附身在暗火低的人身上,他少不得跟当地的果农打听,看最近有没有出事。

结果听让高长松震惊的,果农回答:“最近一切安好,也没有小孩子被叫魂。”

这里就一亩三分地这么大,出了什么事,没两天人们就传遍了。

高长松听后也没有放松警惕,听说鬼只能晚上出来,白天不能出门,而且才从地府溜出来的鬼,哪有力气走远门?还留在这的可能性更大,没有小孩被叫魂只能说明对方的隐藏能力不错。

他犹豫地想,要不把白仙他们放出去一同搜索?

白仙别的不说,白日撞鬼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白仙:???

好在高长松是比较有良心的,他想了想,就白仙那个事故体质,还是别跟他说这件事了,自己多上上心吧,否则小事变大事就不美了。

他略有些郁闷,哎,其实能感觉到,大圣也不觉得这是件大不了的事,不就是捉一下小鬼,为民除害吗?可他都跟自己说了,不办得漂漂亮亮的,他都不想回去见大圣!

高长松打定主意,等到回去后,干脆发动一下两界山的商贾们,让人民群众一起帮他搜集信息吧!

*

此时的白仙,正吸高长松插的香火,吸得不亦乐乎……

高长松这的香火是商城专卖的,灵力充沛,滋味很足,最近又有新的改良,白仙咂巴嘴,硬吃出些新口味来,他吸得那叫一个如痴如醉。

当然了,美味的香火不仅他喜欢,别人也喜欢呀……

第158章

两界山脚下的城镇中,暗流涌动。

两界山是西番哈密国与唐的接壤之地,倘若不是有这座沟通阴阳二界的山在,保不准这里会跟陇右一样,成为短兵交接之所。

西番哈密国的鞑靼对唐人一点都不客气,无时不刻想劫掠一番,夺回自己的领地。只可惜两界山的山阴处面向鞑靼人,这阴面仿佛笼罩着不曾消散的迷雾,不少鞑靼人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不见了、失踪了,甚至有回他们向唐展开军事行动,有一支连队的人都在雾中消散,至此,鞑靼人才不得不放下他们的军事计划,从其他地儿向唐进攻。

对两界山的居民来说,这座山是帮助他们抵御外敌的天然屏障。

即便如此,唐朝的官府与百姓也没有放松。天下尚未平定几年,又有谁知道战事何时起?于是,在两界山脚下的这座边境小城中,府兵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府兵制?这里能用八个字来解释,说白了就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平时种田,征战时放下锄头握紧长枪,跟随将军南征北战。

听起来简单,实操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

首先,不是所有农户都能掌握精湛武艺的。虽说唐朝有点全民爱运动的架势,大部分子民能蹴鞠、开弓射箭,可业余爱好者跟专业人员间有着天堑一般的技术差别。

此外,府兵制有个大问题,就是要自备干粮跟武器铠甲。

别的不说,铠甲真是昂贵极了,寻常人谁能买得起?大丈夫当去建功立业,可这建功立业成本太高,不是人人能承受的。

因此,府兵制的对象多是富庶人家的子弟,甚至有官宦世家的。

可见,这年头兵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但因两界山跟鞑靼土地接壤,这里的兵格外多,城中人的祖祖辈辈许多都曾提起弯刀、守护家园。

他们给后代留下了尚武的精神,与价值不菲的铠甲。

林轩志就是府兵中的一员。他家在两界山当地颇有名望,原因是他家的每一代长辈都上过与鞑靼厮杀的战场,其中一些人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城镇,一些人没有。

某种意义上,说他家满门忠烈也没什么问题。

到了林轩志这一代,他们家男丁旺盛,林轩志又因体格结实高大,成为府兵中的一员。

唐代可不是看见一个人就拉走征兵的时代,他们挑府兵时条条框框可多了,又要求家境富裕,又要求体格健壮,可因每个人胸怀中都激荡着热血,想保家卫国、封侯拜相,征兵还是供过于求,尤其在这边关地界,人们更积极。

最近正是农忙时,林轩志跟其他府兵一样,除了常规训练外,剩下的时间都扎在田上。要他说,今年实在是一个丰收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中又喜添麟儿,真是只有喜事,全无坏事。

但不知为何,近几日他却遭遇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怪事。

这事儿说来也挺没头脑。

先说个大前提,古人重祖宗,家家户户都供祖宗的牌位,像林轩志这种满门忠烈的,那真是得大供特供,祖宗的牌位前常燃香火,此外四季时令瓜果也从不断绝,再怎么都要上一两盘新鲜蒸饼。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