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家里存在感不高,等杨嫣从梨县回来的时候, 两个姐姐就已经嫁出去了, 山长水远又兵荒马乱、连联系都很少,更谈不上什么感情。

王氏对这位继女的心情很复杂,说起来她和对方也没什么大的仇怨,但是王氏也深知“亲父女之间没有隔夜仇”,三娘去梨县这桩事多半要记在她头上。梁子结下了,要她盼着对方过得多好也不可能, 但是她也没有狠心到在这年月把人赶出去。

杨父气得哆嗦,但怒到极致、反而冷静下来,冷声, “去一趟也好,让她彻底绝了心思。”

王氏忍不住看了杨父一眼, 都闹到这地步了, 杨父居然还没断了送人进宫念想。

她心底是不太愿意杨父的打算,虽说她为杨家妇、一荣俱荣,但是这个“荣”要是那位和她不太对付的继女带来的, 自己的日子恐怕不会多好过。

王氏不由劝:“三娘那脾气, 进了宫是要得罪人的。”

杨父瞥过来一眼, 神情显得有点冷淡, “这宫里和朝堂一样,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那伊绍难道不是个小人?”

朝中想要他死的不知凡己,但那又如何?那是能替皇帝杀人的刀子,只要有一日陛下还护着,所有人见着他都得笑脸相迎,就算心底再怎么恨的牙痒痒,也得小心讨好着。

王氏被杨父这话问得一默。

也确实如此,只要能讨得陛下欢心,其他人的态度并无关紧要。理是这个理,但王氏只是想问“就三娘那个脾气,她会讨人欢心吗?”,但是一转念,这问题就变成了“三娘那张脸,她需要讨人欢心吗?”。

她禁不住想起了自己好几次撞见的场景,三娘指着人鼻子怒极叫骂,旁边有些个小厮丫头看得眼睛都直了。

王氏:“……”

就因为这,她也不知道整顿了几遍这继女的院子,把心思不正的一个个都揪出来发卖了,生怕闹出什么丑事来。随着这个继女的年龄渐长,事情变得越发麻烦。细数数,从人回来之后,她在这个不太对付的继女身上花的心思,可真是比亲儿子都多。

王氏决定略过这个话题,她转而道:“如今这北方兵荒马乱的,三娘又是长得那样,这一路上可不安稳。”

这次杨父终于绷不住表情,不知是恨还是气,或许还是有点稀薄的亲情带来的担忧。

他狠狠地捶了一桌,声音冷厉,“那又如何?!!这是她自己选的路!是我叫她去的吗?!!”

他算是看透了这个女儿了,有能耐、能耐却不用在正地方!

这次抓回来又怎么样?她心底存了念想,早晚都得闹出幺蛾子。还不如叫她见着了人,彻底死了心。

回得来,老老实实地走他安排的路。

回不来,他就当没这个女儿!!

想到这里,杨父终于忍不住使劲儿磨了磨牙,咬牙切齿:“裴五那个混小子!到底给嫣儿灌了什么迷魂汤?!!”

他好好的一个女儿,放着通天路不走,非得追着一个男人!

——就、为、了、一、个、男、人!!

许家皇帝的寿数从来不长,他的女儿又更年少,等笼络住了人、生个儿子……实在生不出来也没关系,就抱个没娘又身份低的养着。日后嫣儿当了太后,杨氏掌权,她想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非得追着这一个?!

*

应州。

城内刚经过一场战祸,因为是主将领兵趁夜奇袭、兼之城中有将领反叛当了内应,并没有出现伤亡惨烈的攻城战,反倒是城中巷子里有不少交战的痕迹。

喊杀声夜半而起、直至天明,故而到了晨起时分,百姓家中个个门户紧闭,生怕被破门而入。要知这年头、兵和匪也没什么区别,城池一破,家财就守不住了,有些个家中有女儿的,已经抱着人痛哭起来了。

好在应州百姓这次的运气似乎不错,街面上甲士虽是来回走动,但也只是清扫着战场,似乎是对那些破旧民宅里的仨瓜俩枣不感兴趣。

久经战乱的百姓却不敢就此放心,仍旧小心翼翼地趴在门缝上,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

张驴子靠在门边仔细听了一会儿,觉得自己似乎弄明白了原因,那位盘剥应州已久的先何刺史似乎做了件“好事”。这位何刺史听闻北边卫州的赵氏军有调动,也做了应战准备,他一方面传讯盟友求援,另一方面急命下属各郡县调集军资粮草准备据城死守。只是这命令虽是下了,却不想赵氏的先锋部队来得这么快,更没有想到自己手底下居然出了投敌的叛将,城破得猝不及防,正巧有一郡的粮草和犒军物资后脚就送来了。

这还有什么说的?

破城大军立刻将押送的人拿下、把东西分了,犒赏大军。

张驴子听到这些,只在心底大呼“万幸”,有这批犒军物资在,这些兵大爷们大概看不上他们的家底了。

过了会儿,又听外面似乎有像是将官的人交谈,说是上头的命令,要谁谁谁带着人去“接一接”这批粮草。

张驴子虽不识得那几个名字,但也彻底放下心来:去接粮草好啊,只要熬过了城破的这几日,就不用担心大白天的被破门而入、洗劫一空了。

……

潘德岳是领了“接粮草”任务的将领之一。

他运气不错,没走多远就遇上了一批押运队伍,护送之人几乎没做什么抵抗就被拿下。但是等粮食到手,潘德岳就觉得不对,再一检查就只剩连道“晦气”了。粮食里面掺着土,这里头能有一半能吃用的就不错的了。

就这样还想打仗?也怪不得蔡晟直接投了。

倒是搜出了一大匣子宝石和满箱金银,这群人想怎么蒙混过关那叫一个清楚明白。

潘德岳分出去一队人把这些东西押送回应州城,自己领着剩下的部众接着往前。

再缺斤短两也是白得的粮草,前应州刺史搞臭了自己名声给他们做好处,傻子才不拿。动作得快,不然等这些郡县反应过来把东西收回去,他们将军作为新任刺史总不好强抢。

潘德岳往西南方向看了一眼,对随从骑手道:“丰津有了,接下来就该是丹堰。咱们快些,早干完早回去,还能赶个晌饭。”

随行之人自然称“是”,一行人快马往前。

他们也是运气好。前应州刺史虽说必定会设个运粮的限期,但也不会严苛到一日之内还分个上下,这次倒是真的被他们赶得巧了,没过多久就拿下了第二支队伍。

潘德岳没抱多大希望检查了第二回 :好家伙,这丹堰郡守糊弄得比丰津还厉害。

人家是粮食里面掺沙子,他是沙土里面掺粮食。

心里正骂着人,去后面检查的小兵却匆匆赶回来,指着过来的方向“啊啊啊”了半天说不出句囫囵话来,手里乱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