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种庶务,江父自然不会管,开口让管事去给他在京城的同僚递帖子,说要出门访友。
江晚芙自然不会管长辈们的事,也轮不到她来管,只叫了阿弟,去了她的小院,姐弟俩许久未见,自然有许多话,且方才那场合,有些话也不好开口。
坐下后,惠娘端了茶水进来,很快退了出去,将门掩上了。
江晚芙这才有时间细细打量阿弟的模样,看着看着,眼睛有点湿了,江容庭原乖乖坐着,任由长姐打量,见长姐眼睛红了,却是立即慌了,慌张开口。
“阿姐,你别……别哭啊……我没惹事,真的,我听你的话,你不在,我也听话的。夫人送来的丫鬟,我一个都没碰,也没让她们近身伺候。在书院的时候,也尊师重道,没有不务正业。我也没和父亲顶嘴,外人面前,我从没说过父亲一句不是,你说的话,我都记着呢……真的,阿姐……”
江容庭说着,只恨自己嘴笨,茶也顾不上喝了,半蹲着身子,紧紧握着自家阿姐的手,小心翼翼道,“真的,阿姐,你要是不信,我喊云岩进来,你亲自问他,好不好?”
说着,真站了起来,打算去喊自己的书童进来。
江晚芙见状,拉住他,擦了擦眼泪,道,“阿姐不是不信你。”
江容庭听了这话,却没松气,反而越发小心翼翼了,他就只有这么一个姐姐,阿娘不在了,他要护着姐姐一辈子的,不能叫她哭的。
江晚芙擦了泪,情绪也平静下来,拉着阿弟起来,上上下下打量他,柔声道,“阿庭长高了。”
她从苏州离开的时候,阿弟仿佛还没有这么高的,不过过了几个月,像是抽条了一样。今日两人站在一起,江晚芙才惊觉,阿弟都比她高了。
江容庭一笑,虽还是小少年,可已经依稀看得出日后的风采了,姐弟俩的样貌都肖似母亲,不过江晚芙偏柔美,江容庭的五官雅致一些,尤其是眉毛,向上斜挑,添了几分少年英气。
他笑着道,“我只恨自己长得还不够高。”
他要是能长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早点护着阿姐了。
40. 第 40 章 醉酒伤身,父亲多保重身……
姐弟俩数月未见, 自是有许多话,尤其是江容庭,他在外人面前, 是沉稳的江小郎君, 年纪虽不大, 行事却极有章法, 念书也极为用功,更难得是, 他不骄不躁, 哪怕回回旬考第一,也不见他自夸一句。
连书院的夫子都夸他早慧, 同窗更是喜与其结交。
但到了自家胞姐面前, 江容庭却犹如换了个人似的, 将自己在书院所得的赞扬荣誉, 一一道来,神采飞扬,眉眼间皆是少年气。
江晚芙认认真真听着,时不时提起茶壶, 给说得口干舌燥的阿弟添茶, 眼里满是笑意。
她抿唇微微笑着,却是叫江容庭有些不好意思, 摸了摸鼻尖渗出的汗, 认真道,“阿姐, 你放心。你的话,我都记着呢。这些话,我只与你说过, 在旁人面前,我定会谦虚谦卑,绝不狂妄自大。”
江晚芙颔首,“阿姐知道。”
阿弟的性子,她是再放心不过的。狂妄自大这种事,和阿弟是扯不上半点干系的,他不过是想和自己分享罢了。毕竟,她不在家,阿弟哪怕考得再好,也没人替他高兴。
江容庭被自家阿姐温柔注视着,觉得鼻子一酸,蹲下/身,握住阿姐的手,语气坚定道,“阿姐,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阿姐你不要怕,我很快、很快就会长大的,我十二岁了,是男子汉了。以后,我来护着你。”
江容庭记事得比旁人早,从他有记忆以来,身边就只有阿姐和祖母。父亲的漠视,继母的算计,他看着阿姐挡在他身前,替他遮风挡雨,挡住来自外界的恶意。
现在他长大了,轮到他来护着阿姐了。他是男子,不怕吃苦 ,也不怕受累,他从小比旁人刻苦努力,不敢行差踏错,为的就是倘若有一日,阿姐受了委屈的时候,他能够替她出头,为她撑腰。
江晚芙听了这话,微微一怔,她其实不想阿弟有这么重的心思,他这样年纪的小郎君,该是无忧无虑、少年意气的时候,可看着阿弟那坚定的眼神,她又说不出什么,怕劝他,反倒打击了他。想了想,最后只是道,“好,那阿姐等你。”
说罢,又柔声道,“你用功,阿姐不拦着你。但要记得过犹不及的道理,饭要一口口吃,学问也要一点点学,需记得贪多嚼不烂。”
江容庭自是点头,因为今日得见准姐夫而生出的焦躁情绪,也随之缓和下来。
江晚芙熟知自家阿弟的性子,知他大约是今日见了陆则,有些过于紧张她了,自己这番劝诫,他定然是能听进去的。至于其它,她暂时也不知如何劝,唯有叫阿弟亲眼所见,目睹她在国公府过得好,阿弟才能安心。
寥寥三言两句,是化解不了阿弟这些紧张的。
她也不多说,唤了惠娘进来,取了给阿弟做的几套直裰常服,叫阿弟穿上试试大小。
江容庭试过后,出来道,“阿姐手艺越发好了,都很合身。不过针线伤眼,阿姐以后不要做了,我每日在家里念书,也不大出门,用不上那么多新衣。阿姐给自己多做几套才是。”
江晚芙起身,替他整理了一下领子,眸中露出满意之色。
老人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阿弟穿这一身石青直裰,果然十分精神。
她抿唇含笑,柔声道,“用不了什么功夫,有纤云和菱枝给我打下手呢,我不过动动嘴,哪里有你说的那样辛苦了。”
试过冬衣,姐弟俩又坐在一处用了午膳,江容庭便起了身,说要去看书。
江晚芙知他刻苦,每日笔耕不辍,哪怕是过年,都不肯懈怠的。况且,离府试也只剩小半年了,她便也不说什么,点了头。
待阿弟走了,便去了趟小厨房,煮了一罐黑杞子圆肉龙眼核汤,等火的时候,顺手熬了份清粥。
等汤好了,就叫下人给阿弟送去,看了眼那白粥,倒也熬得起了米油,十分浓稠,泛着一股米香,用瓦罐装好。又捡了几份糕点,叫菱枝用食盒装好,看了眼天色,就朝正院去了。
正院自是江父和杨氏住着。
江晚芙到的时候,杨氏正歪在小榻上歇息,她那一双儿女,也在榻上,旁边几个嬷嬷仔仔细细盯着,生怕小主子们摔了。
见是继女,杨氏口里倒是十分亲切,道,“大娘子如何来了?快坐,翠云,给大娘子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