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卒和睦相处有多难。

长平之战十分惨烈,秦军和赵军彼此之间有血海深仇。就算兵卒听将领命令杀敌,双方只身为工具,所以仇恨没有真正的敌人那么深。但他们心中的隔阂,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解决?

这么短时间,秦兵和赵兵形同陌生人,都算是比较克制了。

楼缓道:“这个我就不了解了。”

廉颇无语:“你这个秦臣究竟了解什么?”

楼缓慢悠悠道:“我都说了,我了解赵国。”

妈的!廉颇撸袖子,又生出了打死楼缓这个老贼的心思。

情商很高的伯夫立刻打圆场,替廉颇解惑道:“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在朱襄公手下种过地,举办过丰收祭典?”

他说出了丰收祭典的事。无论是秦国兵卒还是赵国兵卒,都是第一次举办给自己逗乐的庆祝宴会。甚至朱襄公和秦将还亲自上台为兵卒表演,让他们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激动。

伯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道:“说来不好意思,那时我们才感到自己算个人。可能有这样相同的经历,所以我们熟悉得很快。”

别说廉颇一脸不解,连对兵卒较为亲近的李牧都困惑不已。

楼缓使劲挠头,差点把发髻都挠乱了。

你们刚打过一场生死搏杀的仗,彼此之间都死了很多人。这么深的仇恨,因为你们一起开了一场什么庆典就解决了?是你们有问题,还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

楼缓想破脑袋都想不出原因。

廉颇比楼缓好,他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继续问自己听得懂的问题,比如秦军的训练。

廉颇已经是秦国的将军,伯夫没有瞒着秦军的训练方式。

秦军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练兵方式,即站队,体力训练,整列,听口令等。他们每日先跑操,然后练队列,之后口令训练,之后才是搏杀训练。

廉颇频频点头,道:“还行。”

他表情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怪不是滋味。

这并不是秦军的练兵方式有多么高明。他自己练兵也差不多。

只是练兵是将领自己的“秘密”,许多将领宁愿分享自己的军法计谋,也不会分享练兵的方式。

为什么许多世代为将的将门?将门中传的不是什么兵法,就是练兵的方法。

一个将领只要会练兵,势均力敌的战斗就不会惨败。要拜将军,指挥大战役,自然还需要更多的才能。但一个国家需要多少将军?会练兵就能吃为将这碗饭了。

廉颇也有自己独特的练兵方式。

虽然旁观可以看出一些练兵的门道,但具体怎么做,其中学问大着。廉颇可以自豪地说,没有自己手把手的教导几年,别人肯定学不会。

他现在看着秦军的训练方式,虽然他还没有看完全貌,但也已经觉察,秦军已经把一套能传家的练兵方式当做了整个国家的东西,在所有军队运用,并且以律令的方式直接固定下来。

这样一来,或许秦国军队遇到他国厉害的将领,战争肯定仍旧有胜有负。但每个国家能有多少名将?普通将领之间的碰撞,肯定是秦军赢。

廉颇扯了几下自己的胡子。

他终于知道朱襄说的,让他去了秦国之后可以不打仗,安心去咸阳学宫当老师是什么意思。

那竖子,难道还想让自己为秦国培养将领?

朱襄难道不知道,将领和其他学派的人不一样,向来不会将自己的家传绝学传出来吗?

好吧,朱襄只是一个庶民,他恐怕真的不知道。

廉颇又扯了几下自己的胡子,差点把自己的胡须扯掉几根。

现在连自己都知道朱襄邀请自己去咸阳学宫讲解兵法,咸阳其他人肯定也已经知道。朱襄这样做,是挖将门立足的根。这有多危险,朱襄不知道,难道其他人不知道吗?

特别是秦王,他不知道吗?

廉颇立刻敏锐地发觉,朱襄在秦国恐怕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安全。他听蔡泽说,政儿很得秦王宠,秦王经常去朱襄家休息,仿佛秦王将朱襄当做亲近的晚辈似的。

但明明秦王就算接受了朱襄的献策,也可以将朱襄从这件事中隐藏,说成是他自己的独断。秦王却毫不顾忌地将朱襄的名字公布天下,让朱襄站在所有将门对立面上。

廉颇能想出秦王这么做的原因。

朱襄在庶民中的声望太高了,高到赵国兵卒会为朱襄哗变。

秦国的军队也是由庶民构成,即使秦王知道朱襄没有野心,他也会防着朱襄,所以他故意让朱襄站在将门的对立面上。

朱襄与人为善。听蔡泽说,朱襄去咸阳之后甚至不接受实职,除了种田和养政儿,什么都没做。他这样无欲无求的性格,本可以不在秦国树立任何敌人。

就算朱襄养育政儿,掺和进了王位争夺中。但有一个过分强势的秦王,王位争夺根本争夺不起来。朱襄本来可以成为秦国朝堂中寥寥无几脱离政治斗争旋涡的人。

“廉公,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李牧关心道,“要不要先休息?”

廉颇沉着脸道:“嗯。”

他原本以为自己去咸阳学宫讲学,讲解的应该是兵法。但只是参观了秦兵训练,他就猜到了秦王的心思。

毕竟他是赵国两朝元老,这点敏锐感还是有的。

那么他会如秦王的意,去咸阳学宫教授练兵之道吗?

他拒绝也没用,因为整个秦国应该都知道朱襄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快,全天下将门都会知道。

廉颇睁着眼睛一夜无眠。

第74章 廉颇心火气

廉颇没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李牧。

他知道以李牧的品德,即便自身利益受损,李牧也不会站在朱襄的对立面。

但李牧还年轻,他担心李牧得知秦王故意将朱襄置于危险境地后,会沉不住气。

他和李牧都是被赵国“赠送”给秦国的“礼物”,如果惹恼了秦王,可能一辈子就交代在秦国了。

廉颇自己无所谓。他垂老之年独自入秦,就这条命,秦王爱要不要。李牧还年轻,又带着家眷一同入秦,不能得罪秦王。

其实李牧如果足够敏锐,他到了咸阳,会自己发现这件事。廉颇的隐瞒或许并无意义。

只是廉颇总想让晚辈轻松一些,哪怕只轻松一小会儿,只是自欺欺人。

何况这一切只是他的猜测,具体情况,要等他到了咸阳,询问了朱襄之后才能得知全貌。

说不定是自己误会了秦王?

廉颇很烦恼。一烦恼,他就想找蔺相如商量。

以前他出身高贵,位高权重,深得君王信任,又是赵国倚重的将领,他从来不思考这些。

历史中廉颇一辈子也没怎么思考这些问题。

赵王经由邯郸之战醒悟继续倚重廉颇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