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在黑板上写步骤,嬴小政一边屁颠屁颠玩凝冰的游戏,然后在半软的冰上倒上果酱送入嘴中;
他们开始慌张,咬牙拿出了点石成金和会变幻颜色的金丹;朱襄用炼铁炼青铜为例子,教导他们怎么炼金炼银,各种金属之间相互反应会有什么样的颜色变幻。
朱襄道:“你们随意寻个工匠就能知道这些。”
朱襄问道:“还有吗?”
方士面色铁青,很想驳斥。但朱襄不和他们论战,只让他们拿出真本事。在秦兵虎视眈眈下,在围观的贵族、学子甚至咸阳城的平民的围观中,他们连声音的气息都不足了。
“没有了?”朱襄道,“我还有。”
他点燃了孔明灯——现在应该是朱襄灯了。纸灯缓缓飘到空中,他向台下的人讲解浮空的原理。
他点了几个学子上台,重做了他做过的实验,让他们复制了一遍方士的伎俩;
他讲解焰色反应,又用黑火药制造出连方士都难以复制的“霹雳”,然后做出了最初的花火,祝秦王万寿无疆,秦国永世昌盛;
他又提起几只鸡鸭兔子上台,说了对丹砂等炼丹材料所做的对照实验,并让太医和民间游医都上台观测,是否与他所说的症状一样,是否接待过同样症状的病人;
他毫不畏惧方士和太医的表情,说童子尿一点用都没有,他们可以自己做实验。同样,人血人肉也没有用,吃多了反而会得疯病。这是大自然中生物进化的规律,以避免同类相残……
朱襄手持教鞭,就像是曾经站在大学课堂上一样侃侃而谈。
没有和谁辩论,没有激动人心的言辞,他只是如上一世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莘莘学子传授自己的学识。
秦王单手托着下颚,另一只手的手指在膝盖处轻轻敲打。
他明明说让太子监国,自己休息,结果仍旧坐在了看台上。
“把朱襄愤怒的原因传出去。”秦王平静道,“方士中传言要用童子炼丹,朱襄被惹怒,立志灭方士道统。”
“唯。”
秦王又道:“把这群方士驱逐出秦国。传寡人诏令,秦王不信长生之术。”
“唯!”
“仙神是什么?”朱襄看了一下日头,结束讲课,“钻木取火的是仙神吗?尝百草的是仙神吗?治水的是仙神吗?若仙神不管天灾人祸,只管赐予富贵之人长生,那这种仙神还是杀了吧。”
他丢掉粉笔。
“以后若有方士声称自己有仙术,请那位方士入秦寻我。”
“若他不敢来寻我,仙术便是骗术。”
他命人点燃纸灯,纸灯一盏一盏,晃晃悠悠飞入黄昏的天空,星星点点,仿佛萤火。
连方士都仰头眺望,神情敬畏又怅然。
“若有仙神,我恐怕是世间传闻最接近仙神的人。”朱襄离开前,对方士道,“我在赵国无论怎么挣扎,也没有救下黎民苍生,一头黑发转白,也只能在心中嘴上诅咒王上昏庸无道,不思救民。”
“你看我像个仙神吗?”
朱襄取下发簪,一头白发散落。
“不要把庶民的自救,归结于仙神的恩赐。”
之后,方士离秦,朱襄入蜀。
六国国君震动,纷纷将方士驱逐出宫,方士却不敢咒诅朱襄。
朱襄揭穿仙术,他们却打心底认为,朱襄就是仙神。
第78章 始皇烤全兔
马车咿呀咿呀从咸阳出发,由褒斜道至关中,再由金牛道前往成都。
褒斜道在如今秦王任命范雎为相后,修建栈道,能过大军辎重车马,较为好走;后世所称“蜀道难”主要在于金牛道五丁峡一段,狭窄处只能由一人一马通过。
不过金牛道并非只能途径五丁峡,阳平关至金山寺入四川界这一路道路更为宽阔平缓,到了白水(沙洲)至昭化,就与另一路道路合一。大军和商队主要走这一路。
这一路稍稍绕远一些,所以若旅客没有太大辎重要求,大多走五丁峡一段。
朱襄带着嬴小政入蜀,自然走阳平关。有秦军护卫,不用担心路途安全。
剑门关是目前唯一可以大军结队通过的关隘,朱襄是入蜀当官,不是伐蜀,当然要走一趟剑门关。
因为不赶时间,朱襄准备带着嬴小政在剑门关停留几日,找人画几张画像,就当旅游景点打卡了。
现在虽然已经能用反复捶打的方式,把铸铁叠打成钢铁,但即便朱襄把土高炉炼钢的方式琢磨出来,钢材的质量离制作弹簧仍旧有很大差距,较为便利的马车减震手段难以施展。
不过墨家人和朱襄一起琢磨了一下,用麻布和软木做成了简易易损坏的粗陋减震装置,虽然很麻烦,且只能用几日就会坏掉。但朱襄现在花得起这个钱,尽量减轻嬴小政的旅途劳累才是最紧要的事。
朱襄还让人用绢布条给嬴小政在车厢中编了一个小吊床,嬴小政可以在吊床上玩耍。
嬴小政抱怨:“舅父,你把政儿当婴孩吗?我已经六岁……好吧,按舅父的说法,五周岁了!”
朱襄疑惑:“五周岁和婴孩有区别吗?没有。来,政儿,你看看,这个拨浪鼓喜欢吗?”
嬴小政面无表情转动了两下拨浪鼓,然后把拨浪鼓狠狠丢在座位上。
这一刻,始皇崽熊孩子附体!
朱襄哈哈大笑。
听到朱襄的笑声,不喜欢坐马车,骑在马背上的李牧忍不住摇头叹气。
此次随朱襄去巴蜀赴任郡守的李冰好奇:“将军为何叹气?”
李牧道:“朱襄就爱逗弄政儿。如今长辈都在咸阳,没人管束朱襄,我真担心政儿被朱襄欺负太过,无人撑腰。”
李牧很有自知之明,他显然是无法在嬴小政被朱襄欺负的时候帮嬴小政出头。他嘴笨,说不过;脸皮也薄,不好意思说不过就动手。
李冰嘴角微抽。他已经很努力想要融入朱襄公、公子政和李牧将军这一伙人中,但仍旧很容易就陷入尴尬的沉默,不知道如何接话。
李冰在观察如何融入朱襄等人中的时候,朱襄也在观察李冰,寻找一个“历史名人打卡”的机会。
经过半月相处后,朱襄确定李冰是个虽然处事较为圆滑,但心胸较为豁达,性格也十分务实的“实诚工科男”,便主动与李冰接触了。
朱襄用的是公务的借口,询问李冰对蜀郡有多少理解。
此次入秦,李冰虽是郡守,但秦王特意叮嘱李冰,农事上多问朱襄,军事上让李牧施展,如果朱襄哪天脑袋一拍非要做什么,一定要按照朱襄说的做。
“你可将朱襄视作假相国。”秦王虽然偶尔会犯疑心病,但在该放权的时候,也放得非常狠。
他此次把朱襄放出去,已经在心中把巴蜀之地视作朱襄的封地。朱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