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8


个身份也很敏感,既占了外戚的敏感,又没有政儿生母的“孝”字护体,一旦她露出想要干预外政的势头,就会遭到各方势力抨击。

政儿也不会站在自己这边。

朱襄了解嬴小政。嬴小政即便与他所知的始皇帝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始皇帝就是始皇帝,本质上不会有太大区别。

何况,雪姬本身没有这个意愿。

如果朱襄以“我认为现代独立有野心的女性应该如何如何”,硬把雪姬推上众矢之的的位置,他就是谋杀。

自己为了理想选择一条艰难的路,和被别人强迫是两回事。

“那就好。”荀子沉着脸道,“你不想让雪姬干涉外政,那你是否有想让内妇干涉外政的思想?”

朱襄沉默了许久,笑道:“现在做不到,但千年后可说不定了。既然唯贤是举,如果女子贤明,为何不能做官?”

荀子深呼吸,皱眉道:“朱襄,你疯了吗?”

朱襄笑道:“领先半步是圣贤,领先千年是疯子。我确实是个疯子。不过荀子放心,这只是一个理想和预言,我不会做啥事。揠苗助长只会让禾苗枯萎,我很明白在这个时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朱襄沉默了一会儿,又补充道:“荀子知道,我有很多理想都与这个时代不同,这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荀子道:“你其他理想还能为世人所理解,但你现在的理想是错误的!”

朱襄苦笑:“荀子,或许我在这个时代确实是错误的。但理想就是理想,你改变不了我,我也没想改变其他人。”

荀子道:“那你为雪姬争功是为何?!难道不是挑起内妇野心?!”

朱襄又沉默了一会儿,道:“功劳是谁的,就该奖赏谁,我只是如此想而已。世妇礼制是由荀子来制定,我不插手。”

荀子皱眉:“我不会让你插手。”

朱襄对荀子一拜:“我只有一个请求。女子能因功获得荣誉,哪怕这荣誉仅限于内宅和财物。”

在女子诰命体系还未完善的时候,女子的封赏基本和夫家挂钩,即“妇人无爵,从夫之爵”。

汉高祖时,首次单独给女子封爵——刘邦为其姐封侯。

之后吕后模仿汉高祖先例,在吕氏被清算之后,吕后给其姐妹的封侯被取消。不过给皇室女子封君的惯例留了下来,这君是皇室贵族女子称号,与战国时封君已经不同。

但无论是刘邦为其姐封侯,还是公主封君,以及最后发展出的皇室女子与世妇的封号体系,其实和女子本身关系不大,只和其血脉和夫家有关。

仅有很少的女子,因为自己的功劳破格被封赏。

荀子确实看透了朱襄。

朱襄只是在这个时代为女子点燃一点小小的野心之火——不是因为是谁的母亲、夫人、女儿,而是因为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封赏。

后世都宣称秦汉女子地位高,却忘记了前提。秦汉的女子,比起封建礼教最严苛时的女子地位高,和什么男女平等毫无关系,更别提什么地摊文学营销号说的女权社会。

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刻,而奴隶制和封建制都是女性地位的低谷。

战火纷飞,人命如草芥,若说此时在庶人和贫寒士子中说男女平等,大约是男女都平等的惨的不是人。

为何女子不服兵役也要守城?为何修路筑城修水利的“男人堆”里能见到许多青壮女性?

因为男丁死得差不多了,需要女丁顶上。

战国贵族女子过得也很凄惨。除了寥寥无几运气好能干政的太后,大部分贵族女性都身不由己,婚姻权利完全掌握在娘家,经常被当作礼物赠送,别说自由,生命都无法保证。

比如有一位贵族女子,其兄长认为妹婿地位衰落,便带回妹妹让其另嫁;前妹婿发达之后,再次将妹妹带回家,重嫁给前妹婿,结果妹婿不肯从,当着女子的面将与女子生育的两个孩子溺死江中。

至于两国交战而被杀的贵族女性,就更多了。

所以朱襄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做什么脱离实际的事。这样做,不仅他和他的家人都会被杀死,也对这个时代毫无益处。

因为战国时代的女性自身都还未觉醒。

朱襄此举,便只是给她们心中点燃留下一点火种,让她们意识到女子也有不凭借出身、夫家和儿子获得利益的可能。

这便是他身为两千年后的穿越者,对这个时代女性唯一的怜悯了。

荀子直直地看着朱襄,拒绝的话几度到了嘴边。

《荀子·君道》言,“请问为人妻?曰:夫有礼,则柔从听待,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此道也,偏立而乱。”

朱襄的要求,与荀子所思所想完全背道而驰,是他认为祸乱的根源。

但他明知道如此,却难以将拒绝的话说出口。

最终,荀子沉默着拂袖而去,没有给朱襄回答。

第117章 糖渍南瓜干

朱襄坐在椅子中,看着蜜烛烛影摇曳,灯花闪烁。

他什么都没有思考,脑袋似乎放空了。

直到蜜烛燃了一半,朱襄才揉了揉眼睛,有些无力地瘫靠在椅背上,将放空的思想收回来。

好歹是个教授,即便不是学历史的,朱襄也知道自己是在逆时代大势而行。

古代女性地位的降低,和封建制度的发展是正相关,其本质是小农经济本身的问题。

女子地位从周朝开始一路下走,春秋战国时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从儒家三代人对女性的思想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代女性地位的纵向发展。

孔子对女子是警惕,将女子隔绝在君子之外;孟子认为女子该顺从,开始注意到贞操观;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因为人本性“淫邪”,直接认定美貌的女子是红颜祸水,支持“女祸论”。

到了西汉董仲舒“夫为妻纲”,东汉班固“三纲六纪”,女子地位再次降低,到了南宋朱熹“三纲五常”时,女性地位达到了最低谷。

而明末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民间出现了许多贤人倡导男女平等。

明代心学大儒李贽的“夫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初无所谓一与理也”,清初思想家唐甄的“以言乎所生,男女一也”,都是男女平等的先声。

直到近现代,出现女性解放的思潮。

女性地位跟随封建制度的巩固而走低,伴随封建制度被打破而提高,是一条山谷曲线。

在这条山谷曲线中,可能因为战乱缺乏男丁需要女丁顶上,如吕后和武则天掌权时对女性的同理心,以及汉文帝、唐太宗等护民时将女性也当做百姓时,曲线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曲线整体趋势如此,这是历史规律。

朱襄现在就正处于这条山谷曲线刚开始下行的时候。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