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5


兵著作。

开篇就是讲解兵员选拔、部伍编制。

教材与专业十分对口。

**

离开紫宸宫后,姜沃邀请文成去家中做客。

书房内。

文成重新细细想了一遍皇后今日的话,心中既有被委以重任的激荡振奋之意,又不由有些压力和紧张,更有……

她转向姜沃:“原以为我此番出使吐蕃,大约半年,至多一年就能回来。到时能与你一起并列朝堂。”

然而如今看来,她这一去,绝非一年半载能还。

姜沃含笑摇头,真心道:“外头的天地更广阔。”

若是在京中,文成是绝对接触不到军伍事的。

说到这儿,姜沃就从鱼符袋里取出随身携带的一枚小小钥匙,开了书房中一处隐秘的抽屉。

她取出之前就抄好的,原以为还要再过些年才能拿出来的兵书,送给文成。

*

文成本以为姜沃是送给自己珍本,话本之类的书籍。

接过来就随手翻开看。

然而越看越骇然——文成是识货的人,这样详细的,对照着做就很可能组建起一支强大军队的兵书!

怎么会……

“你这本兵书是怎么来的?”文成不是要探秘,而是太过惊讶以至于下意识发问。

就见姜沃捏着手里的七宝佛珠(今天轮到了佛教),边慢慢数着边认真道:“有一天,我坐在窗前,正在积攒功德。”

“忽然飞来一只仙鹤,口中就叼着这本兵书,‘咻’扔在了我怀里。”

文成:……

她幽幽看了姜沃片刻:“是你前几日的酒没醒?还是以为我喝多了?”

文成少有刁钻话,闻言,姜沃不由笑倒在熏笼上。

手里的佛珠发出簌簌声响。

文成就见她笑了半晌后,才撑起身子专注望着自己,双眸澄澈——文成第一回 见姜沃就觉得亲切,正是因为这双眼睛,很透澈的一双眼睛。

多少年过去了,依旧如晴空朗星。

“文成,有些事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

她确实是跟任何人都说不出口。这也算是系统一种自然保护机制,让宿主免于在被‘欺骗’‘下药’‘迷魂’等特殊情况暴露自己的最大的秘密。

所以她只能对着平阳昭公主画像说。而且不怕有人偷听。

“所以,你就当是仙鹤送给我的,好不好?”

半晌,文成才轻轻点头,不再提此事,只郑重道:“这本兵书,我绝不会示人。”

方才,她想起了与姜沃有关的许多旧事。

但她不会再问了。!

第183章 文成的信

窗外春日微雨,海棠落如一地粉润细雪。

这日正是休沐日。

姜沃原准备坐在大书案前给文成写信,后来见窗外微雨落海棠,春日景宛然可观,便索性直接挪到窗边的矮榻桌上去写。

如今已是乾封三年二月。

距离去岁二月文成离京奔赴西域,已经整整一年。

两人多有书信往来。

姜沃已经养成了习惯:每个休沐日,无论过去的十日朝中有无大事,都会记一记,等攒够了可观的页数,一起寄向遥远的安西都护府。

*

姜沃看了片刻窗外景致后提笔。

“仲春时节,微雨留寒。”

“见信如晤,遥盼安善。”

她每回与文成写信,都少不了‘盼安’这一条。

之后姜沃就写起了过去十日,朝上的第一大事——

“陛下,又要改年号了。”姜沃端起手边的春日扶芳饮喝了一口,带了点无奈摇头笑了笑。

没错,不到三年,皇帝又‘用够了’封禅泰山的【乾封】年号。

而且这次,皇帝改年号改的很突然。

原本皇帝虽然也勤改年号,但好歹都是前一年腊月下诏改,来年正月正式用上。

这一次却不同,就是今年二月忽然下诏改年号,而且当月就要用上。

朝臣们:……

在惊讶中又生出一种庆幸:果然,都学王神玉王中书令,把公务拖到最后完成是很正确的,这要是提前写了公文不又得返工?

比如……姜沃就见到一向热衷于提前完成工作的裴炎,差点没有当场哭出来。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帝真可谓是‘年号刺客’。

姜沃蘸墨继续写:“皇帝下诏,改年号为【总章】。自今岁起,就是总章元年了。”

总章……

在姜沃看来,这一回皇帝改年号,跟以往并不一样:不是因为祥瑞,而是为了礼法,或者更直白一点说,为了——太子。

皇帝改年号的诏书,曜初读过后,很快就反应过来:“姨母,父皇是为了太子哥哥吧。”

姜沃闻言莞尔。

是啊,何为总章?

皇帝诏令上明白写着:“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来,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改元总章元年。”[1]

曜初一看此诏书就懂,而姜沃则一点点解释其中典故给婉儿听。

“婉儿,所谓明堂,是天子为祭祀神灵所设之堂。”可以将其理解为祭祀大礼,君权神授、宣明政教的重要场所。

“陛下此诏之意,便是明堂之礼各朝有异,如今本朝也要重订明堂制。”

“以正礼法。”

姜沃又取过一本《礼记》,翻开给婉儿看,里面专门记录了明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2]

成王幼弱……礼法天下大服……

彼时姜沃揽着婉儿:皇帝这是在手把手教太子‘礼法的正确用法’——

礼法就像是皇冠上的彰显身份的明珠,用以加强皇权的稳固。而不是一根捆住自己手脚的绳索。

且今岁皇帝不但以‘正明堂’礼法为太子加重身份,更于正月里令太子奠于国学,追赠颜回为太子少师。

可见皇帝为了巩固太子之位,也实在是呕心沥血了。

不知太子殿下能否体会到?

只怕没有。

*

“今日下雨,倒春寒。你便要坐在窗边,也多加一件衣裳才是。”

但凡进姜沃的书房,崔朝都是先叩门再入。

不过今日很方便,他都不需要进门,直接从窗口就把食盒递给姜沃,见她在写信,就只嘱咐了一句加衣裳,未进屋内就撑伞离去。

而见到崔朝,姜沃就不免想起他素日提起的——皇帝跟太子,在心有灵犀这件事上,不说南辕北辙吧,至少也是毫无关系……

这一年来,皇后代政愈多,皇帝养病之余,但凡精神好一点,全用来手把手教导太子了。

因此,崔朝被叫进宫去陪皇帝下棋(听皇帝吐苦水)的频率直线上升。

皇帝有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