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6


直到今日,他如常来上大朝,结果晴天一个霹雳,给他劈傻了?

什么?大哥起兵反唐了?

果然哥哥当家,跟父亲当家完全不一样!

金仁问在惶恐中想着:若是父王在位,哪怕对大唐生了不满,肯定也会顾念自己这个亲儿子还在长安。

但换了哥哥……完全是毫不在意他啊。

甚至要是大唐因为新罗叛乱一怒之下把他噶掉,可能对哥哥来说,是双喜临门也说不定呢。

金仁问又绝望又忐忑。

直到被点名,忐忑几乎没有,全是绝望了。

金仁问在众人的目光中站出来道,为自己辩解,他是真的不知道兄长起兵造反事。且新罗为大唐属国已然数十载,他一向随父志,从无反心。

但在满朝臣子的注目下,金仁问为自己辩解的声音越来越小。是啊,这种‘兄为逆首,弟作忠臣’的话,怎么会有人信啊。

他完了!

说不定会被拿来祭旗。

金仁问在朝上长久叩首,哽咽无言,等待自己的结局。

直到听到丹陛之上,传来天后之声——

毫不夸张的说,听清天后说话内容的金仁问,觉得这便是仙音佛语!

“临海郡公素忠,立以新罗王,劳刘相亲送新王归国,压叛王归京。”

金仁问震惊抬头,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第251章 大唐武德3.0

上元元年正月。

刘仁轨受命为安东镇抚大使,总掌经略东夷战事,兼送新罗王金仁问归国。

而在朝廷正式下诏之前,金仁问曾上表数回请辞王位—一涕泪交下表示长兄虽有谋逆大罪,然为弟者,念及孝悌之道不敢夺其位。

直到帝后轮番下诏安抚,金仁问才终于在年后第一场大朝会上叩首道:为臣者忠孝难两全,自以忠为先。

然后大哭着接下了任命。

之后新鲜出炉的新罗王,再上奏疏:自己于大唐为官多年,实不舍离。今既不得不为国远行,便欲效大唐镇守边疆将领之例,留嫡长子/长孙于朝中。

姜沃围观了全程:嗯,金国王汉化百分百了。

*

而就在刘仁轨正式出发前,长安再次收到辽东战报,战乱已平一—

果如姜沃在朝上提出的那般,熊津都督王方翼上了长长的亲笔奏疏。前半段为不曾‘以我朝文德声教怀柔以服番邦’请罪,后半段则是阐述结果‘托一圣之宏威,已将叛军慰抚安顿’。

把王方翼这些客客气气的话翻译下就是:之前没做好思想教育(震慑)工作,以至于新罗还是谋反了。但请一圣放心,已经及时‘武力教育’好了!

同时还附带了新罗王的认罪书—封。

说来,金法敏在请罪书上还想狡辩—下,想解释他不是叛唐,而是百济故民先屡屡侵扰新罗的,他是跟大唐报备过才动的手—一“九月曾具录事状发使奏闻”,那么为啥大唐没收到他的奏疏呢?大概是“风寒浪急”,漂丢了。[1]

且金法敏若只是请罪中夹带私货狡辩也罢了,结果他居然还在信中倒打—耙,把自己的反叛行为归结于别人逼的。

而且归结到了—个没人想到他敢的人:英国公。

没错,金法敏诿过于已然过世的英国公,道数年前英国公在高句丽平叛时征用新罗兵士,只因新罗军队到的晚了—点,英国公就大加斥责,甚为苛刻,且战后居然还不给新罗将士记功。

给金法敏委屈坏了,直接在请罪书上写明‘失贵臣(李勣)之志后,被百济所僭’,又道英国公‘谗于圣听’。[1]

并且还告状道:英国公之孙现于安东都护府为官,也总是打压新罗。

好似他的叛唐都是被英国公一家子逼的。

姜沃亲眼膜拜了下这封奏疏一一多么标准的请罪书反面教材啊!

你但凡换一个人推诿,或者,英国公还在世的时候弹劾,也不会这么戳皇帝的雷区。

果然,皇帝本来还没有这么恼火(毕竟四夷生乱是常有之事),但见了这封请罪书却是大怒,一面亲自下诏安慰英国公府,一面令刘仁轨速速出发,同时摘掉了金法敏‘乐浪郡王’的封号。

而天后则发书于辽东,免王方翼之请罪,道罪臣金法敏,既怀反心早晚必是要反的,朝廷已为新罗选定新王。

又令王方翼将此战有功将士名录整备过后,速速报于京中,好让兵部尽快按功受勋。

毕竟是上元年间第—场战事捷报,早些嘉赏战功,也算是开门红了。

天后在朝上还很欣慰对刘仁轨道:“既如此,刘相此去便以镇抚宣德,重整辽东之序为要。”说来,朝上除了姜沃外,绝大部分人对刘相非要再次亲履辽东,都是有些担忧的。

这是七十五岁啊!能活到这个年纪的,都是‘古来稀’。

故而想到辽东叛乱已平,能让刘相少些刀枪箭雨的风险,媚娘甚慰。

但据姜沃看着,刘相倒是没有那么振奋:啊,抢了半日,原来就是换了个地方去干尚书省的工作。

刘相有点郁闷地带着金仁问出发了。

*

不过接下来,王方翼上的几道请功奏疏,倒是引起了朝堂新一番争议。

因这请功书里面,有两位女子!而且按照王方翼所奏,这两位功劳还都颇高!

一位是李敬业夫人宁拂英。

且说新罗叛乱之时,李敬业正镇守在安东都护府(平壤),王方翼则守在熊津都督府。

他们遭遇的是新罗的一路叛军。

然而新罗这次是兵分两路!

金法敏除了派大军主力攻打百济故地外,还命将领薛乌儒率精兵两万悄悄渡过鸭绿江,去偷袭乌骨城(丹东)——

且说乌骨城正是连接辽东和平壤的咽喉之地,李敬业若不在安东都护府时,就会驻扎在这里。

因此地—旦被占领,就会截断唐军从辽东方面增援百济的要道,而且还能与新罗主力大军前后包抄熊津都督府。

王方翼在听闻新罗亦有精兵攻打乌骨城,而李敬业却不在之时,很是担心了—阵子。李敬业本人倒是毫不担心,还特意从平壤令人送信安慰王都督:“放心,我夫人在乌骨城内。”

王方翼起初都懵了一下:……这有什么可放心的啊!你也知道你家眷还在城内啊!还令人回信给李敬业,让他速速带兵回援。

直到后来看到战报:宁夫人亲擐甲帅众守城,薛乌儒攻城数日,终不能破。

原来如此。

而王方翼报上的第一位有战功的女子,则是任职于倭国都尉府(大唐为管理属国,会在属国设立都尉府),专管银矿事的监银使吴英。

得知新罗叛乱后,她率战船自倭国三津浦出发,然后……吴英并未选择从百济故地登陆,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