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3


本就没想过!怎么会有人,不愿意追封自己亲爹,亲祖父为皇帝呢?

因而……

神皇接下来的反应,就让傅御史完全懵掉了。

当神皇以他‘冲撞圣驾,倾陷宰辅’之罪名,革去官职流放边境之时,他都忘记了求饶。

**

元月大朝会。

在神皇敕令朝堂,要再立三座帝王庙时,文武百官再次被震惊了——

每次他们以为陛下已经改到头了,很快就又会被新的改法狠狠创到。这次陛下要立的三座帝王庙,皆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姜握深知,困住武皇的,不单单是以男性为主的宗庙制度,还有‘宗庙’中这个‘宗’自本身。

血统,祖宗祭祀。

说来,姜握作为后世人,对‘宗庙’等制度研究起来,常常头疼的要命。但没办法,系统里只有她自己,只有她去啃这些书本子。

终于让她薅到了一只新的羊。

嘉靖帝曾建过‘历代帝王庙’,把古往今来的皇帝的牌位都放了进去一起祭祀供奉。真别说,嘉靖道长不愧是搞大礼仪出身的。

而姜握就以此给神皇提供了一点新的思路。

而神皇,也很快做到了真·举一反三。

神皇要建的三座帝王庙如下——

历代帝王庙,将古往今来的帝王牌位都供奉一二。这是无需‘选拔’的,只要正史上有记载的帝王,包括跟帝王一样有本纪的吕后,都一起供奉,四时按天子祭祀。

而剩下的两座帝王庙,则是供奉史册上的圣主贤君,一庙内只供奉七尊牌位:

社稷庙,供奉尧舜禹夏商周等古朝的圣明君王。

华夏庙,则是供奉自始皇帝起的圣明皇帝。

不但主打一个庙多多。而且‘社稷庙’和‘华夏庙’正是故意以贤名功绩为帝王立庙,而不以血统立庙祭祀!

此乃前所未有之礼制。

果然,哪怕这半年已经快被煮化了的青蛙们,也有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尤其是华夏庙中的七位‘圣明皇帝’的牌位,大唐的皇帝,居然只有太宗皇帝的牌位进去了!

虽说,朝臣们也心知肚明,从秦始皇至今的诸多皇帝里,论功绩算前七名抬进华夏庙,是该太宗皇帝进去。

但,但这不是咱们大唐自己的庙吗?就不能把大唐的皇帝都放进去?

便有御史当朝上奏:“若有庙堂有子无父,有太宗陛下而无高祖陛下,岂不乱了礼法纲常?太宗陛下若英魂有知,只怕也不肯应允此事。”

神皇颔首道:“既如此,不如你替朕去见一见太宗陛下,若太宗真不允,你再说。”

御史:……再说?怎么再说,托梦?还是等七月十五鬼门开看看能不能冲出来?

于是御史很快躺回到了锅里:“臣愚钝,一应由陛下圣裁。”

**

光宅二年,二月甲寅。

洛阳城内,百僚、勋贵、远近百姓、四夷酋领、僧侣道士等数万人俱上表请奏——

恭请元武神皇登基为帝。[1]

作者有话要说完全不负责任小剧场:

昭陵转播间。

听闻阳间欲立华夏庙,昭陵众人先错愕:还能这样??不立一家一姓的宗庙?

后又听闻,在自秦始皇起至今的帝王里,华夏庙只选七位‘圣明君主’,昭陵诸臣就这七个名额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但,无论怎么争辩,太宗是一定入榜,而高祖都不在……

听闻此信的李渊:要不是鬼魂,我现在就心梗发作给你们看!

*

二凤皇帝(在昭陵面对群臣):虽然但是,这种帝王庙我在,我敬重的老父亲不在,多不好啊。

(在献陵面对亲爹李渊):都是后人不懂事(完全是:哎?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快拿走)

(转头去乾陵面对儿子荔枝):真会娶媳妇!

[1]见于《资治通鉴》【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合六万馀人,俱上表……】

PS:关于文中华夏庙里有哪七个人,除了大家公认的三位,其余的名字,不会写明哒。因为历史的魅力,便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

我只是一个单独的人,我有我的观点,大家肯定也有大家哒,就不写出来,避免腥风血雨啦。请大家就在自己心里排排名,各有己见~!

第292章 登基(上)

时年二月。

草木初萌,万物竞发。

神都洛阳中,从朝堂臣子到坊间百姓,人人皆知:将有新帝登基,而新的时代也将要到来了。

诸人心境自各有不同。

不过,若是论起朝堂重臣中谁心境最不稳,那还得是……许尚书。

对,没错,还是倒霉的礼部尚书许圉师。

其实在立‘历代帝王庙’‘华夏庙’‘社稷庙’三庙之事中,受伤最深的就不是那位差点被神皇派下去做太宗通讯员的御史,而是许尚书。

更遑论如今——

“姜相!我致仕,我真的致仕。”

许尚书差点在中书省老泪纵横。

王神玉理解地递上一杯安慰茶,并且拍了拍他的肩膀。

许尚书苦哇:说好的嘛!在神都建完高祖、太宗、高宗三太庙后,我就可以不做礼部尚书,去做门下省的宰相了。

结果呢,三庙之后又三庙!中间还夹杂着洛水出圣图的大瑞之事,他这个礼部尚书也没少操持!

然而现在,定下新的三帝庙不说,还不足一月,接着就是百官、四夷、万民请愿,显然神皇登基也近在眼前!

想想皇帝登基的泱泱大典,再想想神皇本人的性子,必然不会完全按照之前的登基大典来走,说不定还会……

坚持多年的许尚书终于崩掉了:我不活了。

情绪最不稳定的深夜,许尚书甚至有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别说让我当宰相了,就算让我去空着的东宫当太子,这礼部尚书我也不能干了!

姜握打叠精神:“许尚书,下次一定……”

其实,宰相之位近在眼前(最要紧的是之前那么多年的沉没成本),许圉师也不是真的要在半步宰相的时候致仕。他只是以退为进,来要人来了!

不过,许尚书掂量了下自己跟神皇的亲近程度……不如直接去中书省堵姜相!

此时,许圉师既是破防之言,也是真心之言:“姜相,看在咱们同僚多年的份上,就帮我跟神皇求情,给我派个悉通圣意的得力之人来吧!”

因礼部的工作,难还难在要不断跟太常寺等其余署衙沟通,以及最要紧的研究上意,否则辛辛苦苦好几天制作的典仪事条,一旦不符合上意,依旧是一句话否了。

而如今神皇的‘上意’完全不按旧例来,许圉师又并非心腹近臣,实在是难以捉摸。这就导致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