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1


,到底也惊到了她。

王皇后……在曜初心里,只是个很模糊很模糊的称谓。毕竟从她记事起,母亲就是皇后了。

但丹青这个名字,绝不陌生。

她从小就在姨母家中,姨母的书房里长大,书架上有一层是单独放丹青的话本——开始一层还放不满,姨母会放些玩器到架子上防止书倒下,后来一层都放不开,还得单独腾一层。

因而小时候,她就问过姨母,此人是谁。彼时姨母只是笑眯眯道:“以后再告诉曜初。”

那时候曜初还没有如此好奇。直到后来,报纸开始刊登丹青的《游记》,曜初的好奇心才彻底被激发起来——

旁人都以为是丹青向出版署投的稿件,唯有曜初知道不是。

都是姨母单独命人给她送来的。

到底是谁?明明显而易见的世家笔墨,却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东女国的话本维护姨母?甚至亲身去了东女国。

其实不光她好奇,太平也好奇的像是坐不住的猫,总想知道答案——

并且在她的默许(甚至是纵容)下,太平直接去问崔朝了。

“姨父,你这些年也不升官也不担要事,是不是时间都用来写这些话本了?”

崔朝:这孩子说话真委婉。

但崔朝实话告知,他确实也不知道丹青是谁,并且大方请太平进他的书房去找找有无底稿。

毕竟多年相处,两人自有默契,从最开始崔朝就秉持:她能说的就会说,她不说的崔朝自不会去追问。

太平倒是也没有去翻姨父的书房,只是带着复杂神情看着姨父:“有人一直在给姨母写话本,数十年笔耕不辍。姨父你却都不知道是谁,你也睡得着呀?”

这一刻,太平忽然跟父亲的想法相通了:哎呀,这人生的再好,也不能只仗着自己的容貌过人,就躺在功劳簿上不起来啊!还是得支棱起来呀!

虽然太平没有把这句话直接说出来,但崔朝感觉到了其本意。

崔朝:……果然是亲生父女。

*

“你们总有一日会知道丹青是谁。”后来,姨母这么告诉她们。

现在,她们知道了。

天下人也知道了。

就像……曜初想起了则天门上的登基大典。

正如丹青这个人一样,她在被世人所知之前就存在了。圣神皇帝的登基亦是如此,为了登基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太久。

曜初回想过去的几年——她是什么时候发现,母亲不是要做摄政的天后,不愿做‘周公’,而是要自己登基为帝的呢?

是的,是她自己领悟的,并非被人告知。

母亲与姨母,是等她自己看懂。

然后……自己决定。

一世只能镇国辅佐的公主,与终将走上帝位手握天下的帝王,她要哪一个。

她要做哪一个?

曜初早就做了决定。

因此,洛河圣图‘天姓女武’的白石出世之祥瑞大典上,她站出来作为陪祭之人。

因此,在百僚、勋贵、远近百姓、四夷酋领等人上表请神皇登基事上,她也做了许多。

但,这并不够。

这一日,镇国安定公主想起了姨母,不,更是一位手握天下大权的宰相之问:

“曜初,你的路其实才刚开始。”

姨母甚至毫不避讳地告诉她:“陛下如今心中最看好的储君自然是你。但曜初,你也曾见过,你更应当明白——皇储的位置,从来不是帝王想给,储君就能垂衣拱手坐稳的。”

“你与陛下的处境不同,路亦不同。”难处大相径庭。

“曜初,你能走出自己的路吗?”

安定公主垂眸望向眼前空白的竹纸:是,母亲已经走出了一条与前人都不同的路。

她可以琢磨可以学习,但决不能一味只是模仿:因她要走的,是一条从公主到皇储再到皇帝的路。

这亦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女帝之路!

*

而这一日,与曜初震然后愈加下定的决心不同。

太平在震惊之后,第一时间就去中书省找婉儿了——必须得跟人分享她的震惊。

这次王神玉倒是没有拦着她,因他与婉儿也没有在写公文,也在讨论这件惊掉全洛阳的大事。

“说来,世家里也怀疑过我。”

毕竟他与姜相来往也早,并且是在先帝永徽年末,就同一日被调任吏部,自此就做了多年的同僚好友。而再往前追溯,当年两人一个在太史局一个在司农寺时就认识了。

世家自然也怀疑过,从来行事跟旁人不同的王神玉。

太平进门就听到这一句,连忙追问王相道:“后来呢?”

王神玉风雅道:“后来?后来丹青写的书实在太多了,世家就不再疑惑是我了。”

王相其人,哪怕有心,也绝不会有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毕竟就算是公文,他都是能不写就不写的。

不过……

王神玉心道:他与王皇后也算有‘缘’。

当年王皇后不肯去参加亲蚕礼,就是他代行的,然而多年后,还差点替王皇后再背一次锅。

世事,果然,很难评。

*

这日,太平在中书省跟王相和婉儿叽叽呱呱了半日后,又很快出宫去到了太清观,去见了延真上师裴含平。

裴含平的震动,与旁人更不同。

说来,在东宫的那些年,她在报纸上看了多少丹青的游记?可她绝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是‘同行’——

曾经都是太子妃,虽说后来一个做了皇后一个没有,但都是殊途同归,最后皆是出宫出家。

怎么会是她?

裴含平在最初的震惊后,忽然想起了那日姜相与她的话。

“可是你不知道——想要解决这些麻烦,本就是我走到今日的缘故。”

是这样啊。

所以丹青是王鸣珂,所以……自己离开了漩涡一样的宫廷,来到了太清观。

“嫂子!”

裴含平喜静,这太清观一般都是幽静的,除了太平公主来的时候。

太平与她叽里呱啦了整整一个时辰,把外面各路世家关于此事的震惊反应,都告诉了裴含平。

最后快快活活道:“嫂子不是最喜欢看丹青的游记吗?此番可以见到真人了!”

然后发出了热情地邀请:“到时候我打发公主府的马车过来,接着嫂子一起去姐姐的文会如何?”

裴含平想了想,轻声道:“好。多谢公主。”

太平闻言都怔了:其实她只是例行邀请,没想到裴含平这次居然真的会答应下来。

她怔了下后,又很快笑了:“一言为定!”

*

宫中大宴的第九日。

皇城中驶出了一辆寻常的青色马车。

马车路过则天门至乾元门之间的内广场之地,帘子微动,车内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