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带着笑的,看来是好事,这下,族人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归了位。

林族长有史以来,头一次这样激动,所以说话有些语无伦次,“诸位大喜事们,今日喊你们来,就是想告知大喜事一声,咱们族里好些人家不用每日只吃两顿了,往后都能吃三顿饭了!哈哈哈哈。”

众族人:“……”

然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眼满脸都是疑惑:大喜事是谁?谁是大喜事?

边上几个族老一听,差点笑岔气去。

而林族长,依旧嘴角咧到耳朵根的激动,一点都未发觉自己把族人喊成了“大喜事”。

见状,林德运忙小声提醒自己老爹。

一刻钟后,与词堂一墙之隔的族学,正在班舍里教学子们念课文的李夫子,突然听到隔壁有哈哈哈的大笑声传来,而且是群笑,就是有好多好多人一起大笑的声音。

去年年初的时候,王夫子就请辞了夫子一职,如今族学夫子姓李,与王夫子的童生不同,李夫子有秀才的功名。

……

“公子,方才小的路过河边时,又听到有洗衣裳的妇人在夸您和老爷他们了。”

平安把提着的食盒放在方桌上,然后打开盖子,把里头的饭菜都端了出来。

这几日林远秋的吃食,都是由平安下山去取的。

林远秋也没耽搁,洗净手后就捧碗吃起饭来。

至于平安说的话,林远秋这几日已听的太多。就像前日春燕春草回门,自己下山待客时,族里好些妇人居然直接上家门来跟他连连道谢。

林远秋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定下让怀孕妇人也有口粮可领的举措,会在族中妇人当中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有好几个妇人边感谢边还抹着眼泪。

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林远秋自是不知,时下农家孕妇,哪个不是从怀孕起就一直在地里忙碌到生娃,用她们家婆的话说,那就是不干活哪来的粮食给你吃,老娘当年可也是这样过来的,就你金贵!

可以说,好些孕妇都是咬着牙在地里做活。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有了孕妇可以从祭田里领口粮的规定后,等自己再怀孕时,要是吃不消下地,那就可以不用再去了。

反正族里有孕妇口粮发,她们大可以吃自己的,到时家婆也肯定无话可说。

也正因为如此,族里正直育龄的妇人们,对林远秋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了。

……

这次的状元宴,吴氏依旧像前几次请席一样,准备买了糕饼点心送给那些帮忙的族人。

……

第153章 举家进京(一)

这次买糕饼的任务,吴氏直接交给了林远枫和林远松几个,四人速度也快,赶着马车来回才花了一个多时辰,就把上百包糕饼买了回来,还跟先前一样,依旧是芙蓉糕和小麻花来着。

“奶,得亏咱们家车厢够大,不然还得再跑一趟。”

林远柏边与吴氏说着话儿,边拿竹筐把一包包糕饼装到了筐里。

一旁的林远枫听后,得意道,“咱家车厢肯定大,那会儿去木匠铺挑选时,咱爷可是特地往大了挑的,比旁的车厢要贵上二两多银子呢。”

林远松和林远槐连连点头,表示认同大哥的说法,买马车厢那会儿,他俩也是跟着去了的,还知道当时之所以要挑大的,是为了方便运柿饼去县城卖。

堂兄弟四人正自豪着自家马车各种的好,可很快想到,再过不了多久,这架马车就要被留在村里了。

林远柏有些舍不得,“奶,不如就让咱家马匹跟着一起去京城吧。”

话一说出口,林远柏自己都觉得行不通,私马可上不了官船。

吴氏自然明白几个孙子在担心什么,这是不放心把马留在村子里,怕没人照顾呢。

遂笑道,“放心吧,饿不着马的,你们爷说了,到时会找族人先替咱家养着的,等过些时候再托了商队把马车捎到京城去。”

昨晚老头子和她说了,家里的马就先让族人帮忙养着,还说已经和高亲家说好了,说是等哪天镇上有去京城的商队时,就让他们帮着把马车带上。老头子还说了家里房子的事,说到时跟族长说一声,让他时常安排人过来看看,可不能让老鼠做了窝。

山上院宅里。

老林头也正和小孙子说着房子的事。

对于祖父想让族长帮着看顾房子的安排,林远秋并不支持,“爷,宅子久不住人容易坏,孙儿的想法是,咱们不如直接安排一房下人在这边住着,这样不但有人时时看护好宅子,咱家这块山也有人打理了。”

在林远秋看来,这边宅子算是他们家的根了,肯定要有人守着,漏雨添瓦,墙裂补缝,这样宅子才不至于荒废了。

还有就是,虽然有祭田领粮的法子管束着族人不要在外惹事,可凡事无绝对,林氏族人好几百,难免会有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自己总不能到了京城后,就对这边啥事都不知了。

所以老宅这边不但要留人,还必须是识字的,这样有个什么事,还能往京城写个信。

其实对于这些事,林远秋可没想的这么深。

说来,这还是在回乡之前,老师听他要把全家人都接到京城后,才再三提醒他要安排好族里的事的。

听老师说,朝中因为宗族子弟犯事而受连累的官员每年都有,品阶高一些的,被圣上降了官职,而品阶低的,就直接被撸成了白身。

秦遇的原话就是:十年寒窗不易,远秋你可千万别大意了。

听了小孙子的分析,觉得实在有理的老林头,忙开口道,“远秋,官场上的事咱家也没人懂,往后这些事大家都听你的。”

一旁,正在忙着装箱的林大柱林二柱也跟着点头,显然也认同老爹的话。

林大柱道,“远秋,大伯见识少,很多事情都不懂,等到了京城后,若有没做好的地方,你尽管骂就是,大伯保证没有二话,哈哈哈哈。”

“对对对,远秋,二伯也一样,要是哪里做不对,你可劲的骂,二伯也保证没有二话,哈哈哈哈哈……”

这几日,林大柱和林二柱心情都很好,话说,兄弟俩活了四十多岁,去的最远的地方就只有府城,所以越是接近去京城的日子,这两人就越是激动。

看到两人搞怪的样子,老林头和林三柱,还有林远秋,三人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今日父子四人上山,是特地来收拾做好的书签木片的。

做这些木片虽简单,可又是刨又是锯的要费不少时候,既然准备把绣活买卖做到京城去,那么这些制作书签的木片自然就得带过去了。

木片薄薄的,并不占地儿,老林头学着几个儿子的动作,把它们叠放整齐后,就装到了木箱里。

- 御宅屋 https://www.yuzhaiwu1.vip